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 发展冷链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16年第05期第34页  2016-04-18

疫苗问题和食品安全把冷链物流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全民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冷链运输滞后是“硬瓶颈”。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和西斯莱克四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共话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的现状

专栏小编:欢迎四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新嘉宾,董鹏先生,他化名西斯莱客,是物流专家,长期工作在物流一线,实战经验丰富,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担任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人及编委。在这里我首先向西斯莱客表示欢迎,欢迎你在“深度”栏目中阐述你的观点与看法,给我们带来新意。好,接下来我说说今天的主题吧。李克强总理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要求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这一期本刊的“特别策划”栏目主题也是冷链物流,我看我们就以冷链物流为题吧。
把酒临风:前些日子疫苗问题闹得满城风雨,并且直指冷链物流。由此我想到,冷链物流其实离我们很近,而且问题很多,尤其是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远远满足不了市民需求。对于其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觉得我国冷链物流还处在发展初始阶段,应该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专栏小编:我们先请西斯莱客来谈谈吧,他是物流专家,对冷链物流情况比较熟悉。
西斯莱客:食品是我们每天的必需品,所以冷链物流与我们息息相关。我国人口众多,食品市场非常大,每天有海量的生鲜产品需要通过冷链物流送到消费终端。我国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虽然我国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断链现象严重且流通率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生鲜易腐食品已基本完成冷链化,其中肉禽冷链流通率达100%,而我国大部分生鲜易腐食品仍未实施冷链化,尤以蔬果最低,仅有5%;另一方面,我国冷链物流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10%以上,尤其以新鲜蔬菜物流成本最高。
夜雨观澜:看来冷链物流真是个“硬瓶颈”,尤其是冷链运输显然不足,因此当下亟需解决冷链运输问题。
西斯莱克:冷链物流存在问题最多的多环节是运输,从目前市场的冷藏车保有量来看,美国平均配备冷藏车数大约9辆/万人,而我国平均配备冷藏车数大约2辆/万人;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需对温度实时监控的食品中,我国仅15%的产品实现了对温度实时监控,而在美国和欧洲的比例则高达85%。
专栏小编:一面是强劲的市场需求,一面是滞后的冷链物流,我们看到冷链物流亟需发展。那么你们认为,现在冷链物流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西斯莱克:我总结一下共有三点。一是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备设施落后、分布不均,而且功能失衡。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辆约7万辆,而美国已经拥有20多万辆,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按人均占有的冷库容积,我国仅是美国的1/5。此外,我国当前冷库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功能失衡,比如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等现象明显。二是冷链标准缺乏监管,企业执行力度差。据统计,我国冷链相关标准已经超过200项,但所有这些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近几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根据行业需要也制定了若干项冷链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如《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并进行了标准试点和宣贯工作,但是仅靠协会的力量是有限的,导致部分不良企业打着全程冷链的旗号,却经营着间歇性供冷,以此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发达国家对于冷链物流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例如:欧美很多国家采用的《易腐食物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协议认证》(简称ATP),其中对冷链运输和冷链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一旦企业触碰法律将面临罚款与制裁。而我国目前还尚未有专门针对冷链物流的法律。三是冷链理念薄弱,易腐食品安全意识不强。这既体现在行业层面,也体现在消费者层面。重视食品生产环节,而缺乏对于冷链环节的监管和追溯是冷链行业的理念不强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在美国农业总投入中仅有30%用于生产,70%则用于产后的保鲜、运输和监管。对于我国消费者而言,虽然居民家庭易腐食品消费占比已经超过30%,但大部分对冷链的要求或意识不高。
专栏小编:在此现状下今后如何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冷链运营效率呢?
西斯莱克:我认为,今后要以信息化和运营效率为抓手,提高软硬件运用程度。以美国为例,美国冷链物流当前大力发展火车温控集装箱,也是基于考虑铁路网络的优势。而理想的冷链物流产业链应该是“产地预冷、冷链运输、市内配送中心、销售终端”四点一线,甚至可以直接从产地到终端。中间环节越少成本越低,断链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政府可对产地冷库、市内配送中心等做好统一规划和标准,引导第三方冷链物流有序发展。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可在整个供应链中运用一套完整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对企业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订单处理、运输、配送、承运商管理、运力管理、返单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以及退货管理等业务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和监督。
专栏小编:电商的兴起也给冷链物流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近几年不断有新企业出现在冷链行业,冷链行业也出现了整合趋势。
把酒临风:电商的兴起使原有物流企业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前些年电商跨界物流,使物流出现了新格局,我想冷链物流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西斯莱克:我觉得跨界经营对冷链对市场更具有冲击能力、竞争能力和整合能力,这是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所不具备的。需要通过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及高新产业技术融合并跨界合作。在联合的基础上实现跨界多赢,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夜雨观澜:还有一点会促使冷链物流发展,这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产销趋向智能化,冷链物流作为当下的一个投资热点,更具有后发力。
西斯莱克:确实如此。随着生产、运输及销售日趋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来临,数据收集及分析能力将成为冷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谁的数据处理“跑”在前面,谁就是赢家。通过数据分析,冷链物流企业能更加清晰地决定供应链中的采购物、采购量、储存时间以及消费地与需求量等。这样冷链物流企业就少了盲从,多了理智,在降低库存、节约人力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专栏小编:模式的创新将会开辟冷链物流新天地。对此,你们是怎样看的?
西斯莱克:我看冷链物流将会突破传统业务模式,多元化的冷链物流时代即将到来。冷链物流企业将面对经销商服务管理、国际商贸分销管理、冷链物流整体外包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机遇。通过把握行业趋势,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逐步完善业务链,培养客户的黏性,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冷链物流的行业趋势。完善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可以通过企业联盟构建公共型冷库、复合型冷链物流系统和一体化冷链体系,实现我国冷链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建立冷链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信息中心、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系统集成中心,打造我国冷链物流的平台经济。

