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冷链行业进入了“过山车”般的境地。一方面,“全面线上抢菜”让生鲜电商订单量一度暴增,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农产品也面临过滞销的惨重局面,供与需之间通道被堵;与此同时,6月的北京疫情再次将生鲜品类的需求按下了暂停键……
对于冷链的发展走势,作为身处其中的企业,这半年的体会是怎样的?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积极应对上半年疫情之后,在后疫情时代,对于已经开始的下半年旅程,冷链企业对于行业的预判以及应对之策是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赤途(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永立。
下半年冷链走势
疫情的持久以及反复对于冷链行业的影响值得关注!
在闫总看来,“春节后的3到4月份期间本身就是传统冷链的淡季,疫情初期对冷链影响不是很大,随着疫情的发展,线上生活带动了冷链商品的销售,货量有了高速增长。但冷链企业由于人工以及运营难度的增加,相对的增幅没有想象中的大。”
由于北京新发地海鲜引起的疫情反复,整个海产品消费一度受到严重冲击。
伴随着北京疫情的暴发以及关于冷链的种种猜想,在某种程度改变着人们对鲜活产品消费观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冻、冰鲜禽肉食品的需求。
由于餐饮及线下零售的急剧萎缩,特别是6月份后,疫情对传统零售和餐饮、进出口食品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与此同时,线上生鲜零售业进入并保持着正常状态。
由于低温环境适合病毒的生存,疫情的反复,百姓的顾虑会越来多,消费意愿就会降低,对此,闫总分析说:“受此影响,货量增幅放缓是必然的,而且三季度也会维持缓目前状态。”
分析认为,消费者的生鲜食品消费结构会进行相应的改变,也会加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整个温控供应链都会波及到,必然对冷链产生影响,防疫防控不放松,为疫情反复做好提前准备,不但是必须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
已经开始的2020年下半年,整体冷链行业不会很乐观。随着餐饮、零售以及进出口的消费的降低,冷链物流企业将会受到波及。
闫总判断说,“据我们判断,到年底冷链也很难恢复到去年的同一水平。”
冷链企业的生存环境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善,这就需要冷链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降本增效。通过技术和运营的管控来挖掘潜力,实现转型,同时行业内也要互通有无,让行业有发展,大家才能更好的发展。
下半年的跑道
后疫情时代,更多的资本看到了冷链的未来,加之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密集出台,会加快企业间的并购,但后疫情时代的并购与疫情前的变化也会比较大。
行业内主导企业间的并购可能会放缓,以跨界或资本主导的并购可能会加速。“疫情前更多的在看企业规模,后疫情时代,更看重对行业未来的理解,更注重资产、技术和与产业链环节、模式等。未来的冷链行业的主导者很可能是传统冷链企业和其他产业及资本的结合体。”闫总总结说。
冷链企业也要和其他产业、资本一起打造命运共同体,满足社会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生活生产消费需求,这是一项历史和时代给予的机会与重任。
无疑,一场疫情倒逼着冷链体系的供应链改革,全链化、平台化的冷链物流企业或将崛起于这场危难之后。
“我们希望与行业内各企业广交朋友,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携手共进,以助力冷链数字化为责任,以提高行业利润为出发点,想方设法走下去,好好活着。”闫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疫情让生鲜电商崛起的同时,也让整个行业再度思考供应链优化及降低物流履约成本等问题,这是一座必须攻克的大山。
冷链供应链的透明化需求,建立可溯源、可管理、可协同冷链体系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数字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快递和普货传统冷链已经在这方面落后了。无论什么时候,企业对数字化的应用都要保持适用适度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这一宗旨,从而真正实现运营安全可控,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当前,很多技术都已经普及化,企业可以从信息处理、运营流程以及最大化利用资产上开始,逐渐过渡到工具科技化、决策数字化的的阶段。传统冷链企业普遍规模小、区域化明显,前期通过小投入、扩能力的手段实现增大收益、规模化、网络化的目的,从而让企业具备更
但让闫总感受颇深的是,5G,AI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国内的传统冷链企业还没有明显改变。
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企业明显感受到了数字化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的冷链企业还在摸索信息互联互通阶段,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在冷链产业中会越来越重要。
相信,5G,AI等新技术也会随着行业数字化以及运营智能化,对冷链发展产生更大影响。“随着5G的普遍商用,通过新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商品品质的全程监控、利用最先进的工具实现及时、按时的高质量货品交付是全体冷链人追求的毕生事业。”闫总认为,从这点而言,冷链人还在路上,虽然道路是坎坷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