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河南省民办高校战略管理研究
摘要:民办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进程。但面对生源紧张等综合竞争压力,民办高校必须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准自己定位,在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来修正自己的发展战略。而高校战略管理与其内外部利益相关主体休戚与共。因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出发点,以河南民办高校战略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并对进一步优化高校战略管理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战略管理;河南省
1.绪论
2002年12月28日、2013年6月及2016年11月,分别第一次通过、第一次修改和第二次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赋予了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兴盛的民办教育可以缓解和丰富我国的高等教育。然而,随着河南省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如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公追求综合化、向公办高校看起、在发展中缺乏明确的办学战略、定位模糊、发展越来越乏力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民办高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正确的路径上引导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发展是本文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现状发现当前我国学者对民办高校的战略研究欠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都停留在照搬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简单复制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层次上;二是许多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人员或局限于教育管理学的教育学属性,或缺乏管理学方面的系统知识,或与高校管理实际脱节。因此,本文计划从民办高校本身及其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河南省民办高校战略管理问题,以期给河南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2.河南省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1990年左右,河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84年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诞生,其在2000升为本科,也称为我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1993年,王广亚博士创办了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但据目前的情况分析,不光是从数量上河南省的民办高校发展落后于周边的湖北、山东等省,而从招生的比例上河南省的规模也偏小。目前河南省共有民办教学校33所,在校生25.76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5.31%。就整个需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需求旺盛未来一定时期,河南省应该做大民营高等高校规模。
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河南民办高校战略管理分析
战略管理是一个根据内部条件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在现有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中不断协调、不断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就民办高校而言,战略管理就是要不断根据外部社会、经济、文化、行业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找准自己在学科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上的具体位置,制定近期以及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再动态地依据具体执行的效果对规划作出合理的整改。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非常多,其教育经费主要由财政教育经费、创办者投资、学生入学缴费、社会捐赠及投资回报等组成。具体可以分为组织内利益相关者和组织外利益相关者。而本文根据我国非营利民办高校特点,仅研究组织内利益相关者,在这里我们定义非营利民办高校组织内利益相关者主要为管理层、教师、学生。根据对民办高校的研究,并结合河南省民办高校特点,我们可以有如下的可发展建议分析:
(1)民办高校教师层面
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与行业、企业挂钩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民办高校教师与学校的利益诉求最为突出的是物质需求。民办高校教师不同于公办高校教师,没有事业编制,普遍存在工资低、五险一金低、绩效年终低、软硬件福利低、人文关怀不足这样的情况。因此民办高校教师团队呈现着低归属高离职的特点。而教学队伍的稳定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他是一所高校的宝贵资源。民办高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挖掘教职工的潜能。其次是制度管理和精神层面,除了满足基本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要给予教师最够的发展空间,应有民主的管理权、人力资本产权和进修培训机会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办学体制改革中提出,要“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这是涉及到教师基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有把这方面内容做好,教师才能安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如今民办高校都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而其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这离不开教师队伍的支撑。但现有众多民办高校“产线式”的管理制度约束了教师与企业的融合。高校可建立教师与企业联合的双向机制,选派教师在专业领域内的企业从事相关工作,以获取实践经验,同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为企业相关实际问题助力。
总体而言,无论是高校战略的制定、实施还是战略评估以及调整均离不开教师这个利益相关者。因此高校教师不只是战略的执行者,更应当是战略管理的参与者。在高校战略管理中倾听教职工的声音,予以突出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此同时高校教师也应当主动参与到各种关于“学校发展战略问题”的相关会议,关心学校发展,积极献言献策。
(2)学生层面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8-2019年度)》中的数据统计,学生所缴学费(即事业收入)占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的85%以上,这足以说明生源对于民办高校的建设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学生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目的是就业。这也是民办高校战略制定所必须重视的两个层面: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就业。且目前大学寄宿制的特点使得高校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也成为了学生对高校的利益诉求之一。可见学生是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在高校战略管理中,民办高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利益诉求:提高教学质量,注重人才培养。结合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在对行业企业用需求、在校生代表、毕业生就业反馈、第三方专业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同时要对学校办学的相关硬件设施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维护。这就要求民办高校遴选优秀学生代表、开拓学生意见征信渠道,使学生对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
(3)管理人员层面
高层管理人员在民办高校中指董事长(理事长)、书记、校长、二级学院院长等。以董事长(理事长)、校长为核心的高校管理人员是高校战略管理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而影响高校校长管理的是高校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群体,包含内部外部两个层面。事实上,几乎所有校长、各学院院长都曾是高校的普通教师,曾肩负教学和科研的使命,但是高校管理人员尤其是例如校长、党委书记这样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教师相比,所处位置、所思所想是完全不同的。高校管理人员将大学视为由各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何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发展目标是高校管理人员的持续追求和不竭动力。为了促进高校的发展,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比普通教师和学生其他两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付出的更多,因为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重。然而,权力大、付出多,并不代表高校战略管理权全部掌握在高校管理人员手中。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战略管理应该体现高校管理人员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结果。
3.3民办高校战略管理的策略优化建议
战略管理不应当只是单纯地作为学校管理人员的职责,也不是个别部门的职能。高校战略管理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这是高校战略动态化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战略管理科学性的具体体现。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当将战略管理从一种高层决策行为向集体决策转变。战略管理要做到“民主、公平、公开”,只有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才能显示战略的集体智慧。要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中,从公办高校退休后返聘的人员较多,原有高校的学术文化通常对他们具有很深的影响,各具特色的治学经验交汇在一起,为民办高校吸取众家之长提供了便利。同时通过开展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组建学生代表大会,了解一线教工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建议,倾听学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面对有关学校发展的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重要事项上,更应该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这也要求高校管理人员更加具备战略思维,把握好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根据战略重点在师生们的众多利益诉求中进行取舍和平衡,最终运用到战略管理和决策中。
4. 总结
高校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投入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战略管理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同高校由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做出的战略选择可能有所差异,但是为了使其战略管理取得更大的成效,高校应当重视各利益相关者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影响,理顺自身与各类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好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战略管理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唯有如此,高校战略管理才能成功进行下去,高校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不同利益相关者也能够各得其所,最终实现多方共赢。C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军胜.河南民办高校管理创新途径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14(02):5-7.
[2]顾永安.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16(22):35-38.
[3]陈永文.民办高校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J].宏观经济管理,2017(1)
[4]黄倩蓉.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战略管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9.
【编辑: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