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块链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代表,并且在金融领域应用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的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实发展较快,但是起点很低,因此,有必要深化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研究探索。基于此,本文首先就区块链技术概念、特点及其技术革新等三个方面进行解析,然后从当前金融领域的应用案例出发,总结了当前金融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现状,与此同时,通过对当前金融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过程存在的缺陷和面临的挑战的论述,指出了我国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展望
前言
自2008年,比特币诞生以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密码数字货币得到了各个国家、金融领域乃至社会人们的普遍关注。关于金融领域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在近些年也逐渐成为热门研究课题。2015年上海举办了世界首届区块链峰会,2016年工信部发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白皮书》,并开始关注区块链的长期发展。随后2017年发表《区块链参考构架》标志着我国区块链技术体系初见基础。面对越发广泛地区块链技术金融领域应用和巨大地变革潜力,加强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已经成为当务之需。
一、区块链技术及其内涵解析
(一)区块链技术概念
区块链技术虽然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依然处在一个初始时期,但是却在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高度重视且高速发展的社会热情。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广区块链技术,并鼓励区块链相关产业发展。那么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呢?从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中给出了其具体定义。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账本。
(二)区块链技术特点
区块链技术发展至今,其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去中心化。所谓中心化是所有参与交易的人通过授权第三方机构,设定默认管理人实现的,而去中心化并不需要第三方信任机构,每个参与的个体都具有较高的自由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节点来确保账本交易过程的公正。
去信任化。比特币是完全去信任化的交易机制,在区块链数据库中所有人的信息是公开和共享的,只针对点对点的交易,基于复杂密码算法的自我约束机制能够弥补传统默认管理人认可带来的系统安全性缺陷,即参与的人数越多,系统的安全性就会降低。本质上是脱离了人与人较为低级的信任关系,通过算法运算,实现更高级的信任关系,共享、透明化的信任关系。
唯一性。唯一性表现为节点信息的不可篡改,包括空间的唯一性以及历史数据的唯一性。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不需要第三方认证中心的数字证书,每一个用户都只有一个相同的版本。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唯一性还体现在共享机制下所有用户共识规则,即交易过程中都始终保持一个链条特性。
安全性。安全性是区块链技术被业界广泛看好的基本前提,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的优点在于低于一半以下节点故障不会影响整体系统数据信息,剩余的节点依然能够完成交易。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加密技术的复杂密码算法具有生成的节点越多,安全性越高的特点。由此区块链接技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
(三)区块链技术的现实业务推进
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人们的重视和认知提升,在短短几年间经历了三次技术底层的革新。
第一代区块链技术,是以比特币底层技术为起始和重点,阶段特点是推广区块链技术,通过技术应用加深社会理解,并就去中心化后为防止多重支付开发出解决方案。
第二代区块链技术突出了技术层面的优化改进,数据库不断扩大,并达成诸多共识,整体运作效率显著提升。
第三代区块链技术,从原有的“绝对去中心化”转变为在现实中更容易操作和接受的“有效去中心化”,在运行层面添加了验证机要接受管理机构监管,通过权限开放与平衡达到更广泛的应用目的。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在虚拟货币单元上的应用
从虚拟货币发展历程来说,比特币等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的互联网虚拟货币是较为高级的数字密码币形态,是随着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成长起来的网络货币类型。当前随着数字密码币的慢慢兴起,在不少国家催生出数字货币与法币的兑换服务平台,使金融商业活动更为高效便捷,当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监管缺失。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明令禁止代币发型融资(ICO),虚拟货币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
(二)区块链接技术在交易支付单元的应用
与传统的金融交易支付不同,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金融服务平台能够打破地理空间约束,实现更为便捷的跨境交易,与此同时,没有第三方中介机构和信用机构的参与,也节省了交易成本。目前来说,区块链技术在交易支付金融单元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跨境交易以及币种清算服务层面。
(三)区块链技术在资产数字化方面的应用传统票据交易过程既需要通过授权机构进行交互,由于跨地区、跨境、跨币种、跨行等信息交互存在一定的延迟。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能够实现随时的自主实时交易,同时基于其唯一性以及全网信息共享机制的技术优势能够避免出现票据欺诈行为出现。
