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起航
文/徐翔  2017年第07期第54页  2017-06-19

 

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也因此而被人所熟知。实际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的建设,至此,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雏形已经搭建完毕。本刊记者在近期参加的广东省交通厅主办的广东省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内部研讨会上,广东省有关部门领导也多次提到要大力构建湾区交通网络,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物流枢纽。

 

湾区经济

据了解,湾区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而由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港口群和城镇群衍生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世界银行曾有一项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了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已经成为了全球湾区经济发展的标杆。

《中国储运》记者对比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按照经济总量来排名的话,已经相当于全球第十三大经济体,超过了旧金山湾区,介于俄罗斯和西班牙之间。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经济实力雄厚。加上相关的产业链发展成熟,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海陆空对外通道已经基本成网。粤港澳大湾区紧随纽约、旧金山和东京湾区之后,成为全球第四大湾区城市群指日可待。

 

一小时城际通勤网络

以泛珠三角合作为重要基础,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范围覆盖内地9个省区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拥有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有别于珠三角洲的首要特征,湾区区内交通网络发达,城市间实现一小时内通达,推动了生产要素的高效流转和集约配置。

世界三大湾区中经济体量最大的是东京湾,东京都市圈地下轨道交通线有14条之多,东京湾沿岸形成6个港口首尾相连的港口群,201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766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12亿人次。对比之下,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首要任务就是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

从广东省的发展格局来看,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珠江口东岸与以珠海、中山等珠江口西岸的发展呈现“东强西弱”格局。近10年来,从珠江口东岸去往西岸,陆路交通除了绕行广州市区,就只能走虎门大桥。现在港珠澳大桥、港中通道、虎门二桥三项超级工程加速推进了大湾区经济的发展,大大缓解了珠江两岸的交通压力,加速粤东粤西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高速流动。

“一旦这三项超级工程投入使用,环绕珠江口的主要城市,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城市之间的通勤距离均在1小时以内。”广东东华物流公司的董事长赵晓阳向《中国储运》记者表示,港珠澳大桥运行后,人们从香港到珠海将从约4小时的陆路或1个多小时的海路,缩短为20到30分钟的车程;深中通道则使深圳到中山的行车距离从约2小时大幅缩短至20分钟。

“虽然粤港澳地区的经济总量与东京湾存在差距,但是东京湾的经济发展速度较低,而粤港澳地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能实现对东京湾的弯道超车。”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郑天祥向记者表示。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副组长王福强看来,湾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层级,没有经过产业的累积,没有量变,肯定不行。如果3年前说要做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还不成熟,产业没有积累起来,市场没有培育起来,也还没有便捷的交通体系和广阔的腹地支撑。

 

雄厚的海陆空基础设施

在中国,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具备物理性基础的湾区发展程度都比较低。搞转口贸易,甚至还没有国际航线,显然不具备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最基础的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也有差异,珠三角制造业比较发达,处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而香港、深圳等部分城市已出现创新型经济特征。”王福强表示,相比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化率更高,这里还是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前沿,具有开放传统。同时这里具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这种大格局下,寻求制度创新,制定一些新规则,率先在大湾区内部试用,再推广到全球,影响国际规则制定。实际上,除了道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加密,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空、港口的成绩也十分突出。根据2016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拥有三个世界级的集装箱港口:深圳港(全球排名第三)、香港港(全球排名第五)、广州港(全球排名第七)。而香港、广州、深圳三个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也超过1.7亿人次。

除此以外,在广东省发改委今年下发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广东省宣布将全力打造“5+4”机场格局,其中珠三角的5个机场被提升到了“世界级”。其中,选址于佛山高明的“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被定位于服务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形成国际航空枢纽,而选址于惠州平潭的“惠州机场”则主要服务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东部地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这样的规划使得珠三角的机场资源更加平衡。佛山和惠州有望疏导广州、深圳的空港流量,密切珠三角地区与粤西、粤东的联系,从而推动更多的要素向珠三角聚集。

 

粤港澳未来的工作

当然,无论各地政府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怎样的排名布阵,但实际上,有效推动大湾区里各个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关键的核心还是在于协调好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超级城市之间的交通物流领域的定位关系。

王福强建议,港口方面可以由广东省交通厅牵头成立一个联盟组织,负责协调各港口、航空的功能定位。打造成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以深圳港、广州港为集装箱枢纽港,以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等其他支线港口为喂给港的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他同时表示,粤港澳航空资源存在严重分配不均,国家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考虑相关规划事宜。

在广东物流行业资深人士国世平看来,一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取得突破,届时,深圳将不再叫“深圳市”,而是叫深圳都市群。珠三角9个城市在全球的地位令人震惊。广州已经赶超新加坡;深圳已经赶超香港,珠海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相当;佛山直追阿姆斯特丹,东莞已经超过拉斯维加斯,中山已经超过日内瓦,惠州已经超过德国不莱梅,肇庆与英国的利物浦相当。这个湾区一旦建立起来,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带。

可以看到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只是概念的炒作,在海陆空交通网络重点工程的不断推进下,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起航,相信不久的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会超过大部分人的想象。C


【编辑:editor】
上一篇:餐饮食材供应链的B2B之路
下一篇:船运企业破产之后……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