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不断推进,河南省流动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现状,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进行测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融合受居住证、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交往对象、居留意愿、认同感等因素显著影响,从而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路径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显著的人口现象之一。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1亿人,流动人口成为城镇人口中无法忽视的群体。2018年河南省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1%,比2017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1]。据《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河南省省际净外出人口增量比2017年减少31万人,但是仍然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研究流动人口能否融入到城市生活,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人口的吸纳力持续增强,36.8%的外省流入河南人口以及59.8%的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流入到了郑州市。但是,大量的流动人口虽然脱了农村,但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社会,其权益也得不到切实保障。实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不仅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流动人口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即社会融合度)进行科学测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1.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为了对社会融合度进行科学测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省情和流动人口特点进行设计的。问卷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二是经济融合方面,包括工资收入、住房类型等;三是文化融合方面,包括本地话掌握程度、业余时间交往对象等;四是心理融合方面,包括认同感、长期居留意愿等;五是社会关系融合方面,包括活动参加次数、业余时间交往对象等。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调查,以期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达到一定的了解程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水平,为分析影响因素收集数据,本文作者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通信技术,通过网络、微信、QQ等多种调查方式,对河南省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郑州、焦作、新乡、周口、平顶山、商丘、南阳等进行了调查,以保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和正对性。
2.社会融合度指标体系设计及测量
2.1社会融合度指标体系设计
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和指标效度,构建了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社会融合包括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心理融合、社会关系融合四个方面。
为分析上述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这里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这7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这7项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如表2所示,KMO统计检验值达0.716>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卡方值为280.742,Sig=0.000,两个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适合做因子分析。
如表3所示,本文使用了凯撒正态化等量最大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得到社会融合因子成分矩阵。
2.2社会融合度测算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方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4。
表1 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指标选取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表3 旋转后社会融合因子成分矩阵
表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其次,计算出各主成分因子得分,然后以各方面融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求得社会融合程度的综合得分,直接反映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本文将上述方法得到的所有因子得分均进行100分标准转换[2],换算公式如下:
Ti={Si/(Simax-Simin)}*40+60 (1)
其中Si为原始得分,将SPSS中获得的数据放在Excel表格中进行计算,综上可得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综合得分。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得到河南省的社会融合度平均分为60.00(总分为100),方差为7.85,说明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情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3.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到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将其作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Excel软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进行回归分析。
y=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nxn (2)
y代表社会融合度,x1,x2,x3,…xn为各个影响社会融合度的自变量。
相关性矩阵中的X1、X2…X14分别对应的是社会融合度、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职业类型、居住证、保险购买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住房类型、活动参加次数、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认同感、长期居留意愿、本地话掌握程度以及业余时间交往对象。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因变量“社会融合度”与13个自变量的相关系数显著性都小于0.05,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表5 相关性矩阵
如表6所示,8个模型的方差检验F值分别为13.974、15.249、…29.337,显著性P值均为0.000,表明这几个模型的整体解释变异量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以上预测自变量至少有一个会达到显著,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工资收入等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不具有线性关系。
表6 方差分析统计表
注:显著性水平均为5%。
如表7所示,回归系数t检验都显示为显著,容差分别为0.945、0.912、0.912、0.638、0.639、0.897,都远大于0,以及VIF值分别为1.059、1.096、1.097、1.568、1.565、1.115,都远小于10,再加上进行回归分析时,采用的是“后退”法输入变量,所以这三种情况都说明了这几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最后从表中,可以得知标准化的回归方程:
y=0.175*居住证+0.196*保险购买情况+0.123*参加活动次数+0.277*认同感+0.252*长期居留意愿+0.283*业余时间交往对象 (3)
表7 回归系数表a
注:显著性水平均为5%。
综合以上分析,与社会融合度关系密切的自变量有以下六个:居住证、保险购买情况、活动参加次数、认同感、长期居留意愿以及业余时间交往对象,其分析如下:
(1)居住证。从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可以得知,居住证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居住证的拥有会有效促进社会融合,这是因为居住证的拥有直接关系着流动人口能否在居住地享有公平的待遇、福利以及政策。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居住证的办理存在一定的门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融合进程。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一年不仅要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还要加快居住证的全面覆盖[3]。以居住证代替临时居住证,有利于消除城乡和城市之间的障碍,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2)保险购买情况。从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可以得知,保险购买情况的系数大小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保险的购买情况对于流动人口是一种保障,能够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安全感,使得他们能够安心生活、工作。但是由于一些观念,部分流动人口还未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流动人口进行保险知识的宣传很重要,让其认识到办理保险的必要性也是促进社会融合的一个有效过程。
(3)活动参加次数。从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可以得知,参加活动次数的系数为0.123,这说明在固定其他变量时,参加活动的次数每变化一个单位,其社会融合度就可以提高0.123的大小。参加活动的过程是流动人口进行交流的过程,期间他们能够交到朋友,开阔视野等,从而更好地了解流入地,更加容易融入进去。
(4)认同感。从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可以得知,认同感的系数大小排位第二,解释了对于社会融合度的影响高低。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决定了其对自己的定位-是否认同自己属于本地人,这个定位会影响流动人口对未来生活、工作等方面选择的方向,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融合进程。而认同感的比重也说明了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内心想要融入,才能做出促进融合的行动,从而提高社会融合度。
(5)长期居留意愿。从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可以得知,长期居留意愿的系数是0.252,系数的大小处于所有系数中中等偏上的水平。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同时反映了其是否愿意舍弃流出地所拥有的资本,这样就会存在一个成本问题,这是流动人口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情况。据有关调查,长期居留意愿会受到其个人因素的影响,其教育水平越高,自身素质水平越高,往往长期居留意愿会更加强烈。另外居住环境、婚姻状态等也对长期居留意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6)业余时间交往对象。从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可以得知,业余时间交往对象这一因素的比重是0.283,所有系数中是最高的,说明对于社会融合度的影响作用是最高的。交往对象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流动人口的朋友圈,关系着他们接触到的人、事等都不同,交往的过程中在不断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状况,从而影响着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进程。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河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流动人口个人的努力。C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资助成果(2021-CX-042)
参考文献
[1]河南日报.2018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公布.[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6/16/content_5400708.htm .
[2] 陈湘满,翟晓叶.长株潭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3):77-84.
[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