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商发展趋势看农村电商扶贫新路径
文/李国安  2020年第10期第156页  2020-09-24

  摘要:今年来,农村电商扶贫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已经步入正轨,其发展呈现丰富化、集聚化、创新化的趋势,但由于农村的局限性,其发展仍有不足,本文对电商扶贫的新路径进行了探讨。首先要转变陈旧思想观念,让农户了解电商对经济的作用,其次要在基础设施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保障,建立信用系统,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趋势;农村扶贫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大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地区的地域基建不完善、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差距较大。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并提出在2020年实现我国农村全面脱贫。为实现精准扶贫这一重大目标,中央到地方正积极结合形势探寻扶贫模式。

  在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商这一新型的商务模式脱颖而出,中央及地方政府试图由此寻找突破点。中国传统的扶贫政策大多是粗放型的,大多通过资金补助、减税等方式进行,但仅仅依靠政策优势脱贫并不可行。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速和互联网的壮大,扶贫模式也随之不断创新。但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的不完善、电商人才的缺失,使得农村电商的发展滞缓,应对贫困地区进行人才、资源、教育和宣传等方面进行资助,力图从源头上减少贫困产生,使得农村能有能力依靠自身努力实现从脱贫到致富的转变。在政策、资源和人才等的支持下,农村电商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成为强大的助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1.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1.1网络销售增长迅猛,交易平台日趋丰富

  近年来,中央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视为重中之重,各级地方政府都积极支持并参与该政策。2014~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5年连续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要求,2017年单独将农村电商列出,2018年该文件包括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纲领、总体框架和总宣言[1]。近年来,各项意见日臻完善,农村电商的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17年为12448.8亿元,2016年为8945.4亿元,增长39.16%,仅2017年"双十一”,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71.91亿元[2]。2017年的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中,实物类和服务类产品零售额分别达到7826.6亿元和4622.2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分别为35.1%和46.6%。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农村地区的网店总数达985.6万家,创造就业岗位超过2800万个,比2016年多20.7%[3]。

  除了农村地区销售额的增长迅速外,农村销售机构也不断丰富。据统计,全国涉及销售农业产品的网站超过3万家,其中专售农产品的电商平台已达3000家。以京东和阿里两大平台为例,阿里平台上的农产品卖家超90万个,京东为促进农产品销售,给以农商特产馆这一平台,给农商们增加了曝光率和销售特色。除上述电商巨头外,很多实体商家也纷纷转型,由线下扩展到线上,这让农村电商模式变得丰富多彩,也给地方带去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2农村电商持续发展,形成了集聚态势

  电子商务使区域和区域之间的距离更近,可以跨越空间的距离,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区域以较低的人力物力和租金等优势吸引网商投资,这样进一步促使农村网商可持续高速发展,相应的吸引更多的网商来到农村,投资农村,这样的相辅相成和互利效应使得一些区域形成了集聚态势,创造了工作岗位,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淘宝村。据阿里官方发布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共有1311个淘宝村为农村地区带来的就业岗位超过84万个[4]。受淘宝村启发,2017年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各种以前只聚焦于地区农产品的电商,如赶街、乐村淘、淘实惠等,逐步突破了之前局限于个别省市的市场,开始面向全国各地的农村开展业务。这表明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可能使农村成为一个个商业集散中心。

  1.3创新力度加大,服务领域增加

  2016农资电商调整期间,销售略有下降,为增加销售,各个平台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以阿里平台为例,2016年3月举办了农村淘宝春耕大促销活动,多个省市的14000多村,购买了超千万份的农资,仅化肥的销售量便达到12万吨。京东则进行线下与线上合作创新,通过乡村推广员这种模式,使农村电商丰富快速增长。

