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配驶上快行线
——专访北京快行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培军
文/本刊记者 徐翔  2016年第10期第62页  2016-09-18

家住北京中关村人民大学附近的北京白领赵晓鸽喜欢在每个周五下班之后,去家附近的沃尔玛进行一次大采购,而一袋思念速冻水饺是她每次必买的一款产品。在她看来,结束一周的工作后,煮上一袋思念速冻水饺看着韩剧,又美味又放松,而且沃尔玛的速冻水饺冷冻效果非常好,自己从来没有吃坏过肚子。

对于正在“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期的冷链物流行业来说,从没吃坏过肚子是对这种冷冻食品美味之外的最高的评价。而赵晓鸽吃到的这款配送沃尔玛的思念水饺便是由一家名为北京快行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所配送。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快行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快行线冷链)董事长、总裁刘培军,畅谈共同配送的相关问题。

 

快行线冷链受资本青睐

快行线冷链是近年来冷链物流投资领域被风投普遍关注的企业,其前身北京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从北京顶点商贸中心剥离出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用“共享共配”、“365×365冷链零担”、“生鲜裸配”三种模式服务于超市供应商、超市DC、连锁餐饮、生鲜电商等四类客户,客户有思念、三全、通用、安井、和路雪、雀巢、蒙牛等知名品牌。

2015年7月,快行线冷链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平安艾格旗下农业基金向其注资1000万美元,帮助其成长为城市配送及宅配领域的全国性龙头企业。

对于平安艾格旗下农业基金来说,投资快行线,并不是冷链投资风潮中的跟风行为,而是看中了快行线在冷链行业几大核心优势,诸如十几年建立起来的全国万余家商超共配的网络;超市生鲜DC的操作经验以及发展生鲜裸配和冷链零担、做冷链“德邦”的发展思路。

2009年,快行线冷链发起成立了物流联盟,开始引导其他城市同行转向“第三方物流”            进行全国网络化建设。2012年,伴随着电商的兴起,冷链宅配市场快速发展,快行线准确地预测到了冷链行业的趋势转变,作为母公司,快行线冷链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的公司纳为全资子公司,并签约锐特公司升级信息管理系统,独创“两段式”宅配,引领快行线冷链物流联盟进入生鲜宅配。2015年,快行线冷链物流公司通过控股、参股的方式继续将联盟内的12个城市纳入快行线管理体系,实现产品、系统、标准的统一,而且针对不同的业务板块,分别推出了恰时达、约时达和准时达三种冷链产品。

 

共配模式覆盖17个城市万家商超

对市场进行细分化、统一化管理以及前瞻性的发展思路是快行线冷链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快行线冷链在商超配送领域的优势和地位,在同行业也非常突出。据了解,目前快行线冷链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7个重点城市的配送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商超系统,比如沃尔玛、家乐福、华联、欧尚、物美、永辉等大型超市,其中还包括很多商超系统,覆盖的门店超过几万家。“只要供应商送到任何一个城市的快行线,我们就能给您送到全国的任何一家超市,“快行线DC推出上门收货服务,让供应商的工厂直接对接超市的柜台”。这是快行线冷链对全国超市供应商的服务承诺

在城市配送中“交付”能力是衡量物流公司水平的标准,商超配送一直以验收标准严格而著称。对于快行线冷链来说,作为供应商,商超配送虽然具有很大的难度,却也是体现一个冷链物流企业实力强弱的最佳方式。“如果你连供应商物流都能够做得非常优秀,那么其他领域也必然能够做好”。刘培军表示,快行线冷链在商超系统耕耘多年,经验颇丰,而且已经在同行业中率先将共同配送模式应用到了商超配送过程中。

      2006年,快行线冷链就向北京商委提出了通过共同配送模式,降低参与者的营运成本,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以确保北京奥运会物流体系高效运转的建议。

“快行线冷链在长期市场经营中发现,商超冷链城市配送的需求是‘少批量、多品种、高频次’,大家都是将各自经销的商品送到超市,每个公司都经历排队、投单、交接的流程,加上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以及交付流程的繁琐,不仅车辆装载率只有50%,而且送货效率越来越低,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刘培军表示,为了解决这样的行业问题,快行线冷链开始“共同配送”的推广,将自有物流从贸易中剥离,从之前的“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过渡并逐步向第三方发展,承接了很多超市供应商对门店的物流配送业务,通过集约化的方式,将大家针对一个门店的配送集中起来,把之前的多个供应商的多台车送一个门店变成多个供应商的一台车集中送一个门店。

刘培军以冷冻食品为例做了个比方,假如一个城市共有500家商超,市场上有包括思念、海霸王在内的37款速冻食品品牌,那么就是有37家供应商,倘若采用自营配送模式的话,配送次数是37×500=18500次,如果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只需要将37款品牌的商品统一送至第三方物流仓库,再由第三方物流配送,配送次数是37+500=537次,节约配送次数为18500-537=17963次,降低了97%的配送次数,“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配送次数大幅度降低直接减少了城市总体车辆的使用数量、缓解了交通拥堵、降低了所有参与者的成本。”刘培军对本刊记者说。

 

多措施提升冷配效率

新鲜城市配送,是快行线冷链提出的一个口号。城市冷链配送的难度很大程度与交通环境有关,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限制城市配送的很大一个因素,除了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之外,快行线能够做的只能是想尽办法提升自身的冷配效率。

据了解,目前快行线冷链拥有上百辆标准的三温车,虽然以轻模式著称的快行线冷链并不直接持有这些车辆,但是对于使用的车辆和司机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挑选,保证配送的效率和标准。

比如在每辆车上都安装有即时的温度观测系统和GPS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快行线冷链能随时掌握车辆的温度情况,判断司机有没有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配送和交货,同时还能通过路由系统实现二次装载。

除此以外,快行线冷链先天的商贸基因也在商超配送环节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交付问题一直是商超配送环节的难点,一个超市一次交付可能就是数百个品类,能否高效交付非常重要。“虽然我们是物流人,但是我们血液里还有贸易人的DNA,因此我们就很能理解商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我们也更有经验。”刘培军对此非常自豪,商贸的基因让快行线冷链总是快出对手一步甚至几步。

“快行线冷链十几年的积累和专业化体系的运作,这么多年的坚持奠定了我们在城市配送中丰富的资源。现在除了商超系统之外,我们在餐饮系统和零售系统都以共配的模式进行。”刘培军说。C


【编辑:editor】
上一篇:打通共同配送的“任督二脉”
下一篇: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