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物资储运集团副总裁李勇昭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2020年第04期第24页  2020-03-19

  科技改变生活,时代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于当下的各产业来讲,供应链正在将其上下游成员及相关各方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供应链时代”呼之欲出,我们如何来拥抱它呢?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到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勇昭,请他谈谈仓储、物流、供应链服务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服务概念的诠释

  《中国储运》:我们会经常会遇到仓储、物流、供应链服务这类概念,其中的一些概念大家都在说在用,名词是一个,但理解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常常因此产生困惑,引发误会。希望借此机会听听您的理解。

  李勇昭:先声明一下,作为一名业务实践者,我更看重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这层意义。所以我也更想从业务出发,从企业出发这样的实践者角度来理解这类业务上的概念。我觉得仓储业务、物流业务的概念容易理解,但“供应链服务”作为近年来对一类业务的代称,应该是个需要解释的概念。 直白地说,“供应链服务”就是为“供应链业务”提供服务的业务。“供应链业务”是什么?现实中,一些企业自称开展了“供应链业务”。那么我们不妨弄清楚他们所说的“供应链业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通过观察调研就会知道,这种“供应链业务”一般包括贸易业务,包括物流业务,还包括调用资金博取价差的带有金融色彩的业务。

  具体说就是买进货物+主导完成物流过程+卖给下家客户,中间有资金进入和收回资金的过程以及与业务匹配的结算、获取和开出发票等工作。现在这类的业务往往被称为“供应链业务”。以前常说的“贸易”一词也越来越被窄化为“商流”这个说法——可以理解为买卖双方相互找到以及买卖双方通过洽商订立契约的一系列行为。为“商流”这个环节提供的相关服务可以称之为“交易服务”或“贸易服务”。能提供贸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且能将三方面有机结合的一揽子服务的业务,即可理解为我们谈论的“供应链服务业务”,可简化称之为“供应链服务”。

  常常被拿来举例为“供应链服务”的一类业务,就是指先把纳入到自己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客户的货物出资买进,再在物流业务完成时把货物卖给客户指定的下家客户,再在约定的时间内收回货款的一种业务。另外,在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贸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在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而且贸易服务、金融服务几乎可以全部在线上操作。物流服务虽然还需要有线下操作的部分,但办理收发货物手续及现场管理中的大部分工作也都到了可以在线上操作的程度。

  上述服务在线上运行时会形成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些业务数据经过积累会形成各种口径下的大数据。大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数据服务产品。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提供集贸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数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并能使几方面的服务相互支持,相互印证,成为有助于被服务企业提升决策、管理、运营、操作水平的支持力量,那么这样的服务即可称为“供应链协同服务”。在“供应链协同服务”中,物流服务是用来依托的基础,贸易服务是用来引领的动力,金融服务是助力系统,信息数据服务是技术支持力量。

  关键词:生活资料供应链与生产资料供应链的分类

  《中国储运》:注意到您将开展供应链协同服务的企业分成了两类——在消费品领域服务于C端客户的企业和在大宗商品领域服务于B端客户的企业。请您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李勇昭:我主张将供应链服务业按生活资料供应链和生产资料供应链来分类。生活资料供应链基本等同于常说的“服务于C端客户的消费品供应链”;生产资料供应链基本等同于常说的“服务于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称生产资料也好,称大宗商品也罢,其实都是些笼而统之的概念,不过在这里也只好这样笼统地称之。因为货物千差万别,用途也多有交叉,但这类物资有几条共同的特点。比如,它们大多情况下是供应给生产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C端客户很少买来直接用于日常生活消耗或使用。

  比如,从商流方面来说,前者是交易单数极多而每单的交易额很低;后者是交易单数未必很多,每单的交易额却大很多。因此,贸易服务的侧重点就大不一样。从金融服务方面来说,前者可以依据C端客户的交易习惯和诚信记录等大数据提供小额贷款;后者虽然也可以参照大数据,却不得不更看重能管控的实物担保或第三方的实力担保。因为一个自然人,如果10次的交易记录和信用记录是良好的,银行就可以基于这样的数据来信任他,批准他的小额贷款,即使出现失信的情况,损失额也不大,可以因发生的概率较低而被银行接受。而如果是一个企业则不然,因为企业贷款的额度远远高于个人贷款的额度,即使它100次的贸易记录和信用记录都是良好的,也不能排除它可能在下一次违约。如果它没有提供过硬的担保措施,银行在制度上和在现实中均不会仅凭之前的数据就给它发放贷款。

