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敦颐濂学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
文/唐杨发  2020年第12期第157页  2020-11-20

  摘要:被誉为“理学鼻祖”的周敦颐,开创了宋明理学的先驱,周敦颐也被后人尊称为“理学开山”。他在整个宋明理学历史上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周敦颐的“天人合一”思想既体现出对孔孟之道的继承,也体现出对“理学”的开创。即使在千年之后的现在,周敦颐的濂学思想对于当代高校教育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周敦颐的思想与当代高校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对比,来分析一下周敦颐濂学思想的内容以及对当代的高校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周敦颐; 濂学; 高校教育; 诚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他的思想是早期的宋明理学思想之一,后来发展的宋明理学或多或少都有周敦颐思想的身影在里面,因此周敦颐被称为“濂溪先生”,故他的思想也被后人称为濂学思想。周敦颐的濂学思想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他的思想为后来的理学推广起到了奠基作用,后来的程朱理学也是基于周敦颐的思想不断的升华与改进。作为宋明理学的起源者,本文就以周敦颐濂学思想为基础,从周敦颐的思想内容以及在面对当代高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时运用周敦颐的濂学思想应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启示。

  1.周敦颐濂学思想的“诚”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应当排在首位

  宋明理学上承孔孟儒学,周敦颐作为理学的鼻祖,在孔孟儒学的熏陶上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周敦颐也被后世理学家称为孔孟千年之后第一个传人。宋明理学以孔孟儒学为主干,同时结合了佛家与道家思想作为补充的过程。从周敦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受《周易》与《中庸》的思想。周敦颐可以说是作为孔孟儒学与宋明理学转折人物。他上承孔孟学统和《易》《庸》之学,下启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家学术的新形态,被誉为“道学宗主”、“理学开山”周敦颐的思想学说直接影响到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濂学、洛学、关学、闵学四大脉系构成了两宋思想发展的主线,影响远播东亚世界近一千年之久[1]。《太极图说》中,周敦颐将世界万物与人归纳与二气所生,而将太极进一步演化为人极。在周敦颐看来人极就是人性与道德,周敦颐将人性与道德与太极阴阳五行的运动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周敦颐的思想中接受并继承了孔孟儒学的观点。周敦颐把人性道德与万事万物相结合,首先就是将其上升到一个正直真诚的高度,他坚信人性是善良的,这也正符合孟子提出来的“性本善”的观点。

  周敦颐将“诚”作为自己人生的思想,在他所著的《通书》中对“诚”就有明确的记载:“诚者,圣人之本。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2]。“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3]。“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4]。由此可见,周敦颐后来的哲学观都是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的。他的“诚”不仅仅只是一种思想上的诚,周敦颐作为宋代理学的开山人物,其对于后世理学的影响也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他改变了儒学之前的面目和方向,影响了儒学的进程,其对于中国历史也有一定的影响。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将《中庸》里关于“诚”的思想不断演化,将人道观通过宇宙进化论逐步推演出来,以“诚”为本的伦理道德学说被建立起来。

  周敦颐的以“诚”立本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思想,就对于整个宋朝而言,大多数的读书人都遵循着以“诚”立本,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所以宋朝的读书人地位是相当高的,就连因为“乌台诗案”受牵连的苏轼也因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而保全性命。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宋朝的士大夫更多的是将精力投入到国家兴亡与民族文化的兴衰之上。正如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何理学思想在宋朝开始兴起而不是在别的朝代,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就是说明了宋朝知识分子的心声,他们已经不是单纯的思考自己的问题了,他们立足于“诚”而去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未来。

  周敦颐在教育上所提出的观点更加体现出“立诚”之心。周敦颐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论,所以在周敦颐看来人性之所以向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通过教育教化人来引导他向善。其次,周敦颐提出以儒学经典作为教育的内容,提倡“六经为主,以诚为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要把“诚”立为第一位。所以他在《通书》中有20多次提到“诚”字。周敦颐在教育上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共同之处,周敦颐认为教育是教人向善,现代社会的素质教育也是提倡教书先教人,首先要教会一个人怎么去做人,为人塑造正确的三观。教书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这与周敦颐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周敦颐的“诚”在对程颐、程颢后来的理学思想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二程早年师从于周敦颐,周敦颐一开始对二程的教育当中就贯彻了:读书有诚心最重要。《二程集》中有关于二程兄弟对于周敦颐教李初平的记载,李初平是什么人呢?即相关文献记载,李初平向周敦颐请教学问时职位时周敦颐的上级,而对于李初平,周敦颐也是抱有诚心去教学,后来二程问道这件事的时候,周敦颐答道李初平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仍然有学习的诚心,虽然不久就过世了,但是却真正做到了“朝闻道而夕死矣”。周敦颐通过李初平的表现,更加深信诚心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后来他对“诚”的观念极度重视和高度发挥,看来也有关于这一段生活的启示在里面发生作用。二程也因为这件事,深刻地理解了“诚”的真实含义。[5](p104)由此能看出周敦颐的教育观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育人的本领。

