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冷链行业新发展格局
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秦玉鸣  2021年第8期第27页  2021-07-19

  进入“十四五”以来,冷链行业明显的变化是试图进入或已经入局冷链赛道的各类企业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变得更加积极和活跃。一是体量庞大实力雄厚,二是跨界入局弯道超车,三是着眼于冷链上下游全链路的构建。

  这里有传统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他们正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探索,其方式包括: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全方位的服务发展模式,产品的升级,全国性网络的拓展。

  有中字头企业。他们更多是围绕冷链新基建,实现不同层级和节点的骨干网络建设和链路的互联互通。同时致力服务于国家战略,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有快递快运头部企业。这些快递快运巨头也步调一致地进入冷链物流领域。他们的优势在于采用加盟方式并依托既有的运力网络和服务网点,迅速在冷链大运力赋能、大网络协同方面给予冷链合伙企业以助力,突破区域壁垒。

  有多元化布局的房产企业。目前来看,随着冷链在城市保障方面重要性的不断体现,这些企业在寻求冷链之于企业转型的着力点。冷链产业新区(深加工、央厨)+自营社区渗透相结合的模式有很大探索空间。

  有物流地产和仓储企业。这些企业在经过疫情的推波助澜和国家监管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高标冷库会需求激增,兼具多温区、集约化、共享式特点的2.0版冷链园区和冷库是客户首选的目标。

  有从企业自营走向第三方企业。经过多年承接内部业务的磨合和炼内功,完全具备了开展第三方冷链业务的能力。

  有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企业。随着国家不断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经过疫情的冲击,我国农批市场正在被迫提速转型升级,禁止活禽交易、批零分离、物流分时分级等成为新农批的基本要求,这其实会深刻改变过去农批市场冷链基础设施不健全,冷链交易环境不规范的现象,强化农批市场冷链属性。这些企业基本也是去年的第一批国家骨干冷链基地。

  有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冷链物流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他们会更多考虑冷链信息平台,冷链标准化的建设。

  有新零售及电商企业。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无法快速满足这类企业冷链物流的需求,产地仓、中心仓、网格仓、移动冷库、前置仓越来越成为他们投建的重心。

  有网络货运平台。司机的管理一直是难题,企业不愿意养车,所以大量冷藏车在司机手中,另外订单和货量的碎片化是冷链市场的必然趋势,这背后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对接和闲散运力整合平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冷链的车货匹配+专线/城配运力平台的诞生也是必然趋势,当前有很多用户会在订单量波动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此类平台进行冷链承运,因为价格和服务更灵活,但是质量保障和稳定性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这十大类企业会选择这个阶段齐齐进入冷链市场?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认为取决于几方面因素。

  一是政策引领,国家对于冷链产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冷链产业专项规划、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基地、冷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都在酝酿当中。

  二是规范发展,冷链市场监管环境的不断成熟,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强标已经开始实施,下一步的禁止活禽调拨等,良币驱劣币的条件已经具备,大家能够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展开竞争。

  三是管理升级,形势下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能力提出考验,疫情常态化、食品安全、消费升级、全渠道销售、订单碎片化、电商化、2C化等,也对企业的硬件、软件、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需求驱动,更大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正在被打开,消费端的数字化已经完成,互联网巨头争夺生鲜市场是必然,社区团购加速了C端市场的爆发,同时也来自于三线四线下沉市场的网络需求。

  这四个重要的因素一旦成熟,冷链这块蛋糕散发出的诱人香味,会把这些巨鳄都吸引过来。

  随着冷链新势力的进入,他们的优势很明显:资金、资源、网络、人才、渠道,可谓面面俱到,因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C


【编辑:editor】
上一篇:“数字化赋能产业供应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运营经验跨行业复制能力欠缺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