  在大宗商品的质押融资业务中,管控好用于质押的货物是融资安全的根本——这几乎是一条铁律。所以,就金融服务来说,无论解决问题的业务模式还是技术方法,前者与后者的侧重点都很不一样。至于物流方面,不一样的地方就更多了。所以,我之前也一直主张物流业该按消费品(生活资料)物流和大宗物资(生产资料)物流进行细分。比如,前者的物流服务更在意是否便捷、高效,交付是否及时;后者的物流服务更在意是否安全、经济,交付是否符合计划。直观上看,操作两类业务的物流硬件设施的规划布局、功能设计就大不一样,技术装备和操作流程更是相去甚远,而两类业务的从业人员更是南拳北腿,隔行如隔山,难以相互替代。至于两类业务所需要的政策条件、人文环境等等,也都大相径庭。因此,要想提升物流业乃至供应链服务行业的运行质量,实现从粗放到精细,从做大到做强提档升级,就要先完成对两类业务的细分,并在细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然后用不同的标准去比较,用不同的措施去促进。以物流行业为例,如果在“从无到有”的早期阶段还可以笼统而论,那么到了“从有到好”的现阶段,则必须给予细分。如果用同一个尺度衡量,同一套政策促进,怎么都不能说是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的群雄逐鹿

  《中国储运》:听了您的介绍认识到了两者的区别,也明白了以前一些困惑的原因所在。据了解,京东、阿里是消费品领域针对C端客户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商中的代表性企业,那么在大宗商品领域针对B端客户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商的代表性企业目前有没有呢?

  李勇昭:首先,京东、阿里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消费品领域里针对C端的客户需求提供了日臻完善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并且很好地展现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但他们目前还不是服务于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商。这也印证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难以跨越的行业边界。有人将两者表述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种种不同。

  其次,虽然在大宗商品领域针对B端客户的供应链服务企业并不少,但他们多是以线下服务为主的传统型的供应链服务企业。这其中可分为侧重贸易服务+融资服务和侧重物流服务+融资服务的两类企业。我们姑且将这两类企业称为甲种服务商和乙种服务商。甲种服务商常常被业界俗称为“托盘商”,其开展的此类业务基本上被视为“融资性贸易”,即以贸易服务的形式隐含融资服务的实质。“托盘商”最关注的是与账期相关联的差价,对控货、控价、控制上下游渠道不甚关注,或不能掌握实质上的主动权,因而风险较大。而乙种服务商最关注的是通过物流环节实现控货和所控货物能够在必要时拿来变现。这是一种依托自管的物流服务环节,利用自身的融资便利条件,以自营贸易的方式完成的供应链服务,业界中也有人称之为“商物流”。我想了一句广告词或许可以来概括其特点——“我贸易,所以我物流;我物流,所以我贸易”。即贸易可以为物流引流业务机会,物流可以为贸易提供安全保障。这种“商物流”模式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供应链服务”的概念。这是应该鼓励而不是要加以限制的业务。对此,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区分开甲乙两种业务本质上的不同,限制“托盘商”,鼓励“商物流”。当然,目前阶段,此类大宗商品领域服务于B端的供应链协同服务企业的线上化和平台化水平还不高,无法与京东、阿里的模式、作用、地位相比较,也没有哪一家能成为公认的代表性企业。很多在此领域进行探索的新兴企业,其项目得到了资本圈的支持,但也还属于风险投资项目。总之,我们客观来看今天的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领域,可以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句话来形容。这个行业正处于大幕拉开,格局待定之时,无论哪个企业,哪股力量,只要方向正确,措施得当,并能抢抓机遇,率先突破,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业界之王。如中储,作为有着近60年历史传承,又一直坚守在大宗商品的储运、物流、供应链服务领域,具有诸多优势的头部企业,当然有资格参与这场逐鹿之战,并很有希望在行业变革后继续成为领军者。

  关键词:中储倾力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

  《中国储运》:您刚才提到了中储,那么就请您结合中储这些年的发展变化,谈谈传统储运企业向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李勇昭:1990年前后,作为物资部的直属企业,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管辖着分布于全国的一百多家大型物资仓库,承担着物资部双轨制中计划调拨物资的入库接卸、仓储保管、出库发运等传统的储运业务,同时也面向市场开展自营业务。1992年,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最后一批物资出库,中储也就完全进入到“自找货源、自谋生存、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阶段——从计划到市场,这是中储的第一次转变。中储的一百多家仓库由此走出了上行与下行的不同道路。1997年,中储抓住机遇,争取到了部分资产和业务上市的机会,推出自己的上市公司——中储股份。此后多年,中储以中储股份为载体逐步装入资产,基本实现了整体上市的目标。这也是中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这个时期的中储,我觉得应该是“下海”和“上市”。

