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气象部门大概是所有政府机构中最尊重客观规律的机构,这可能由该部门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上个月,我受国家气象局的邀请去参加一个气象体制改革的座谈会,在会上讲了几个与气象有关的经济学定理,引起与会者的兴趣。
经济学上有个“黑天鹅效应”,是说1697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拉森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了黑天鹅,而在这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黑天鹅是不存在的,结果在当时引起了一场“改变观念”的轰动。今天,“黑天鹅效应”成了发生某种“不可思议”和“不可预测”事件的代名词,专指那些轻易不会发生、一旦发生便会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如9.11事件、次贷危机等,也可用来反映重大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等。
黑天鹅效应促使人们反省,因为人们一般重视那些概率正向分布的一般情形,而真正的危机却可能发生在那些低概率、一旦发生便会造成巨大损害的情形下,后一种情况又恰恰是人们极易忽略的领域。人们应注意到自己认识上的缺陷,并为此做好应对准备。这也正是气象学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经济学还有个“确定性原理”,也跟气象有关。举个例子:某小贩出门,不知天下不下雨,难以决定自己是卖伞还是卖墨镜。假设他每天的营业额是10万元,天晴和下雨的概率各占50%。带伞出门,若没下雨,他的收入就是零;若下雨,他的收入就是10万元。如果他各带一半,天气好就卖墨镜,天气不好就卖伞,他就不会有收入为零的时候,但预期收入也会折半,一般为5万元,用公式来表示,就是50%×0+50%×10。
这位小贩的苦恼是,雨伞和墨镜是只带一种还是两种全带?如果只带一种,就会有不确定的收入,而人们通常喜欢确定性,所以小贩选择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经济学上这叫做“确定性原理”。这个原理模仿《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此人绰号“智慧王子”,所以也叫“塞万提斯的智慧”,实际上是个规避风险的问题。气象学与经济学原理相搭,可以提供与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数据,选择降低风险、增强确定性的有效工具。
气象学家也可以发明经济学定理,“蝴蝶效应”就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1961年在做模拟试验时发现的。他在输入数据的时候无意间少输了三位数,初始条件中不到0.0001的误差,结果却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巨大差异。因此,洛伦茨表示无法信任单靠电脑作出的气象预测。
蝴蝶效应定理如今已经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如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从美国中西部的一家小银行的破产开始的;2008年的次贷危机则始于加州的一个小金融机构的破产。这一原理后来发展为混沌理论,基本意思是事物不断变化却不重复,很难预料,但任何看起来没有秩序的东西都有其内在规律可寻。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70%的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而且经济越发达,气象灾害的损失就越大。现在人们出门,交通便利了,风险系数却升高了。前年夏天北京大雨成灾,有人开着一辆途胜SUV在二环路广渠门桥下淹没,竟被淹死在车里。这件事让我想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943年,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按优先顺序排列,第一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第三是爱和归属感,四是尊重,五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气象服务合于马斯洛定理的第二层次,是政府公共服务中不可替代的、优先安排的项目之一。
我国气象体制和美国的差不多,实行中央垂管和央地两级管理相结合。按照职责分工,飓风、龙卷风以及旱灾、洪灾的减灾防灾系统应主要设在地方,由地方气象部门管理;国家气象局则主要负责全国性的预警监测系统以及国家强风暴实验室的管理。
西方有个德尔菲气象定律,是说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例是1:98,说明气象服务有良好的经济回报。气象服务是一种准公共服务,政府并不包办全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人部门参与到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市场营销计划中,专业有偿服务机制和气象信息产业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我国气象服务市场将逐步开放。
恩格斯说,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这是每一个气象学者和经济学者都应该牢牢记住的信条,并且设法找到一条连接这两大学科服务于社会的通道,令其畅行无阻。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