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必须见真章
陈祥森  2013年第07期第28页  2013-06-16

铁路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撤销铁道部进行大部制改革已过三个多月,成效如何读者很是关注。我从网上看到很多有关铁路改革的消息,网民们也议论纷纷,褒贬不一。那么,三位专家你们是怎样看铁路改革的?请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金玉其中:铁路改革最关键的是铁路总公司怎么改革,牌子现在竖起来了,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新瓶装新酒,总得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一个阶段嘛。现在光是背负的2.6万亿元的债务,就让铁总吃不消了,他们特别希望免除这些债务,轻装上阵。
夜雨观澜:我看铁总根本没能力还这笔债务,而且铁道部当初借的时候,估计也没打算全部都由铁路偿还,所以到头来可能还是国家担负一部分,铁总偿还一部分。政府买单掏的是纳税人的钱,铁总这个账算得很精明。
金玉其中:看待铁路改革,不能仅仅看到它的巨额债务,而看不到债务之外的长远建设和其带来的效益。改革开放初期,一万块钱是个很大的数了,万元户很了不起。跑运输的个体户若是借一万块钱买汽车风险很大,但是敢借贷买车的人都发展起来了,所以不能只看债务的负担,更要看建设带来的长远效益。铁路尽管计划经济烙印十分严重,可它的资产巨大,资源丰富,只要坚持改革创新,债务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把酒临风:最近,铁路改革的消息确实很多,无论是货运改革,还是铁路投融资改革,我看都应贴近市场。铁路货运改革先要转变官商作风,要把自己当做企业看待,别端着铁老大的架子,要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去对待客户,去了解客户,实实在在为客户服务。铁路投融资改革是破除垄断和解决债务一条途径,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放宽门槛,通过吸引民间资本进行铁路建设可以改变铁路的“国有基因”,另外铁路债务可以考虑变成债券或债转股上市,化解债务危机,让债务变动力,迫使着铁路改变增长方式,彻底市场化。
夜雨观澜:我记得几年前我们在这里也谈及到铁路改革,那时我们的思路是把铁路线与铁路经营分开,铁路线是国有资产,它通过出售铁路线上的经营权来获得资金再搞铁路建设。那些运营商可以是各个地方铁路局,也可以是民营或外资运营商,通过竞拍,谁的运营方案好、谁出价高谁就可以拿到经营权;在运营中谁的服务好消费者就认可谁。市场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自然也就没了铁老大那套官商积习。
专栏小编:铁路改革是破除垄断的新尝试,怎么改革方案很多,走哪条路最终还得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从目前情况看,你们认为铁路改革有什么新气象吗?
把酒临风:我看新气象不多,明明是个企业非要套个行政级别,这就是中国国企的通病——官本制,看重乌纱帽。铁总刚成立首先宣布的消息是正部级级别,原铁道部分流出来的员工退休都按国家公务员待遇,中国铁路总公司还是铁路建设与运营一肩挑,垄断仍旧没打破。
金玉其中:我看已经有了变化。以前铁路拥有公检法系统,政企不分,相对封闭,面对市场不够灵活。现在实现政企分开后,中国铁路总公司直面市场。况且,还有可能进一步拆分,变数很大,但完全市场化尚需时日。
夜雨观澜:铁路改革拖了这么多年才进行政企分开,我看若不是刘志军出了事还得耽搁下去。其实,铁路面临着公路、民航、水运等竞争,不愿脱离官商这个背景,这次政企分开很多人心里不情愿,一夜间转成了企业,引入了市场竞争制,生活不滋润了,吃惯了官饭的人受不了啊!
