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新时代 新发展 新成就
——专访上海松盛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
文/本刊记者 孙昊  2019年第01期第90页  2018-12-20

 

 

  机器人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之一。作为物流机器人产品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松盛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团队。在本次CeMAT展会现场,记者采访了上海松盛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先生,请他来向读者介绍一下松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断完善自身

  李总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松盛引入了爱仕达作为投资方。随着爱仕达在资本领域的介入,松盛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他指出,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有了爱仕达的资金支持,松盛在技术研发、人员储备、工艺完善等方面都得以进一步推进,从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我们一直都在从资金、人员、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储备。根据我们的产品优势和市场需求,松盛一直在不懈努力,希望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完美的一站式物流产品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力成本正在逐年增加。在传统的用工大户物流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作业过程中,自动化物流设备也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人工及需要更多人力来操作的传统设备。“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无论是堆垛机还是机器人,不管是在相对简单的拆垛、堆垛环节,还是在更加复杂的分拣、分选、智能包装领域,物流设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替代人工。”李总表示,帮助客户减少仓库和厂房中的工人数量,甚至实现仓储物流和线边物流的无人化,是松盛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为了能真正帮助客户减少人力成本,我们在产品解决方案中引入了许多新技术,包括AGV、3D视觉等智能化设备及思维。除此之外,我们还完善了我们的设备运动算法核心技术来充实我们的产品解决方案,提高市场竞争力。”李总认为,目前市面上能够帮助客户实现“机器换人”的产品并不在少数,但能够像机器人一样,用足够柔性的解决方案来完美拟态人工的产品并不多。“松盛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制造产品的同时寻找客户需求的痛点所在,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软件系统来提高产品柔性。”

  在技术层面的不断探索,需要技术储备和人才支持。李总表示,虽然目前物流设备市场看起来发展十分火热,但在表面的繁荣背后,是存在着一定隐患的。“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到自动化物流设备制造领域,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物流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时间尚短,真正掌握物流设备核心技术的人才数量是很有限的。虽然一直都在有新鲜血液加入我们的行业,但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令我非常欣慰的一个事实是,松盛经过十年的发展,锻炼出了一支优秀的员工团队。”李总介绍,松盛的不少技术骨干都是机器人领域科班出身,并在数年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随着爱仕达作为资本方介入,松盛可以更加放心地招揽人才,充实自己的团队。加上之前付出的努力,如成立以软件业务为核心的劳博公司等,松盛在企业构成、基础设施、人员储备、资本厚度等方面可以说是几无短板,兵强马壮。“充分的准备可以保证我们在市场上保持活力和创造力,为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高举创新旗帜

  谈到物流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李总指出,虽然近年来中国物流装备市场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依然没有进入高度自动化的阶段。“目前在市场上,不管是物流行业的仓储、分拣、配送环节,还是在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线边管理等物流应用中,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用机器代替人工的初级阶段,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堆垛机制造企业的销量在逐年上升。对于机器人等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来说,中国市场是一片潜力巨大的广阔市场。客户在体验到自动化设备的便捷和高效后,随着以仓储为核心的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必定会把眼光放在分拣、智能化配送、柔性生产管理及相关需求的自动化上,而这些需求所需的技术含量明显要更高,这正是机器人将要大展拳脚的领域。“李总表示,在这一趋势的指导下,松盛的所有技术储备都是围绕着让客户感受更大柔性的产品解决方案而发展的。“我相信随着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升级,未来松盛会迎来一个更加快速的发展时期。”

  要迎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创新是第一要务。李总表示,松盛自创立以来,就一直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在自己投入研发的同时,也关注着行业内的每一项新技术。“创新是物流设备行业的核心。所有的创新,特别是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业态,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李总指出,松盛在未来大发展中,仍然会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策略的核心,会不遗余力地继续努力,研发新地应用,为客户带来更加贴近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

  相信随着客户对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继续增长,有备而来的松盛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开发出得到客户广泛认可的产品解决方案,从而在物流装备行业的新发展时期引领潮流,振翅高飞。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牧星:关注客户需求 打造算法专家
下一篇:比亚迪:以“锂”创未来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