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物流业成了十大调整和振兴的产业之一后,引发了许多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因此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尤其电商快递更是突飞猛进,已成为物流业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近几年来,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似乎已成鼎足之势,不管哪一方即使有巨量资金砸入来推波助澜也难分高下。快递业成了掘金之地,快递企业也在想方设法围织网络,扩充实力。于是,俺们看到了快递业的大发展,同时也看到了它的另一面——快递企业胖倒是胖了,但却是虚胖,一身毛病。从媒体曝光的那些情况看,快递企业野蛮分拣、内盗、丢件、贩卖客户信息等现象时有发生,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便是“怎一个‘乱’字了得!”
看官您瞧,若说快递企业乱,恐怕哪家快递企业都摊上过大事,但还没闹过出人命的大事。不过,这项安全纪录近日已作古,“夺命快递”事件让快递企业摊上了天大的大事啦!2013年11月26日,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刘兴亮为妻子网购一双女鞋,29日到货的鞋盒有液体浸泡痕迹,刘兴亮用鞋子包装纸擦拭黑色污物后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能查明病因,下午转入滨州医院附属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出示诊断结果表明,致死原因为氟乙酸甲酯中毒。
事出原因是,湖北荆门一家化工企业经圆通速递当地加盟网点——沙洋运通物流有限公司向山东一家制药厂寄递塑料桶装液体氯乙腈,由于该物品运送过程发生泄漏,同车部分快件被污染铸成一死九伤大祸。
“夺命快递”事出之后,有关部门要求吸取教训,加强行业监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此业内有人讲:如今快递员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以及一味追求速度与效率,使整个行业一直在“带病运转”,而在监管方面,面对物流快递,监管者几乎“毫不设防”,如此不问不管,法规成了一纸空文,这才是“夺命快递”发生的病根;因此解决快递乱象,绝非专项整治行动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的。
那么,如何消除快递乱象”呢?俺以为,法治的缺失才是病根,消除“快递乱象”必须建立法治的市场、法治的社会、法治的中国,才能治愈快递业的顽疾。
我国《邮政法》对于邮件收寄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对用户交寄的信件,必要时邮政企业可以要求用户开拆,进行验视,但不得检查信件内容。用户拒绝开拆的,邮政企业不予收寄。对信件以外的邮件,邮政企业收寄时应当当场验视内件。用户拒绝验视的,邮政企业不予收寄。而“夺命快递”的寄件人刻意隐瞒,快递企业的轻信和利益唯上,再加之邮政部门的监管声音微弱,手段乏力,让这一法律条文形同虚设。
其实,在中国很多行业都存在乱象,尽管我们的法律不是很健全,但毕竟也是有法规可以限制这些乱象的。然而,俺们看到的却是法规形同摆设,违法违规成了常态,监管者不作为成了普遍现象。譬如,食品安全问题,吃的粮食有毒大米,喝的牛奶有三聚氰胺,蛋里有苏丹红,油是地沟油,果蔬喷洒的是高毒农药。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并不少啊,可怎么就管不住食品的安全呢?再有,物流企业痛恨的“公路三乱”,治理多年还不是越治越乱,乱罚款的金额越来越高,直逼得河南永城女车主去喝农药!还有,环境保护乃是我国的国策,可执行起来又如何呢?经济越发展污染越严重,俺们神州大地还有几条江河没被污染?
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而实施在于人们对法律有敬畏感和守法精神。然而,当下中国,人们常以一种非常功利的态度对待法律,这导致企业出于利益而违法,执法者出于利益而卖法,掌权者出于利益而乱法;更可怕的是人们对于出现在身边的权大于法以及各种违法行为很是淡漠,甚至对违法行为的人以很大程度的包容和理解。因此,中国若要成为法治中国,路还很长很长。
“夺命快递”给业内带来了强烈震动,也留给俺们一些思考——从快递业看物流业、看社会、看中国,俺觉得,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接下来的改革,无论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都应该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是作为市场“守夜人”的政府,首先要把自己的权力放在法律之下运行,尽到应尽的责任,做好应尽的事情。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