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联网技术在军队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文/丁宁 绳慧  2021年第3期第117页  2021-02-24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其必然会在军队管理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对物联网技术在军队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在军队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军队管理;应用

  一、物联网概述

  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的突尼斯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其实质是在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感技术将相关事物连接起来,实现对事物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从架构层面来看,物联网主要有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这三部分构成。感知层主要分为数据采集和短距离无线传输两部分。数据采集是通过大范围、大数量、多类型的传感器构成的感知网,有效地完成对各类信息的采集。短距离无线传输主要对小范围内的多个事物的信息进行集中与互通。网络层建立在现有通信网和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将各种网络进行有机集合、综合使用,对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和传输;应用层主要完成物品信息的汇总、协同、共享、互通、分析、决策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各种丰富的应用服务。[2]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和现实联系起来,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强化对事物的管理和智能控制,并能够对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事物后续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工作指导。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军队管理提供了新的推动力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军队管理领域,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军队的人员、装备、物资、环境等组成要素相互联结、信息相互交换并进行综合集成,对管理者来说既可以做到对个体事物的精确把握,也可以做到对全面态势的综合掌控,从而获得更加及时、精确、全面的信息优势,进而取得决策和行动优势,从而提升军队管理的综合效益。

  二、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一)信息感知的全面性

  现代科技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面的感知手段。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可以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等;除了能够获取静态的信息,还可以获取动态的信息;既可以对信息进行全方位感知,又可以进行信息的重点获取。信息感知的全面性就为管理工作的决策、实施和评价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或参考。

  (二)信息感知的精确性

  物联网技术可以精确感知事物的一举一动以及发展变化。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我们习惯于进行定性的判断,但是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感知到事物精确的变化,通过对目标各类数据精确记录和处理,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管理对象的状态,并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其后续的行为进行预测,提前做好应对的预案,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行为的有效性。

  (三)信息传输的时效性

  从我军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依然存在着信息的层层上报,不同部门要求重复上报的情况,上报信息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存在“失真”或“衰减”。而物联网技术则可以把所有的层级和所有的部门都成为信息的“第一手获取者”,每个层级或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自己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客观上达到层级扁平、横向一体,纵线联通的实际效果。

  (四)信息处理的智能性

  全面的信息感知必然会带来海量的数据。要想在海量数据中选取对管理工作最有价值的数据,必须要经过复杂的数据筛选。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传感器的智能控制,可以重点获取我们最需要的信息类别;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在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挖掘和处理,掌握最核心、最关键的信息,进一步发掘这些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三、物联网技术在军队管理领域的应用展望

  在新时代,要想有效推动我军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升我军管理工作的效益,既要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继承好的经验和做法,也要重视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军队管理领域巨大的应用价值。

  (一)战场管理的同步感知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进现代战场管理的变革。从近年来爆发的局部战争来看,现代战争节奏明显加快,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谁能最先掌握战场情况,战场就会对谁“单向透明”,谁就能做到先敌发现,就能抢占作战先机,就能够精准做出决策,最终赢得战场上的胜利。也就是说,在未来战争中,战场感知能力是建设信息化军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加强战场感知能力建设,也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内容。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全维、精准、无缝、交互、实时的战场感知体系,实现对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武器配置、战场设置等信息的实时掌握,最大程度做到排兵布阵“胸有成竹”,作战指挥的及时、精准。

  (二)后装管理的精确及时

  后勤物资、装备器材的保障对军队建设和现代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现在的实践情况来看,还存在保障的针对性不高、时效性不强,精准的欠缺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军事斗争准备的进行。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为各种物资、装备、器材建立系统化的电子信息“身份证”,并通过网络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系统交互的管理平台,使用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它们的数量、质量、位置等信息,并通过信息的识别、采集、分析来实时、动态、精准地开展入库、管理、分发、维护等工作。最终实现业务管理智能化、保障决策科学化、安全防范即时化、远程监控可视化的目标。[3]这样必然会使整个后装保障工作,精准、集约、高效,提升后装管理的整体效益,保障和促进军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三)日常管理的全面透明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营区管理系统,对于军队的日常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军队营区作为部队平时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正规有序、安全稳定。现代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对敏感场所、重要设施、人员管控等工作的管理效益。比如说,通过全覆盖、无死角的射频识别、视频监控、温湿度感应,烟、光、气探测等各种传感设备,集合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的掌握工作训练、人员流动,装备车辆运行、营区秩序、器材物资的全面情况,真正实现“异情”发现自动化、业务管理智能化、保障决策科学化、安全防范即时化、远程监控可视化的目标,从而解决原来日常管理存在的条块分割、对象复杂、盲区和薄弱环节较多、留痕困难,反应缓慢的情况。[3]领导机关和各级管理者也能从繁琐、复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练兵备战的中心工作之中。