专栏小编:看来政企分开后,铁总要想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其他运输行业展开市场竞争。另外,作为政府层面需要转变职能,对铁路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也是政府有关部门要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金玉其中:转变政府职能,不仅对铁路改革很重要,对其他产业也很重要。两会后,新一届政府强调转变职能,我们看到了“简政放权”的新气象。例如,在2007年、2010年和2012年国务院的三份减政清单中,取消和下放的项目数量分别是157项、184项和288项,涉及发改委的仅是取消1项,下放2项。与前三次改革相比,这次的力度前所未有,发改委宣布14项对企业投资的核准权被取消,12项核准权被下放。
夜雨观澜:其实,目前的这些改革并未触及发改委根本,被取消的项目含金量很小,基本没有或没有太多的寻租价值,真正的攻坚战尚未开始,发改委减权是很难的——这可是很多人的看法哟。自2003年改组至今,发改委经历过多次权力改革和角色调整,无一例外的是,其身影无处不在的格局从未被撼动。
把酒临风:有位经济学家说,不改革发改委,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就不大。在中国,从微观的油价、电价、火车票价、电影票价和各种项目审批,到宏观的5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GDP数据等,都有发改委这只看得见的手。大部制改革之后,发改委虽剥离了部分职能,但仍然掌握着各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制定、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审批权、改革试点审批权、一定规模以上投资项目审批权。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发改委必须弱化其审批权,突出其在宏观经济调节上的职责,减少计划经济色彩,寻求新的突破。
专栏小编:铁路改革旨在打破垄断,促进民营资本进入铁路领域。那么政府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对经济的干预,能否促进民营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夜雨观澜:我先很确定地说,政府转变职能肯定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府转变职能不仅仅是放开审批权、不干涉企业经营活动等这些内容,还包括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以及据此出台的政策。长期以来,我们是党管经济,后来说不能以党代政,政府要管,其实党政是一体,书记才是一把手,书记、市长都可以指挥经济。这是体制原因,尤其是在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中,党抓经济、政府抓经济已成为本职工作,而且抓得很细很具体,这样怎么能转变职能呢?
把酒临风:地方政府在有些方面的作用发挥过分了,因为这里面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还有官员地位升迁方面的,就使得地方政府很多事情做得过头。
夜雨观澜:所以说,在我们这个体制内政府转变职能是件很难的事情,利益的关联让政府很难放手,即使中央政府决心很大,到了地方也被稀释了,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那些书记、县长权力极大,你让他放开审批权,少干预经济,他还会很不理解,“组织上派我们来就是负这个责任的,我们不管不行!”
金玉其中:这里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体制内长期积淀下来所形成的问题,还有时势造成的原因。比如,给民间办金融以更多的自由度,这些重要的改革,因为亚洲金融危机,一下子就给挡住了,害怕金融自由化重蹈东南亚金融危机覆辙,直至今天民间金融、利率等问题仍然让我们很困惑。
把酒临风:政府不管手里有多少资源,有多少权力,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官员们真若是认识到这一点,政府职能转变也就会快一些了。像民间办金融,你卡得太死,民间投资又没出路,才造成地下钱庄猖獗。应该一开始的时候要有一个充分法律保障,如果他做的事情、做的产品、做的服务是欺骗性的、是宰人的,那么你就要根据相关的法律去处理他。

重启改革促发展

专栏小编: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那么政府需要管住什么,放手什么?
金玉其中:政府的“有形之手”仍时不时地代替“无形之手”发挥着特权作用,政府的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这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掌握并滥用审批项目,并有执法、监管的权力,结果使一些原本属于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甚至只收费不服务。还有物流业反映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也与政府部门有关系。
把酒临风:为什么会这样?我看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僵化意识仍在影响着人们,“政府高明”、“政府至上”的理念还存在于经济活动中。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由于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政府拥有无限的权利,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方方面面实行大一统的管理。与此相适应,政府是各类资源配置的唯一主体,承担着对社会的无限责任。这种现象虽有了改观,但很不彻底。你们看看,虽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政府不但没有从经济竞争领域内退出,还担当起专职裁判员的角色,这完全背离了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有限”和“服务”的基本职能。
专栏小编:政府没有尽到在市场经济中应尽的职能,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夜雨观澜:我看还是我们指导思想的原因。1978年,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破除了两个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开了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这个结症,中国开启了市场经济进程。今天,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改革却停滞了。目前思想界争论很大,究竟用哪一种思想指导改革,指导要走的路争议不休,这就直接影响到政府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道路的迷茫是因为思想的迷茫,思想的迷茫源于没有对建国以来错误和教训的反思。
把酒临风:现在的情况使我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那时候,西方国家制裁我们,外贸出口下降,国内经济不少地方出现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库存增加的现象,并导致生产萎缩、经济下滑。而经济上在贯彻治理整顿方针过程中,仍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主,导致经济形势严峻。在思想政治方面,“左”的东西再次强势出现。有的人明明知道上海署名“皇甫平”的4篇文章的观点,实际上表达的是小平同志1991年春节期间在上海讲话的内容,可他们却发表一系列文章,大加挞伐。当时围绕改革开放姓“社”还是姓“资”争论得相当激烈。今天,学界、思想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看就是真理标准问题和姓“社”还是姓“资”争论的延续,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是对的,为什么就不能坚持下去,进一步去改革?中国这么多年来的教训,就是“左”的危害极大,但对犯有“左”的错误人,只是认为那是认识问题,仍然得到重用,因此才导致改革停滞,转型困难。
