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和供应链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20年第04期第30页  2020-03-19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给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就此问题纵横捭阖,发表看法。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受新冠疫情影响,2月我国停产企业很多,进入3月复产复工逐渐增多,经济将要恢复正常运行。不过,全球的疫情有蔓延之势,这就会对我国和世界经济造成影响,使本来就低迷世界经济又遭重创。对此,请三位专家谈谈你们的看法。

  夜雨观澜:我们先来谈谈我国的情况。从消费方面看,疫情爆发后餐馆酒店停业,电影撤档,景区关闭,这些行业的消费大幅减少。在基础建设上,许多工程项目处于停滞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下滑。进出口方面,疫情发生后,由于复工推迟、物流滞后、订单交付延误等问题,进出口压力加大。2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28.7%和31.9%,较上月下降20.0和17.1个百分点。

  金玉其中:近几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搞得风生水起,在疫情期间这些新兴业态表现抢眼。譬如,在疫情期间,生鲜电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生鲜食品等的消费需求,日订单量大幅增长;以网络游戏、视频影音为代表的在线文娱产业增长;网上购物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云经济”“宅经济”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模式满足办公、医疗、教育等民生需求,在疫情期间得到大范围推广。“线上经济”加速替代“线下经济”,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因势增长,互联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疫情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人长期“宅”在家中产生了寂寞感和乏味感,等到疫情结束之后,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因此,餐饮住宿、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消费也将大幅度增长。投资方面,各行业受停工影响的投资有望在复工复产后得到回补。进出口方面,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落地,以及疫情防控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效,外贸也将迎来恢复性增长。

  专栏小编: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现状,疫情越早结束,经济就会越快恢复。今年一季度经济放缓,GDP负增长,这样会给以后几个季度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金玉其中:疫情只会导致短期的经济放缓,而一旦疫情风暴过去,经济将会反弹,并重回正常的轨道上来。一季度GDP负增长可能使地方吃紧,但如果第二季度情势好转,随后的反弹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一下降。而且,随着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到位,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会再度加速。

  把酒临风:回想2003年,当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都估计,SARS疫情会让中国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减少大约1/5,但全年数据的减少不会超过0.5个百分点。这些预测说明,人们认为受SARS影响的地区和行业数量是有限的,而且疫情的持续时间预计不会超过三个月。事实是,正如预期,第二季度GDP增长减少了两个百分点。当时中国经济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SARS导致的放缓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强劲增长抵消了。所以,在2002年至2007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图表上,SARS疫情的影响甚至是见不到的。虽然当前的疫情在范围上超过了SARS,但它的持续时间仍然是评估经济受影响程度的关系因素。目前除武汉有新增确诊病例,其他地方已是零增长。这意味着在一季度能够控制住疫情,这样的话对2020年全年经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专栏小编:中国经济体量大韧劲强,所以对冲疫情影响的能力也强,尤其是企业复工复产后,政府出台了很多利好企业政策,这对恢复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玉其中: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也具有很强的抗冲击和自我修复能力。虽然疫情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新兴产业影响较小。线上经济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智能制造、无人配送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服务业”新业态的兴盛,进而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针对疫情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结构性,保持了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定力,注重在结构调整中追求量的增长,高质量发展态势不减。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拥有庞大消费群体和巨大内需潜力,具备经济恢复和振兴的有利条件。从长期看,需求结构升级愈加明显,供给结构必然随之升级,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运行的内生需要和必然趋势,疫情并不能改变这个趋。所以说,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应对疫情,我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综合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精准治理,全方位调动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为抵抗疫情冲击、恢复生产生活、推动经济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栏小编:大家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我想,挺过上半年经济会好转起来。世界经济情况比较复杂一些,最终产生什么影响你们是怎么看的?

