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重要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形势如何?要用二分法来看,成绩很大,问题也很大。中国的高铁、航天、核电、互联网应用等等,数一数二,但食品质量令人担忧。国家颁布了《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等七大类产品加大了追溯体系建设,在“十三五”规划、去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各省市区都出台了具体措施。追溯体系建设在新中国历史上,其力度、广度与深度前所末有。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追溯体系建设作为国家经济的安全保障工程与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的民生工程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二是一些重要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还相当严重,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强国之路就会受阻,“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就是一句空话。
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追溯体系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巳是一种成熟的管理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国提出追溯体系建设,一是补管理上的短板,我们在这一领域相对落后。二是有些产品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太严重,所以追溯体系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分析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与主要矛盾方面。食品安全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有标准缺失,有政府监管不到位,有企业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消费者缺少维权意识等一大堆问题,但主要根源在哪里?我认为在思想。毛泽东同志讲,行动是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我们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但问题仍然不少,如“一切向钱看”,扭曲了一些企业与一些人的行为准则,诚信体系缺失,使一些企业与个人为了满足私利,完全忘掉了对国家对别人应负的主体责任,加上缺少奖惩分明的机制,这就是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所以,追溯体系建设既要重视法制建设、管理建设、技术建设、标准化建设,更要重视思想建设、体制建设,打组合拳。我认为,对产品的追溯无禁区,对食品安全全覆盖,对出现的问题零容忍。
如何构建追溯体系?我认为应该用供应链思维构建信息追溯体系。
所谓供应链,就是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和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和下游企业构建的网链结构,这个网链结构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个完整系统。
追溯体系严格讲也是一个供应链体系。从纵向讲,涉及到产品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物流、批发零售到消费者手中,从横向讲,涉及到信息、资金、标准、技术、人力资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等等,千万不要认为追溯只是流通环节的事。如果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开放、连接、共享的话,那末供应链的本质特征是优化、整合与共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与食品的追溯是民生工程,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必须只争朝夕。《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运行。推动追溯链条向食品原料供应环节延伸,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我认为,食品的追溯体系要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生产端,要非常严格,一头是消费端,要善于维杈,在此基础上,通过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抓紧制定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标准,统一数据采集指标、传输格式、接口规范及编码规则。建立完善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建立企业内外一体、线上线下一体、内贸外贸一体的信息化的追溯体系。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