(四)区块链技术在股权交易方面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能够让证券、股权金融交易的所有参与者都享有一样的信息,交易流程更加公开,透明,与传统依赖中介的股权交易相比,区块链技术在股权交易上具有较强的交易优势。与此同时,分布式结构是当前应对严峻网络攻击最被看好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其交易信息的时空两重唯一性能够有效保障用户的权益归属。
(五)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应用
供应链金融是当前商业银行新兴的信贷业务,对拓宽中小企业融投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纵深服务,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区块链技术延伸到该领域,能够比传统旧有模式省去办理环节,最大化减少中介机构的参与,从而达到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双向收益。
三、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的思考
(一)当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区块链技术信用挑战。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从区块链技术使用者角度,区块链技术理论存在短板,虽然脱离了社会底层信任关系或者信任委托关系,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一种人与人的信任关系,比如2017年10月份比特币双花交易仅为200笔,占整体交易总量的比例较小。由此不仅反映出双花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还需要更多的节点承认交易,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交易者对于区块链技术信任理解和认可程度较低。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下所有交易都是不可逆的,因此对于存在交易问题的区块链技术本身是无法解决的,由此又回到了脱机信用关系上。其次,各国法律监管层面。当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为法定货币,并且长期的监管真空状态也暴露出各国对于区块链技术下数字货币持观望非认可的态度。最后,区块链技术应用面临着众多安全问题,各种安全问题所体现出来的是信用状态,与此同时,区块链的数据信息是公开共享的,这对于涉及到大量商业机密的交易来说不符合机密规则和监管规则。
第二,区块链技术实用问题。区块链技术实用问题首先来说体现在其技术瓶颈上。主要的技术瓶颈包含,首先,区块链容量问题,如果容量问题得不到技术方案解决,那么区块链技术将难以获得普遍的推广,会越来越向中心化网络靠近。其次,公有链交易确认时间过长。由于在交易确认之前需要通过机器运算确保区块安全的,当计算机工作量达到峰值后,超大量的运算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确定。最后,区块链技术运算耗能巨大,包括设备维护,设备更新特别是耗电量问题,成本不低,且容易出现不可预测的交易风险问题。
(二)区块链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应用的对策思考
第一,积极参与制定核心标准,加强国家层面的扶持力度
参与国际区块链核心标准制定是需要一定话语权的,我国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还处在初始阶段,并且从国外应用和研究现状整体来看,我国在同领域的发展是落后的,2016年美国技术应用高达37658个,而我国的技术应用和生产勉强是50个。对此,要加强国家层面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的扶持力度,首先要构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合作,一个是与实力企业的合作,一个是国际教育合作。其次加快区块链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化攻坚,加强对于区块链技术瓶颈或者解决应用难题的技术攻关。最后,加快制定我国的标准和体系。
第二,强化金融业区块技术的配套保障体系探索。任何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有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呼应,技术和配套保障是两个矛盾个体,我们要赶超发达国家,技术是一个层面,那么配套保障体系又是另一个层面,要确保两者的平衡性,才能够更好地把技术特点转化为现实的应用优势。此外,无论到什么阶段,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由此,重点要探索解决区块链技术金融领域应用的管理规范问题,特别是监管问题。集中解决法律法规层面的监管真空问题,建立试验区域,加强从技术规范上解决区块链的监管问题。
结语
区块链技术的四个特点只是它的技术优势,尚未转化成完全的应用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尚处在早期阶段,特别是在核心区块链技术和理论层面存在较大的短板。当然区块链技术作为大数据应用受阻的前沿科技,既要看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巨大潜力,把构建自主技术和技术突破放在战略层面进行规划,着重从技术理论的可行性转移到应用层面的可操作上来。与此同时,在期待革命性变革和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探索相对应的金融领域规范制定,累积变革压强,全面迎接超区块链的技术突破。C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董伟,张丰麒,岳洋,赵毅,楚晓杰.德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监管思路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9(09):76-80.
[2]游丽.金融领域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金融经济,2019(10):124-125.
[3]陈毅洋.区块链技术在非金融领域的应用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7):159-160.
[4]胡启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J].会计之友,2019(05):151-156.
[5]梅臻,康雅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法律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7(0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