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和不足
文/林木  2020年第04期第36页  2020-03-19

  新冠疫情阻击战已进行一月有余,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目前疫情逐步好转,除武汉之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新增病例零增长。

  中国的疫情得到显著控制,与之相反,全球的疫情正在蔓延。眼下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国的状况,让人看着揪心。此时,各国都在为控制疫情寻找方案,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千万人的武汉“封城”、十天建成雷神山、八天建成火神山、十六所方舱医院、四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常专业的,一切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我真的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控制住疫情”。

  在科学防治的道路上,中国给世界树立了标杆,同时也证明: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有能力组织、动员、协调全社会,众志成城,共战疫情。

  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在肯定当前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更需高度警惕麻痹思想、松劲侥幸心理,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正如习近平所言:“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所以,战疫尚未成功之时,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切莫滋生自大自满心态。

  面对这次新冠疫情,其实我们更应该反思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当今世界,形势日趋严峻,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出现,此次新冠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应该警觉起来,把提高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治理能力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对待。近日,上海《新民周刊》发表《上海学界发表重磅文章,反思新冠疫情中暴露出的十大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值得人们深思——问题一:国家重大公共卫生疫情向公众报告不够及时、有度,初期科学防控预案缺乏。问题二: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问题三:应急响应机制难以应对威胁人民健康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问题四:科技创新成果基于临床问题导向的针对性不强,数据共享及转化应用渠道不通畅,缺乏相关安全等级实验室。问题五: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供给和战略储备不足。问题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出的一些干部专业化能力不足及缺乏循证决策能力的短板。问题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能力存在较大缺陷。问题八:疫情发生后“次生灾害”研判和应对体系有待加强。问题九:生态文明理念缺位,野生动物市场监管乏力。问题十:民众的公民素质和科学素养亟待提升。

  上海学界直面问题,字字经典,句句要害。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能力存在较大缺陷”这个问题为例,面对瘟疫的突然爆发,第一重要的是信息。只有信息来的准,来得快,信息传得快,才有可能预防。看看这次新冠疫情的教训:为什么对武汉疫情的反应如此之慢?为什么直到疫情已经散布到武汉之外,才有一些信息发布?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疫情发布的权力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地方的职责是收集、上报信息,执行命令。面对诸如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当法规和制度安排把人们的手脚都捆起来,就会因为人为的延误,导致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因此,武汉八位医务工作者小范围里讨论他们在医院发现的严重情况,被当作散播谣言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也导致新冠疫情信息阻断,人们还喜气洋洋迎春节,全然不知瘟疫灾难即将到来。后来,对于疫情的防控,也正是因为信息畅达透明了,全国性的一级防控才能顺利展开——武汉和周边城市,开始封锁交通,停止公共交通;全国农村村落和城市小区,也进入了严格管制出入的防控级别。

  法规制度的完善,对于快速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非常重要,这也是人们能采取相应措施的基本条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法规和制度不能把人们的手脚捆起来,应该创造条件,使信息透明,舆情畅达,并引导人们采取得当应对措施。

  近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短板和不足,因此,痛定思痛,补齐短板和不足,良法善治,将会使我国的治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应急物流经受考验
下一篇:活下来活得好才是硬道理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