  除了模式的创新外,农村电商还通过增加服务领域来增加收入。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信息的交流传播更迅速更透明,从而减少城乡之间商品品类的差距。近年来,开始城乡服务领域差距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一些平台的关注。小猪短租等专营旅游项目的电商将目光着力于农村休闲旅游,为农村旅游市场拓宽助力。一些农商网站也拓宽了自己的服务面,例如村村乐从农村刷墙开始,现在已囊括路演巡展、电影下乡、农村旅游等丰富的服务项目,甚至还有贷款保险与理财等业务。

  2.农村电商扶贫的困境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思想观念陈旧,电商人才短缺

  据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非网民人数达6.42亿,大部分为农村人口,占60.1%[5]。由于大部分农村年轻人都选择去城市工作,农村多为老人和儿童,对于新兴事物并不了解,也没有网购的新观念,因此对电商理念缺乏实践。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实体店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了解电商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方法等。而且电商平台的使用对于他们偏于复杂,网商品牌也趋于冗杂,而他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较差,因而难以对此进行了解。

  除了思想层面对电商这样的新兴事物的不接受,上网技能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因素导致的无法上网的情况占比56%。但上网操作的学习只是第一个门槛,操作农产品经营、营销和资源整合的学习也是必将面临的难题,懂得电子商务和营销策略的人才,他们更多会在城市就业发展,因此应重视对农民各方面技能的培训。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较为缺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

  2.2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未成规模。

  第一,农村的基础设施仍未真正完善,如交通、通信设施、光纤宽带等。如赣州市,部分偏远村没有通宽带,40%行政村无光纤接入、未覆盖4G,同时存在上网费用昂贵的问题。宽带对于电商来说极为重要,宽带或通信设施的缺失使很多农民因地域原因手机信号差无法接听快递员电话或网络不稳定而无法跟踪物流信息,最终不能准时收货,一定程度上使网络的便利性无法体现。

  第二是物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首先缺少服务网点,在农村,由于其人口分布的特殊性,居民居住点分散,服务网点难以全面覆盖,据调查,以石城县为例,该县共10多个乡镇物流配送只能到达县一级,设有快递业务代理点只有2个镇配备,物流配送极其不便;服务网点缺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快递员需要花费相比城市更高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进而使农村物流成本更高,难以达到电商原本的快捷和低成本的初衷。相对来说,物流越难以普及的地区,流动商贩比物流点更为普及。物流成本太高导致快递公司拒绝接收农村地区的订单,使电商于该地区呈现空白。电商的空白反过来又导致地区订单少,增加了成本。以赣州市宁都县为例,相比电商发达地区,该县每单快递平均贵约2元钱,物流运输时长多约1天。第二是农村缺乏仓储设备和冷链运输技术。虽然农村电商服务领域在增加,但目前,主要产品仍是生鲜等农产品,对保质期和保鲜的要求很高。仓储场地设备的不足和运输过程冷藏技术的缺失会导致其品质的下降,合作区域的局限性也难以实现稳定供给。

  2.3质量认证滞后,品牌效应不足。

  大部分农户没有品牌和营销的概念,生产仍然以个体散户生产为主,产品大部分没有标准认证,也没有统一的生产规范,客户会对产品的质量、农药残留和品种等产生怀疑,不容易信任农村电商,销量可能并不能如愿。据调查,江西省兴国县主推的电商"城乡买卖网”销量较大的产品大多为经过官方质量认证的深加工农产品,如兴国鱼丝和九山生姜等,而来自散户的未认证的农产品,即使价格优惠品质好,销量也不如人意。

  以江西赣州农产品为例,驰名商标仅4个,省著名商标也仅58个,还有很多优质美味的农产品没有品牌认证,无法与大品牌进行抗衡,形成自己独有的忠实客户群。

  3.电商扶贫新路径探索

  3.1开放思想,培养电商人才

  人才是电商在农村全面铺展的基础,也是电商发展壮大的核心,应该广泛地给予农户们电商知识、营销手段和管理运作方面的培训,在培训经费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和支持。培训的对象应当广泛,不仅是那些生产大户和企业,更应该将知识授予那些对互联网一窍不通或知之甚少的农民们,并体现一定的针对性。针对广大农民,他们无法进行电商活动地的主要障碍是对网络知识的缺乏和对新兴事务的不理解,地方政府可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常识普及和技术培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他们普及电商的好处,并邀请成功的新型农民向大家交流经验打消他们的顾虑。针对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电商大户和地方企业,应聘请专家对企业分析,找到企业的特色和发展的关键点,结合当下情景做出相应的对策。

