漫谈快递行业发展问题
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57.1亿元,同比增长24.7%。而2016年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业务量增速降低23.3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增速降低18.8个百分点。去年平均每件收入12.37元,比前年的每件12.7元降低0.33元。快递业的迅速发展,有着坚实的需求基础。概括起来,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货物的流通量增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大,销售范围广,货品要通过多个通道流动、多个节点集散;二是商品交易方式发生变化。消费品电子交易、电商平台交易带来快速的、碎片化的货品交付。电子商务为快递业带来巨大的需求;三是城市扩张,交通拥堵,居民取货的时间和费用增大,而快递业集中送货相对节约成本。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观念变化,愿意以快递方式换取自主的时间。
但是,快递业的发展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快递物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从本质上说,快递是运输的范畴,具有运输活动的所有特征。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即速度快、交付准确,这就要求收、运、分拣、送达各环节整体运作。协同的要求、考绩的要求、利益分割的要求、查询追溯的要求、安全防范的要求都很高,包括网络体系建立、各相关企业的协同、国家部门的监管、银行保险仓储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等。二是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之间不匹配。电子交易主要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引进比较容易,而快递物流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物流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的来源因物流行业利润较低而不充足。物流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分拨中心,而土地的供给同样受到行业利税贡献的阻碍。所以,快递业普遍存在的临建分拨中心、简易分拣设备已经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三是快递物流装备、基础设施与城市管理的矛盾。大城市人口多,客运、货运车辆多,交通拥堵、排放超标、污染严重。交通管理部门以交通安全通畅为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当前的快递工具基本都是电动三轮车,而城市交通管理从本质上是排斥电动三轮车的;货物交付的方式基本上是人员送达和自提两种。自提又分代理交付和自提柜两种,这种方式涉及效率、分配与社区秩序以及安全问题;分拨中心的建设涉及到网络规划、建设规划、土地供应、城市规划、产业规划、资金投入、税负贡献等问题,解决起来更为复杂。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某地区快递企业使用的分拨中心80%以上是临时建筑,土地没有正规手续、建筑没有报批备案、库房没有安全验收。所以,北京因一场大火引发的“驱赶低端企业”事件,当事各方无一受益。
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1号文件,《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共6章18条。所做规定详尽,要求具体。主要包括:做好规划,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利用存量建筑的,5年内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5年期满后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鼓励传统物流园区适应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需求转型升级。完善优化快递物流网络布局,加强网络节点建设,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匹配需求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此外,还在交通运输、便利通行、物流技术、信息互通、绿色环保等方面做了规定。
我认为,快递业的发展千头万绪,根本的问题是利益、土地、监管和规模四方面。利益上,不仅考虑快递物流当事企业的利益,还要考虑政府、土地原所有者的利益,在快递业利润率下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利益的平衡很困难。土地指标少、土地价格高、用地附加条件苛刻是物流用地的老问题,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因物流的收益低而不欢迎甚至驱赶物流企业的行为,正在向其他城市传递。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不协调,是物流交通难以顺畅的根本原因。动辄十几个部委联合发文,使监管的步调很难一致。虽然快递企业规模较大,但在末端配送上却不经济,最后一公里的统一配送,或许是真正的规模经济。此外,快递货运车辆研发、激活僵尸车牌用于快递车辆,减少蝗虫般的电动三轮,或许是提质增效的办法之一。C
【编辑: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