  作为高校而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周敦颐立“诚”的思想其实非常符合教书育人的本质,现在有太多的年轻人没有目标,只是碌碌无为的活着,人们看到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正如纪伯伦的话说:“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高校本身的地位其实决定了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构,而是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树立三观的过程,中国的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学识教育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中小学教育,因为他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以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的学校和老师都是以教授知识为主,以育人为辅,当然这并不是贬低中小学教育,因为目前来说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两个现实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年龄较小,对于社会和三观而言存在很多的未知性,这是由他们的生理年龄所决定的,第二个问题是他们处于一种学业压力状态下,可能对于其他的非考试知识来说接受的意愿更为淡薄。但是高校的教育不一样,在高校其实有很多的学生早己忘记了“诚”是什么,他们忘却了理想与目标,只图眼前的利益和物质生活的享受,他们为了获得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与尊严,很多大学生在一开始进入大学的时候雄心勃勃豪情万丈,但是大学毕业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这几年到底做了什么,绝大多数的学生其实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其实是不满意的,很多学生会在进入大学时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但是最后毕业的时候经常用“计划赶不上变化”来安慰自己。当今高校有一个现状:大一时努力学习,大二大三过的像天堂,大四的时候又临时抱佛脚。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拿不到毕业证?因为他们在大学的小社会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他们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来的,可能在刚进入高校时还会有那份“诚心”。所以,高校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校的学子不要迷失了初心,让他们真正能做到“立诚”。

  2.高校教育中更需要周敦颐“仁义中正”的观念

  周敦颐仁义中正的思想不仅仅使他成为了宋明理学的开山人物,也使得他屹立于道学宗主的地位,理学与道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起源于儒学,只不过在宋代的时候随着社会背景而出现了一定的分化。理学与道学最早要追随到宋朝初期,宋太祖问宰相赵普:“世界上什么最大?”赵普回答:“道理最大。”道与理,其实就是世间万物之规律,是存在于宇宙之间的哲学。道更加偏向于人于宇宙自然之间的关系,而理则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体现的宇宙无极到世间人极,其实就是道与理的转化,是天与人的融合。周敦颐以《太极图说》为理论基础,从宇宙本原来探讨万物生成与生命之源,在《通书》中以“立诚”为标准,来探讨人生观和修养,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在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开拓了宋代时期新儒学的复兴与发展,也为儒家思想体系找到了宇宙论的哲学基础。他以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为目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具体的阐释[6]。

  周敦颐理解的“道”是人与自然天理之间的道,这个道与老子的道不是一个意思,这个道指的是追求天理的学问,是一种中庸之道,而老子的道是一种道法自然。二程师从于周敦颐的时候曾经问周敦颐为什么不清理一下窗前的杂草。周敦颐的回答是:“欲以观天地生生的气象”。这一种回答既没有说明不除草,也没有说要除草。相反,周敦颐的回答其实蕴含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在里面,周敦颐想表达我之所以不去铲除这些杂草,是因为我要通过他们自由而率性的生长,来考察和体悟天地的生生之机,看天地怎样生养万物。[5](p103)周敦颐想要借此机会,向二程传达天地生养万物的仁德,同时也希望他们懂得人生的修养,要自然的慢慢来,不能用人为的剪裁去干扰它,阻止它,哪怕是帮助它。[5]周敦颐认为杂草也是属于宇宙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不能因为自己的需要就去影响它,而是应该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写到:“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7]”这其实就是将儒学中的成“圣人”复归于“天”,周敦颐对于实现“仁义中正”的首要观点是需要“诚”,这与他的哲学核心是一致的,他认为“诚”是普通人通往圣贤从而实现“仁义中正”重要途径和衡量标准,圣的根本是真诚,在他看来“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能做到仁义中正的人,才能称之为圣人,而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则是儒家学派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儒学与其他学派不一样,儒学一直是以视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所以不管是早期儒学还是后来的理学,其目标都是一样的,周敦颐所表达的“仁义中正”的境界是一种自身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从宋代理学而开始的,后来的诸多理学知识分子例如文天祥、曾国藩等人都是遵循着这种境界而前进的。敦颐将“诚”与“仁义中正”结合起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有自己内心先做到“诚”:诚于己,诚于民,诚于君,诚于天。才能达到仁义中正的境界。