  2000年,中储提出“由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这是中储的第二次转变。十多年的过程中,中储在已有的业务基础上创新了一些新的业务模式,如集物流服务与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商物流”模式,依托于物流环节控货的质押融资监管模式,为大型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提供“库存前移”和“末端配送”服务的大宗商品公共RDC模式……总的来说,这个时期做了很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此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发生了一些业务风险。中储在探索的路上,曲曲折折,磕磕绊绊,未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以至于在2012年前后,在社会上大宗商品领域不断出现风险事件的大背景下,中储再提“转型升级”,开始了一轮新的自我革新。我觉得中储在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应该是“探索”、“曲折”、“亮点”。

  2015年,中储推出自己的《“十三五”战略》,提出了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业务,努力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奋斗目标。2018年初,中储进一步明确将“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作为自己的业务发展目标。这应该算是中储的第三次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储首先对供应链、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等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并且鲜明主张将面向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体系与面向C端客户的消费品供应链服务体系细分开来进行研究和建设。在战略选择上,中储不再笼统地谈供应链服务,而是要明确自己打造的平台具体包括哪些服务功能,以及要服务于哪类行业的哪些产品条线。

  比如,第一阶段,中储提出的是“建设四大功能,服务四大产品条线”。四大服务功能就是现代化的物流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数据服务。四大产品条线是指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每个大的服务功能象限内包含着许多的细分服务。四大产品条线之外也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品种。这样做,可以依托中储已有的两大优势。一大优势在于中储在大宗商品领域深耕多年,又处于上下游及相关方之间的中间站位,在行业中具有良好的资信声誉,又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可以形成“圈式供应链”的核心点。另一大优势在于中储自身具有足够规模的物流业务场景,可以有效管控物流业务场景中的各类货物,能够保障货物的安全交接兑付。因此,勾画设计了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产品“货兑宝”。“货兑宝”的最大特色就是“保兑货”。

  与此同时,中储还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的创新业务。这样提,除了源于大的社会背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储股份与南京大学物流专业李敬泉教授合作的网络货运平台项目——中储智运第一阶段的成功。中储智运于2014年7月成立,2015年4月上线,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年货运额已超过百亿,年货运量达到了数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近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增长。中储智运目前已是国内物流业界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创新项目。中储智运已经取得的成绩为中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的业务服务平台,从过去典型的线下企业进军到线上,形成自己的O2O服务产品积累了经验,更鼓足了信心。

  关键词:大宗商品数字化仓库

  《中国储运》:那再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的O2O模式。

  李勇昭:所谓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的O2O模式,就是提供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供应链协同服务产品。大家知道,货物的贸易服务环节、金融服务环节形成的单证信息是比较容易线上化的。但物流环节的货物实物需要交接提取,搬运装卸,因此更多的需要有线下的操作来支持。所以,如何实现物流服务的O2O是主要问题。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分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大宗商品的数字化仓库。第二个模块是电子仓单。第三个模块是链接各方的服务窗口。

  大宗商品的数字化仓库,是指用研发的WMS和实用的物联网技术管控仓库,实现入库物资物料账目的数字化,储存货位的数字化,货物储存状况的数字化,货物储存标识的数字化,并实现四组数字的实时相符,而且在线上可看、可查、可验证。

  大宗商品的存货电子仓单是基于数字化仓库而专门研发的系统模块。这个模块的第一个功能是基于数字化仓库记录的真实货物信息生成“电子存货凭证”,客户需要时,可以向数字化仓库申请开具“电子存货仓单”。“电子存货仓单”会被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仓单的相关权力人可以在线查询、核验存货的库存状态,可以线上办理质押手续,提货手续,过户手续等。为了使该电子存货仓单能够被广泛接受,中储与行业协会合作,正在推出“电子存货仓单行业标准”。该电子存货仓单及其使用规则将依据行业标准设定。为了保证该电子存货仓单的安全性,将应用CA认证、区块链和人脸识别等新技术。这一模块的实质性作用是依据标准化的原则,完成了货物实物仓单化,存货仓单标准化,存货仓单电子化,从而让物流服务的更多环节实现线上化。线上化的部分再与线下的搬运装卸存储配送等有机结合,即可保证兑付。