  但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不仅教会农民群众上网,还应有懂操作、维护和进行农产品网络的专门人才。可以引入大学生村官,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农村致富。大学生村官熟悉网络操作,并且了解基层情况,在宣传和市场包装方面较为熟悉,他们获取信息和理解信息和速度较快,能够很好地将实际与流行元素结合,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真正的为农村带来福利,同时也能聚集吸引年轻人才,为农村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相比于农户,大学生村官的交流能力也更强,有更快捷的方式与电商平台或投资人交流,为农村带来更多资金和福利。

  3.2加强基础建设,健全物流体系

  道路和宽带的"最后一公里”,是农村电商不能最大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农村的特色农产品想走出大山,走向更广大的市场,必须以完善便捷的基础设施为依托,"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城乡道路要科学统筹规划,不仅要建设重要的主干道和中心,更要重视偏远地区的连接,这才是重点和难点。在规划合理的同时要注意道路质量的监测,不能为了速度抛弃安全。第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财政监管强度,真正做到为农村经济发展铺路。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同志表示,要力争在2020年将宽带覆盖全国98%的村庄,打通网络"最后一公里”。不仅要让村民能用网,更要用得起网,应让地方政府与各大通信巨头合作,对于农村用网予以一定的优惠,并保证网速的稳定高速,实时进行检查和休整。

  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体系的健全也十分重要。物流包括仓储、运输和配送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不发达与需求较小有关,首先仓储设备不应盲目扩建,应根据需求和规划来建设,避免造成物料和人力的浪费。运输和配送最大的问题在于道路基建不够完善和成本高的问题。在不断建设完整道路的同时,应减少过路费以减少物流成本,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做出支持,使其能更久更快地发展,打开电商发展的新格局。目前较可行的方法是设置村级物流首发站,可以大大减少收发次数和运输成本。仓储和运输的第二大问题就是冷链不够普及,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和损失,应建立健全冷链的体系,逐步将冷链这一技术向农村市场普及。

  3.3完善金融扶持体系,建立农村征信体系

  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各级政府积极联动。政府建议政府成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的创业。首先,需要政府做出示范,建立风险基金,为农户提供保障,政府贴息补助,通过银行发放精准扶贫的信用专款,为无法承担电商活动的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第二,政府需要完善金融扶贫体系,使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扶贫资金达到最大化利用。最后,政府应对资金的去向进行追踪和监管,让资金物尽其用。农村电商缺乏统一的信用认证,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一大掣肘。征信体系的建立是金融发展的一大步,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估指标,并形成固定的可行的体系,指标必须有据可依,标准清晰易懂,可将其作为软件系统开发,使信息公开透明。评估指标科来源于农村信贷、金融机构信贷,全国各地的村委会、全国各地的农业合作社等提供的农户基本信息;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泄露、伪造个人信息者予以处罚,可以保证农民对该体系的认可,确保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应与工作、经商息息相关的各类财政补贴和优惠,设立信用奖惩制度。C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易义斌,苏宏振,汪燕.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初探——基于揭阳市军埔村电商扶贫的调查[J].中国商论,2015(21):73-75.

  [2]郭礼英.从大数据看农村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改善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154-155.

  [3]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4]张苗苗,刘泓辛,闫津浩.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主要模式的河北省新型精准扶贫路径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9):22-24.

  [5]刘琳琳,冯涛.“互联网+”视域下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研究——以景德镇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7):54-56.


【编辑:editor】
上一篇:技术革新视角下广东省沿海物流产业 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下一篇:大型企业内部经济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