  夜雨观澜: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集中在上半年,全球GDP年增长率受疫情影响将降低0.2%左右。2月6日,美国知名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最新预测报告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比2003年的SARS疫情更严重。这份名为《新冠病毒防控,影响波及全球经济》的报告显示,如果当前中国采取的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坚持到2月底,并从3月初开始逐步放开,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将集中在今年上半年。

  把酒临风:从短期相关性看,疫情对股市造成的市场联动效应显著。从长期看,A股和其他地区的股市相关性并不高,本次疫情带来的相关性的提升会在未来一段时间下降。中美两国股市的弱相关性有利于资产多样化配置。在美股及其他股市收益预期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中国股市有望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目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已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但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还在继续蔓延。考虑到疫情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差别,假设了三种疫情影响强度,并结合扩散区域的可能性,建立了三种情景。在乐观情景下,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2.5%,比2019年下降0.4个百分点;在中性情景下,全球GDP增速下降为2%;在悲观情景下,全球GDP增速为1.2%。

  金玉其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路透社评论称,中国的经济规模正在扩大,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意味着,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任何压力,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比以往更严重的冲击。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所占全球份额从2002年的6.7%上升到2019年的30.5%,中国高技术产品增加值所占全球份额从7.2%上升到26.3%。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更大。有消息称,新西兰渔民们把捕来的共100多吨大龙虾放生大海。当地媒体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客户纷纷取消订单。新西兰龙虾95%都出口到中国,疫情使新西兰龙虾产业遭受沉重打击。当然,这只是目前全球经济受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冰山一角,如果疫情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将会受到巨大冲击,前景预期不容乐观。

  夜雨观澜:政策的持续放宽应该能把全年的GDP增长放缓限制在0.5~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20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在5~5.5%,基本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走势。不过,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政府是否会相应地下调其今年的GDP增长目标。

  疫情下的全球供应链

  专栏小编:目前,疫情对全球产业直接造成了冲击,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可谓惨淡经营,对产业链全球化的制药、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影响至深。

  把酒临风:疫情使全球供应链被打乱。据外媒报道,2003年SARS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约为400亿美元,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可能是2003年SARS爆发的3至4倍。这次疫情有可能严重阻碍几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因为中国延长假期的省份,企业停产会导致的第一季度产量损失约35万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3月中旬,那么零部件短缺会造成供应链中断,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季度的潜在减产将超过170万辆。

  金玉其中: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省,不仅集合着东风汽车、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东风雷诺、上汽通用等多家汽车公司总部或生产工厂,更聚集了包括一批顶级供应商在内的零部件企业。早在2月6日,华晨宝马就发布信息,宣布停工直至2月17日。美国在华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表示,将从2月15日起在中国恢复工厂生产。丰田汽车发言人表示,截至1月29日,丰田决定暂停在华工厂的运营。此外,本田、日野、特斯拉、福特、东风汽车等也确认延迟复工计划。受影响的不仅是设在中国的工厂。现代汽车在韩国的大部分工厂于2月7日暂停生产,起亚汽车也从2月10日起停工,因为中国的供应商无法继续提供相应零部件。据了解,韩国进口线束中有87%是中国制造。欧洲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也表示,假如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其位于欧洲的工厂也面临因无法继续生产而暂时停工。

  专栏小编:全球企业对供应链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中国、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疫情必定影响到全球供应链.近些日我们不断看到这方面的报道,可见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极大。

  把酒临风: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重要枢纽,生产停滞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巨大。据日本经济新闻的分析,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每减少100亿美元,海外整体影响约达67亿美元。从供应链上看,受日本进出口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美国、东盟、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若日本的疫情进一步加重,预计将对机电、半导体等制造业的基础原料供应造成较大影响。受韩国进出口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美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若韩国的疫情进一步加重,预计将对全球机电、运输设备等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受意大利进出口影响较大的有欧盟、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若意大利的疫情进一步加重,预计将对机电、化工、运输设备等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夜雨观澜:疫情若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有欧盟、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等。美国对全球出口中,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矿产品、化工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是主要出口商品。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是美国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美国出口较多的是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较多的是资本品、消费品和中间品。欧盟和美国中间品进出口份额较大,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突出,对初级产品的加工和最终产品的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是重要的资本品流入和输出国,对国际资本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欧盟和美国是重要的消费品市场。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最终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极大的冲击。