  有了上面两个模块为基础,平台中的第三个模块——协同服务的集成系统便有了可以连接各方,打通各环节信息,线上完成各方指令的服务功能。供应链协同服务体系是一个生态化的服务体系,它集成了中储原有的服务功能和平台新增的服务功能,集成了中储系统内的中储智运服务系统,还将集成中储协会的检验服务系统和质押登记系统,还将链接第三方的金融服务系统、保险服务系统、评估服务系统、拍卖服务系统、公共运力服务系统、社会化的征信系统、合作方的服务系统,客户的ERP,等等。总之,平台服务的客户需要什么,服务窗口便会谋求集成或链接什么。并且会通过迭代升级使协同服务平台的功能日趋完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基于这样的思路,也为了弥补中储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不足,中储股份与京东数科于2019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合资成立了供应链管理公司,携手推动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双方的合作将首先在橡胶、塑料这两个产品条线上试水。目前,已到了技术平台准备上线试运行的阶段。在此之前,中储将自己在西安地区成熟的钢铁物流业务迁移到新建成的中储西安物流基地,并将自己成熟的钢铁现货市场业务、钢材的贸易服务业务与钢铁物流业务整合在一起,利用中储的信息技术力量上线了“中储钢超市”项目。这个项目应该是钢铁产品条线上比较典型的供应链协同服务项目。与此同时,中储还整合外部的信息技术力量,正在以中储无锡物流基地为典型场景,打造金属铝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总之,中储正围绕着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这个战略目标在做实实在在的推动工作。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

  关键词:标准化先行

  《中国储运》:请问您,为什么服务于C端客户的消费品供应链服务企业中早早出现了京东、阿里这样的新兴巨头企业,而服务于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企业中却迟迟没有公认的赢家?

  李勇昭:在服务于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领域里,其情形与服务于C端客户的消费品领域大不相同。你可以想象到,每一个有点规模的B端客户相对于想提供供应链协同服务的企业来说都具有相当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服务企业争取B端客户采用其服务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接一个说服-尝试-改进-再尝试-再改进的扯皮博弈的漫长过程。还有,即使属于同行业里的一批B端客户,每家的具体需求和行为习惯也存在许许多多的差异。即使在一家B端客户内部,所涉及的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意见也会有个不一致的问题。所以,在模式、方案的调研设计过程中就有个能否协商一致,取得最大公约数的问题。这也要耗时费力,拉长进程,延缓速度。即使服务商基于这个最大公约数设计出了“标准化”的供应链协同服务产品,但每个B端客户用起来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难以取得“客户体验良好”的效果。而如果针对一家一家的B端客户为其设计满足个性化要求的供应链服务产品,则难以形成公共平台式的供应链服务模式。说到这里,其实还想表达一个观点,就是在生产资料的新供应链体系即服务于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固然应该坚持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原则,但也要强调发挥好政府积极作用的一面。因为它的总规模如此之大,大部分的B端客户各自都比较强势,很难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形成步调一致的需求标准。在传统的供应链服务商群体中,很难自发地成长出三两家具有行业整合能力的企业巨头。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生产资料领域里的经营主体——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物流企业、银行等,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有控股的企业,政府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考核方法,以及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的规划与调配等对其影响巨大,政府部门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所以,在生产资料新供应链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除了具备条件的企业自身要努力,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在行业协会的助力下进行调研论证,在必要处给予引导、协调、扶持、促进。

  关键词:“+互联网”更有意义

  《中国储运》:有人说,新经济已经进入到“下半场”的时段,“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已经难以再收割到大的红利了,您觉得是这样吗?

  李勇昭:这个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在服务于C端客户的消费品领域,出现了头部企业,也出了一大批肩部、腰部的企业,似乎格局已定,红利收窄,发展进入到了“下半场”。但在服务于B端客户的大宗商品领域,转型升级的战役才刚刚开始,仍然属于风险很大但红利丰厚的时代。我们身处这个时代,其实是赶上了一个大的历史机会,就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AI、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技术赋能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使其产生转型升级红利的大机会。我一直认为,对于那些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企业来说,未来的10年、20年当中,正是其被新一代技术给予强大赋能而焕发出巨大活力的“大时代”。当然,或许红利不是来自于之前的“互联网+”的模式,而是来自于各行各业“+互联网”的模式。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这个优化升级的进程有可能会创造出足够的价值,对中国的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社会发展产生非凡的意义。

  中国有一个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无论是生产供给能力,还是需求拉动能力,都还非常强劲。这将使中国经济长期富有活力,保有规模。的确,我们这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目前还存在许多纰漏粗放之处。但也正因为如此,就有了通过技术赋能和模式创新实现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巨大空间。与此同时,中国还是公认的“世界工厂”,具有完整的工业门类和分工协作能力很强的供应链体系。在可预见的时间段里,中国制造业的存量规模将继续保持,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难以撼动。这也就为其中的各家企业通过“+互联网”的模式获得丰厚红利奠定了基础。所以,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编辑:editor】
上一篇:中储智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央企风范
下一篇:徐水波为何沉默了三年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