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金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专访银行业内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资深专家薛锦辉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17年第05期第46页  2017-04-17

中小企业发展最缺的是资金,而最难的就是融资,融资难目前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债券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门槛过高,中小微企业主要还是靠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

作为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仓储环节如何助力中小企业的融资,真正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整合与切入,实现商品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仓储企业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的潜力,以及如何防范规避其中的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内权威金融专家薛锦辉。

 

仓储金融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实业逐步意识到物流与金融结合的重要性,以生产加工型的核心企业为例,其商品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前,需将商品交付大型物流公司,并按经销商采购需求输送至区域仓库,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仓储金融便有着重要的使命,也成为构筑供应链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薛锦辉看来,如采用第三方合作物流+仓储监管的情况下,因结算方式大多为货达付费,流通环节需要垫付资金组织物流运输及仓储监管;如为自建仓储+物流的情况,则前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立物流能力及渠道。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物流环节均存在金融的需求,包括应收预付的资金融通、存货金融、保险服务等。

据了解,国内的物流金融主要源自于第三方物流公司与银行业的合作,产品理念起源于动产融资。“模式从货物抵/质押的基础模式,逐步发展至仓单质押、开证监管、未来货权等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并结合预付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需求,衍生出各样的金融服务产品。”薛锦辉介绍说。

仓储金融包括利用存货及在途货物为标的的金融服务仍然是重要的领域,薛锦辉解释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是缺少资产,而按照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即通过资产质押的方式来发放贷款,只有增加资本才能增加负债,因而解决之道就是创新风险评价体系、创新信贷模式。”

仓储金融在快消品行业、电子电器行业领域的存储较为普遍,利用核心企业、物流、仓储三方的销售、存储、在途运输等数据发挥作用,其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过程管控,对数据的实时查证、阶段性的数据表现,对金融机构发现风险可能事件、调整风验政策、及时做出风险控制行动都有现实意义。薛锦辉介绍说。

 

如何走出阴霾

为了走出“上海”“青岛”两案的阴霾,《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仓单要素与格式规范》两项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起到了规范的作用。薛锦辉说:“上海、青岛两案的发生,背后需要完善的内容不仅仅是国家标准的建设,仓储、金融、行业各个方面都需要反思和改善。当然,这些规范肯定是业内呼唤的东西,规范的出台与实施,让业内有更多的参照物,相互的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的尊重重新提到了一个高度。”

在薛锦辉看来,“金融是一项高度专业的业务,规范同样要求专业的规范,提高这些规范实施的权威性、认可度和影响力非常重要。”他同时提出建议,“相应的规范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公信机构成为实施主体,通过规则‘产品化’来具体推广,并且有实质性地约束,只有让人敬畏的规则才是有效的。”

总之,专业加约束,是规范手中的两把剑,舞好这两把剑就一定能促进仓储金融的发展。

金融能促进仓储物流业的发展,是毋容置疑的,让实体插上金融的翅膀,是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之路。金融这一服务能否成为仓储企业增值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仓储企业要做好哪些内功呢?

薛锦辉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在实体与金融融合的大潮中,要做的就是提升对行业的专业运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发展业务,这是仓储企业防范风险的基础。”在他看来,很难想象一个落后的运营平台和环境,金融业务可以发展得好。

与此同时,仓储物流行业的业内领导者要有所担当并形成价值同盟,对仓储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进行有效建设,让信息可视、可取、可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逐渐形成行业的风控生态,风险自然在掌控之中。

 

物流+金融的创新

据了解,目前金融仓储增值业务在各仓储企业中并未被普及,只有部分大的仓储企业参与其中。对此,薛锦辉建议,切勿急躁,金融仓储作为高风险的一项业务,应当坚持“大有大做、小有小做”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股东资源、客户需求、政策支持、专业能力四个方面,有序开展金融业务,切勿冲动。在这个过程中,仓储的金融模式创新和仓单的“权利化”将成为两个重要的探索内容。”

事实上,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今年G20杭州峰会制订的《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鼓励运用数字技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据了解广州的银行正在开发“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将中小企业的多个非金融大数据整合,形成中小企业资信“全画像”。同时,该系统预计能实现银企双方“线上申贷,线上审贷”功能。

银行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的同时,面对金融仓储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现实的需求,在资源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专业的运营能力,包括人才、平台、产品;二是,充分与专业的金融机构合作,前期可以采取风险参与的方式开展,长远可以通过战略同盟的形式开展合作;三是,形成仓储金融的标准化产品体系和根据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贯彻专业、标准化、信息数据化的要求,低成本开展业务。

中小企业需要融资是共识,但往往被忽视的一面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等特点,这对银行的融资贷款服务以及仓储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挑战。对此,薛锦辉建议说,“大数据、感应技术、物流仓储技术、供应链互联网等科技带来的创新和变革降低了物流金融的成本,带动了整体效益提升,形成了物流金融创新的推动力。”在他看来,物流金融的创新方向也将围绕以上三大特点,带来新的业务机会。

通过物流与主体交易实务、贸易背景间的相互印证及结合,通过“物流金融+供应链”、“物流金融+贸易融资”,可为特定行业、细分行业、指定企业形成风控模型,从而加强风险把控能力,降低风险管控成本。从宏观层面,也有利于引导并实现“脱虚向实”,促进事业经济发展。

此外,随着大数据、区块链、感应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新科技的充分应用,未来的高度信息化、物流数据中心等将是仓储金融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随着物流数据的积累、第三方数据共享等方式越加普遍,物流金融可以介入的市场环境、交易场景就会越来越多,从大宗的物流到小件的物流包裹,从企业贸易到个人消费领域,物流金融都能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薛锦辉介绍说。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焕发新动力 创造新价值
下一篇:京东仓储 智慧物流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