夜雨观澜: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不照搬西方国家那套东西,也是通过几十年实践得出的经营。但是我们并不排斥那些先进、科学的东西。正如1940年2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上,发表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所说的,“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这民主不也是舶来品吗?可也是我们执政党提倡和追求的。
专栏小编:看来思想的正本清源对接下来的改革开放很重要,也对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那么政府转变职能是否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
把酒临风:我认为是这样。因为我们的经济体制仍是一个有计划经济影子很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在这种体制下,经过这么长时间高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矛盾也逐渐积累到了一个必须解决的时候。如果仅进行经济改革解决不了诸多问题,利益已经固化了,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触动不了利益集团,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夜雨观澜:今天确实到了选择道路的十字路口上,正如吴敬琏老先生所说,“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因此,吴敬琏呼吁尽快重启改革议程,全面推进中国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建立和健全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建立法治,推进民主。
专栏小编:现在社会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一个临界点,民众对社会分配不公、腐败、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意见极大。看来,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过不了这些关口。所以,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每个公民的根本利益,在这样的问题上,容不得有半点犹疑。
金玉其中:中央也看到了这一点,加大了反腐力度,狠抓了食品安全。十八大后短短的六个月就有李春城、刘铁男、倪发科3位高官落马,网媒上不断有官二代违规提升事曝光,说明中央的反腐力度加大并见到了成效。再有,就是打破利益格局,破除垄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让既得利益者攫取了大量改革红利,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也成为改革攻坚的重要内容。
夜雨观澜:网媒在反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民众知道了一些事情。比如,央企的负责人多是红二代,官二代很容易升迁,等等。这不禁让我问道,底层民众上升通道已经很窄了,这是否因体制所累?还有,为什么民众对官员不满,因为官员的乌纱帽是他的上级给他的,官员只向上级负责,他能为了民众的利益吗?这是不是体制原因?
把酒临风:民选的官员才能为选民谋利益,不然下届选民不选你了。然而,我们的官员是既定的,这种硬伤只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
专栏小编: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在多方面的改革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所以,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必须打破阻力重启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的现代国家。因版面所限,最后请你们说说最想说的话。
金玉其中:这些年来,我们都说中国经济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结构性问题为什么很难解决?难于解决的原因,我看在结构性的扭曲背后是制度惯性和既得利益。现在政府已经认识到结构性的问题,并且试图用改革和开放来解决这些结构性的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但难度很大,由被改革的部门设计自己的改革规划,这样的改革会有预想中的效果吗?所以重启改革要在制度上创新,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民众的审视监督。
夜雨观澜:6月5日,许小年教授在天津做“中国经济结构性衰退医治之道”演讲时说,企业家应该洁身自好,但在现实的环境中,公民没有平等获取资源的渠道,都在政府手里,不勾结官府就拿不到。进行收入分配,要在现在市场上所讨论的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在最低工资上做文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收入差距来源主要是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这个资源占有包括了市场,行政性垄断占有了土地、矿山、资金和市场,造成了审批制下的官商勾结和寻租,在审批之下的官商勾结和寻租活动,是造成收入分配恶化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一次分配上想办法,都盯在二次分配上,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收入分配的调整和审批制是连在一起的。许小年的话直指政府的行政垄断,政府太精明了,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傻”一点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希望政府改革朝这条路走吧。
把酒临风:中国已经进行两次思想解放了,我想现在应该进行第三次思想解放,不然改革进行不下去。前些日子围绕着宪政议论不少,有杨晓青的“宪政属资论”,《解放军报》的“宇宙真理论”,还有《环球时报》的“宪政兜圈论”,主张反对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而后很多反对这种观点的人加入这个讨论中。本来“宪政”不为普通民众所知,这么一讨论,一夜之间传入寻常百姓家,民众想不关心都不行了。我认为,这种讨论对中国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法理辨明了,走什么路民众自然也就清楚了,你政府想不改革都不行喽。所以,我认为,重启改革应先开启民智,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改革前进。
专栏小编:今天我们谈了两会后组建大部制和政府转变职能以及重启改革促发展等话题,三位专家从多个方面谈了对改革的看法,呼唤改革必须见真章,那么我们就期待改革尽快落地吧。
今天谈话就到这里,感谢三位专家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也谈经济结构与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从“钱荒”说开去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