 

发展冷链物流

专栏小编:物流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近些年来利好政策不断,使物流业得到很大改观。最近李克强总理指出的物流“瓶颈”,其实是智慧物流体系、物联网,以及冷链运输滞后。因此,冷链物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一个行业,今后一定会有一个突破性发展。
西斯莱克:国务院制定的《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提升了物流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位置。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在“规划”中被多次提到。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在500家规模企业中,有106家企业计划购买冷藏车2845台,占总量的9.4%;有121家企业计划建库1357万吨,占总量的72%。可以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专栏小编:企业计划大量添置冷藏设备,说明企业看到了冷链物流所蕴含的市场潜力。冷链物流成为投资热点,对此你们有何考量?
金玉其中:冷链物流投入大,所以让企业提高效率,尽快收回投资,才能使这个行业尽快发展起来。我看到媒体报道,一台冷冻车的价格是70万元,确实比较高,但他们通过GPS等数据综合调度,将冷冻车的空载率降低到10%左右,使运输效率、经营效益大幅提升。
把酒临风:冷链物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去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期间,一位电商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他们探索的“冷冻车众包”模式,由司机和公司共同出资购买冷冻车,打造冷链运输系统。“众包”是一个目前颇受青睐的模式,延伸了创新边界,借社会资源为己所用。尤其在当下互联网+热潮中,“众包”将会颠覆传统企业的创新模式。
夜雨观澜:冷链物流成为投资热点是市场因素造成的,培育市场就是扩大消费,这样才能使冷链物流热度不减,持续下去。我的考量,一是培育市场,二是扶持企业。
专栏小编: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两点呢?
夜雨观澜:两会上最热的词就是减税,给企业和家庭个人减税减负,已成为社会共识,企业界和社会各界都希望看到有关减税的更多具体政策措施。对家庭个人来讲,钱包里有钱才敢消费,消费的人多了市场才能火起来。政府可以给公职人员增薪,企业却要靠有盈利才能给员工涨薪,而现在税负那么重,经济又下滑,企业真是很难啊。一台冷冻车70万,这么大的投入,有多少企业有这么大的底气敢大量置家产?所以减税是对企业最惠普的政策扶持,给企业减负其实也是在培育消费市场。
把酒临风:对于减税社会上已形成共识,而且现在很多专家也多有论述。我看到有学者讲,低税负的国家,企业才有竞争力,这是经济学常识,也为近代以来各国的经济发展路径所证实。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三卷第三章中就指出:“除了和平、适宜税赋(easytaxes)和有包容性的司法外,把一个最原始的国家发展为最大限度繁荣的国家,就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任何征税和提高税率的政策,都会减少企业和家庭的私人财富,通过一些内在关联和传导机制,对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家庭的消费支出,都会产生一定的遏制作用,从而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专栏小编:物流业作为税改的试点行业,在推行营改增中,有的获益,有的税负不降反增。今年营改增大面积铺开,物流业不降反增的现象会得到改观。营改增是一个有利于企业的税改,对此你们有何看法?
把酒临风: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提出的营改增为主的减税降费三条措施,预计可给企业和个人5000亿元的“减负”。对此,我们一些物流企业已经感觉到了,但营改增原定的任务并没完成,而且营改增给物流业带来的真正税费减少苦乐不均,税率到底多少才合适,需要有关部门沉下来做好调研工作,细化物流业,使营改增真正作为杠杆来撬动物流业发展。