  四、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于军队管理领域需要注意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但是想要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作用,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做好顶层设计

  军队的物联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建设费用巨大等特点。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全军集中领导,统一进行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在信息化军队建设想需求牵引下,充分考虑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任务特点和需求,真正做到全军互联、建设一体化军队,为打赢一体化战争提供支撑。绝对不能各自为战、条块分割,你干你的我干我的,防止因盲目建设造成浪费,更要杜绝不能交融互通,背离物联网建设的“初心”,而是应坚持选点试验、不断完善、保证安全、逐步推进、适时联通的基本路数,做到“蹄急步稳”、“压茬推进”。

  (二)统一标准规范

  在我军信息化建设实践中,还存在软硬件技术标准不规范、系统架构混乱、接口不统一、语言不兼容等问题。因此,要想在军事物联网建设中少走弯路,必须要制定全军统一的标准规范。标准规范的统一是建设“一体化”军事物联网的根本保障。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依据,就做不到全军范围的兼容互通。因此,必须要结合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物联网科技的最新发展,建立和完善涵盖标识编码体系、信息传感系统、网络传送体系,数据挖掘处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而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军队管理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三)注重军民融合

  物联网技术起源于民用领域,在近年来更是在民用领域得到了较大发展,民用物联网技术也是日益成熟。尤其是在射频识别、网络、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军队的物联网建设不能脱离民用技术的现有成果而“闭门造车”,而是要“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民用物联网技术的现有成果,在技术研发、设备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的作用,达到为我所用的效果。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安全性、可靠性放在首位,在合作单位的选择,软硬件的建设方面,必须立足于具有国内自主研发,以防受制于人,甚至为敌所用。

  (四)掌握核心技术

  虽然,军队物联网的建设离不开“军民融合”,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握住“立足于军”的基本原则,军队自身必须要掌握住核心技术。物联网可以说是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编码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等。但是从物联网在军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而言,其精准性、时效性、智能性、安全性的要求远远超出其他领域。并且无论从信息采集的对象、网络传输的途径,信息处理的要求等都和物联网在地方的应用存在差异,因此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的层面,军队自身必须要掌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军事物联网的系统设计,推进建设、运行维护、拓展升级等方面不会受制与人。

  (五)做好安全工作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价值重大,但是还存在很多制约其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因素,其中安全工作尤其是重中之重。军事信息对保密的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失、泄密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军事物联网规模庞大、节点密集,末端众多、技术密集,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我方管理、指挥、控制、预判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其自带的网络开发性和资源共享性,以及由于技术手段所限,而存在的一些系统漏洞和薄弱环节。敌方通可能过切入传感器和网络等手段进行信息的截获、伪造、拦截、破坏,造成信息的误传、丢失、泄密等情况。因此在军队内部物联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信息保密放在首位,要统一严格管理,防止盲目开发、自由设计、任意拓展;在技术上要重点研发软硬件安全保密技术,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多级安全保密体系和入侵检测系统,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安全运行。[4]C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基金项目:本文为陆军工程大学2018-2019军事理论创新工程项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视角下军队管理工作探析”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张春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2.

  [2].张康益等.物联网在军事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2(1):66-67.

  [3].邹向阳等.基于物联网的武器装备管理系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2):46-48.

  [4].孙晓文.军事物联网-推动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引擎[J].国防2015(4):44.


【编辑:editor】
上一篇:天津市物流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下一篇:电商物流配送服务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