  当代的高校教育越来越进入一个“世俗化”阶段,高校首先的定义应该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而不是对于自己在非教育领域的显示,很多高校在新生报名或者开大会时会将自己学校比较有名气的校友请回来,但是通常会看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一般能被邀请回来都是一些与教育无关的校友,比如某某厅厅长,某某局局长之类的,很少会有那种某某艺术家,某某文学家那样的被邀请回来,难道高校不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吗?如果经常请一些拥有权力的人回来,会不会给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同时,现在很多的高校教育都是一种唯数据论,某某老师的教学成绩怎么样,主要看他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某某老师评职称也是要看他的文章数量,更有甚者对高校老师下达了硬性指标,每年必须发表多少篇文章才可以,这种唯数据论其实本质还是一种世俗化,周敦颐的“仁义中正”是一种态度,高校教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教书育人,而不是用数量来完全衡量,曾经有某个高校的老师每年都完成了大量的文章,但是因为他将时间都投入到文章写作中去,本应该他教的课要么推掉要么找自己带的研究生来代课,这种老师可能在一般人眼中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但是真正扪心自问:他有做到仁义中正吗?曾经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是放眼现在,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让自己拥有金钱和权力而忘记仁义中正的本源。

  3.周敦颐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每个高校教育都需要的

  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一句话被后世广为流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人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一个人正直,立场坚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从这句话中其实可以看出周敦颐的思想中本身也包含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礼记·乐记》中提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而程朱理学的代表人中的二程也就对“存天理灭人欲”做出过自己的解释:“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提出所谓的“灭私欲则天理明”其实质就是指“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可见,“灭人欲”者,灭的是自己的私欲。

  周敦颐提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表明了自己的心境。众所周知,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自身的原因,导致宋朝出现大量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而更多的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从而造成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周敦颐在永州做官时,给老家乡亲写过一首诗,大致意思是虽然我回了老家做官,但是你们不要想从我这里投机取巧,我对那些功利虚荣没有兴趣,也不用找关系走后门。后来有一些人对周敦颐不满,认为他有病,当官不能牟利,当官不会整景,周敦颐对此写了一篇《拙赋》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他自喻为“拙人”不愿意投机取巧,认为以“巧”工作的人更多的是只有花言巧语二没有真才实学,只知道上窜下跳搞好关系,而不做实事,不为老百姓所想,这种人是周敦颐最鄙视的,所以他愿意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拙人”。周敦颐向来以“诚”立心,自然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所以周敦颐以莲明志,周敦颐表达了自己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说:“先生(程颢)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程颐在早期听周敦颐讲学之时,周敦颐就已经表达出自己不愿意和世人同流合污的观点,所以程颐在书中也提到自己“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自隋唐以来,科举之业一直是从平民走向达官贵人的重要途径,而周敦颐已经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所以周敦颐在讲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也传给了程颐。

  其实从“存天理灭人欲”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间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直接联系。首先,从周敦颐的“立诚”之心和周敦颐的“天人合一”中可以分析,存天理正是符合周敦颐的哲学思想的,天理即是正直、真诚善良的本性。而灭人欲则是指灭一个人的私欲,是自己的贪欲,是一种不正当的欲望,这种不正当的私欲违背了周敦颐的“立诚”之心。所以周敦颐对于欲望以及处于这种欲望下的社会现实,表明了自己出这个社会的“淤泥”而“不染”于这个社会。所以,周敦颐虽然没有直接在他著的书中写出自己“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但是,从他的哲学思想上来分析,他的思想中其实蕴含了这一思想。周敦颐的一生都在追求远大的人生理想,他做到了儒家的“入世”之说,在从政的过程中始终吧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官不求财,真正做到了“存天理,灭人欲”。

  现在的社会上更多的是“巧人”而不是“拙人”,在高校中也是一样,现在的人太懒庸,他们不愿意去脚踏实地去做事,相反,他们更多的是愿意通过走捷径来获得成功,小到考试舞弊代考,大到学术造假,其实都是一种私欲在作怪,当自己想要投机取巧时,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当的私欲,为何现在高校教育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追寻到本源就是个人的私欲问题,很多事情并不是做不好,也不是很难,但是一旦人的私欲占据了他的内心,那么他就有一个借口去进行投机取巧。不仅如此,高校教育中的“存天理,灭人欲”还应该灭掉对于权力控制的私欲,之前网上有爆出说某研究生导师通过酒量来选学生,还有就是导师要求自己带的研究生帮忙搬家、搞卫生等,其实这种行为和学术教育是完全不搭边的,为什么总是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一种权力的私欲导致的,因为学生迫于对权力的屈服,所以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更应该存有对学术教育的敬畏,而灭掉投机取巧和权力压迫的私欲。

  4. 总结

  作为“理学鼻祖”的周敦颐,他的思想为宋明理学以及后来的学说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同时,周敦颐的“濂学”思想也是湖湘精神的的根源之一。所以,周敦颐的思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失去活力,相反,在当代社会中,周敦颐的思想还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于当代高校教育而言,他的思想反应出了当今高校所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可以运用他的思想去解决很多高校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即使在千年之后,周敦颐的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C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京华,周平尚.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濂溪故里召开[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07):2+157.

  [2] 周敦颐:《通书·诚上第一》,《周敦颐集》卷之二,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12页.


【编辑:editor】
上一篇:基于工作性质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创新探究
下一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基于区块链 应用的应急物流完善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