夜雨观澜:当下减税降负是第一要务。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外贸出口国。2015年中国的外贸出口绝对量下降,但仍占世界出口总额15%。在目前中国大量企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率下降,许多企业资不抵债,税负又这么重,中国经济增长能否维持,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如果宏观政策还注重政府的投资和花钱,而不考虑微观企业的运行成本,不减税,等大量企业关门了,不可能只靠政府投资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维推动来能维持未来五年到十年的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截至今年2月底,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8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其他行业包括中小民营企业也大多数经营困难,大量企业实际上已经倒闭了。在2016年前两个月,中国的外贸出口呈断崖式下跌征兆。在此宏观经济格局下,减税势在必行,政府应出台更多的具体政策措施。然而,迄今为止,在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方面,政府并没有减少现有税种的计划,反而在研究增设一些新的税种,如全国普征房产税、遗产税等。
专栏小编:我们还是回到冷链物流上吧。有资料表明,目前只有10%真正使用冷链,“泡沫箱+冰袋”是冷链物流企业普遍使用的办法。对此你们有何考量?
金玉其中:我看一是冷链运力不足的原因。二是成本因素——2014年全国4000余家生鲜电商只有1%盈利。三是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包装、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尚未打通。
把酒临风:只有降成本,提高运价,才能使冷链物流步入良性发展。目前,普通仓库的造价约为400元/平方米,冷库则要配备保温系统,造价至少高达2000元/平方米,而且冷库需要花费高额的电费,1万平方米的冷库一个月的电费至少要20万元。就目前来讲冷库建设成本资金投入很大,建一座中型冷库的成本就得2000多万元。因为投入成本高,冷链物流运输成本也一直保持着高门槛的价格,比普通运输车辆要高出40~60%,所以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因为高额的运输费用,还是选择普通的物流运输。冷链行业正处在发展时期,从整个社会来讲,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企业投入,都在增加。对于冷链行业来说,实际上稳成本就是降成本,彼此之间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能够彼此协商出一个稳定价格或者相对稳定的成本就已经很好了。
专栏小编:食品冷链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对于食品冷链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西斯莱克:我认为,应建立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通过各个销售环节可追溯产品的来源去向。同时在标准化设计方面,使用新型储存信息,即更多的识别码,包括2D条形码、混合条形码、方阵条形码和无线电频率识别码等,配合使用AIDC扫描技术,能在每一个环节清楚地知道货物来自哪里,并记录其去向。如果出现问题,能立即知道问题产品在什么地方,保障快速召回,尽可能减少问题食品流向市场。在欧洲一些国家,采用这个技术已经成功地对食品进行了追踪和召回。在食品运输和销售环节中做好追踪管理,不仅要将本环节的信息进行标记,还要采集之前环节的已有信息,并将全部信息标识在产品标签上,以备下一个环节使用。食品的可追溯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其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各个部门的协同参与。只有在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无缝隙连接,才能实现全程的高效管理。
专栏小编:疫苗问题和食品安全把冷链物流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全民关注,今天我们讨论冷链物流,各自谈了看法,可能还不全面,不深入,但已揭示了冷链物流问题的一角,要想补齐冷链物流的短板路还很长,需要政府、企业和国人共同努力。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四位专家的参与,让读者分享了你们的观点和看法。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市场·规则 秩序·活力
下一篇:物流业的互联网+与供给侧改革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