  专栏小编:受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震荡。2月3日,全球油价出现大跌,两大原油期货价格均跌至201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2月4日开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正在不断评估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石油需求的影响,讨论是否做出进一步减产的决定。

  把酒临风:疫情所带来的石油需求不确定性还可能阻碍全球油价。2019年,中国的石油需求为每日13.9万桶,占全球市场的14%,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来自中国。同时,中国现在还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量的10.4%。

  夜雨观澜:疫情影响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作为大用户,中国国内暂停部分生产,减少对这类商品的进口,将对它们的出口国造成不利影响,这既是因为出口量下降,也是因为价格下跌。疫情对中东和非洲这些能源生产国产生负面影响,也影响到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大宗商品出口。估计,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均报价将下降至每桶55美元,钢铁、铝和铜的价格下降5%至7%。

  金玉其中: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在贸易方面,中国国内的需求不断增长,是石油、铁矿石和大豆等大宗商品以及集成电路等电子零部件的最大进口国,现在这些商品需求因为疫情而减弱,必然会导致价格震荡。

  专栏小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一部分国内企业相当长时间的停产,导致一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对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和国家造成冲击。对此,美国一些官员呼吁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三位专家对此有何评论?

  金玉其中:目前,中国高度关注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主要是以负责任的态度,避免国内防疫措施对其他国家的企业造成更大损失,也是尽力稳定中国外贸的国际市场份额,防止订单转移。因此,必须尽最大可能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增强中国市场环境的确定性,尽可能给国内外企业降低不确定性风险。事实上,最近几年,企业外迁以及美国对中国逐步实施科技封锁等情况一直在发生。一部分企业外迁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逐年增加,而美国对中国实施加征关税的做法也影响了一些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但总体而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并未受到影响。此次疫情给了美国一部分政客呼吁制造业回归的借口,比如要求美国摆脱对中国医药供应的依赖。而中国停产也的确对全球汽车、服装、电子等产业构成了影响。但疫情是暂时的意外冲击,并不会构成外企撤离的动机。

  把酒临风:我判断供应链、产业链不会因为疫情、贸易战等情况发生大规模外迁,原因是因为中国不是单纯的生产者,而且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者。数据显示,在20个主要行业中,中国有17个行业的消费份额在全球总消费中占比超过20%。以信息电子行业为例,中国的手机销量大约占到全球销量的40%,电动车销量占到64%,半导体消费占到46%。当中国既是全球制造业的供应方,也是主要市场的时候,国内供应链与产业链首先满足国内需求,因而不可能发生全部转移的情况。由于中国生产满足国内与国外市场需求,巨大的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而可以巩固中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有这个优势。

  专栏小编: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影响,而中国也正在由中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因此重构供应链是趋势,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夜雨观澜:现在,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的确在市场化重组。我们看到,随着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供应链出现了变化,亚洲经济体进一步强化了与中国的产业联系,使得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属性加强,亚洲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地位更加巩固。中国是韩国、日本、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以韩国三星为例,它在中国生产零部件,在越南组装。从国内转移到东南亚的服装业、电子业等,大部分供应链依然在国内,东南亚国家有限的劳动力规模使得他们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得不依赖从中国进口。未来或许有更多的下游组装部门迁往亚洲其他国家,但他们不会取代中国,而是形成更紧密的地区供应链体系。中国不断增长的庞大需求以及持续的产业升级使得产业链、价值链更加本土化,这表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中内需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而外贸的比重在不断降低。比如,中国企业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供应链不断取得进步,面板、智能芯片以及其他重要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越来越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诸多国际企业来华设厂。中国出现了华为、京东方、中芯国际等一大批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正在培育出国内完整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专栏小编:供应链的重构与中国制造业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的驱动,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领域发展。当然,想要占据全球供应链顶端位置,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切不可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盲目自大。占据全球供应链顶端位置是一场非常激烈的竞争,要靠科技创新的底蕴来支撑。让我们共同奋斗吧。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editor】
上一篇: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下一篇:趋势向好 险阻仍多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