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中国政府承诺碳排放量将减少三分之一,请问您认为这其中物流业是否要做出调整和改进?
罗永泰:近年来,全球性能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节能减排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所以说发展绿色物流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节能高效、减少污染。我国已经采取了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限制城区货车行驶路线、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等措施。预计到2012年,国家财政部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推广和使用新能源车。我国将继续把降低单位GDP能耗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些措施对于加快中国新能源车辆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交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企业的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例如,北京市非常重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将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立项研究。研究结论是,首都的可持续发展仅仅强调清洁生产、适度消费是远远不够的,由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构成的绿色流通应该成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储运》:据了解,我国目前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您认为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缩短这些差距?
罗永泰: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订,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企业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绿色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技术已构成制约我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建立一种补偿机制以及有效的绿色激励政策,主要通过经济杠杆来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使其在经营活动中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对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生产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实施“绿色补贴”政策。补贴的方式包括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补贴、贷款优惠政策、对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针对物流系统的资源能源消耗、各种污染、交通拥挤等负的外部性,可以制定相应的征税或税收优惠政策消除或减少其负面影响。
二是完善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日本在《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中明确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
三是绿色物流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绿色物流被称为第四次物流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物流领域全面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在物流节能降耗提效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形成物流经济的良性循环,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积极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此外,还应加强对物流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如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中国储运》:近年来,物流业内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罗永泰: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较差,物流社会成本较高,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国家标准委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质检总局、民航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编制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其中包含了多项物流环保标准,包括物流环保基础标准、物流基本业务环保标准、物流特殊业务环保标准、废弃物物流环保标准,同时还规定了物流环保统计准则。
近年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一个社团组织,为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首先实施了物流企业综合评估,要求A级物流企业必须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次,推进了物流标准化工作,设立了专门的职能机构即标准化工作部,推行包括物流环保标准在内的各项标准。第三,促进了绿色物流理念的推广,联合会通过提出行业发展规划、组织物流理论研究、推动物流教育、促进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在国内推广和实施绿色物流。
虽然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在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则更缺乏。绿色物流是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与企业的足够重视,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这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中国储运》:物流业汇集了多种行业,目前一些物流行业中,污染严重的情况还有发生,对于这些行业,国家有哪些限制措施?是否会进一步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罗永泰: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的实践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美国在其《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断缩小,物流业的发展也必将经历由传统的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向低投入大物流的绿色物流方式转变。早在1989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2007年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积极加大对超载运输车辆的治理,对减少污染起一定的作用。在《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多项物流环保标准。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要求物流业发展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和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今后政府应加强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要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流通加工的废水排放污染水质,一次性包装的丢弃污染环境,等等。因此,应针对物流行业制定诸如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等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的结合能更好的促进绿色物流的实施。积极引导物流功能环节集约化,建立起由政府引导,通过技术创新,又好又快地营造绿色物流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