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似乎引领着商业模式进入一个新时代。在很多企业家看来,“如果要把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到商业零售中,实体店是最佳的着陆点。所谓的消费升级,还是要回归线下,以满足消费时代下消费者的需要和体验。”由此看来,如何‘上线’已经不是新时代下的新技能,相反,线下已硝烟四起,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各家已将实体店的布局提上日程,这次是谁先放大招?
阿里战术
马云变成了零售业的“司命”,一举一动都会引得各界密切关注,并揣测其背后的战略是意欲何为?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阿里活跃买家净增长人数,呈现一个增长下降往复波动的过程,一般第四季度会达到峰值,而后进入下滑期。然而,2016年第四季度的数值却出乎意料,由2015年第四季度的2100万人,一路“跳崖式”地跌至400万人。
由此看来,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即将关闭,线上已经进入到存量市场。市场嗅觉灵敏的阿里洞察到了这种非同寻常的变化。阿里CEO张勇表示,“在我看来,电子商务是最真实的经济,不是虚拟的经济,它是反映整个实体经济的脉搏。”如今,阿里想要凭借做电子商务的力量和经验,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想,帮助实体商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构,赋予它互联网的能力。这种线下的“重构”看起来是要盘活每况日下的传统零售业,实则更是弥补线上购物所不能实现的部分。例如服装,线上不能完成真实的客户体验;生鲜,物流的时效和成本,仍然是硬伤。
日前,阿里收购案轰动一时,外界猜疑被收购对象极有可能是大润发,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然而,百联才是阿里的最终“佳人”。正因百联股份旗下的主要资产——3796家联华超市,其中80%集中在长三角,网点密集,恰恰让阿里布局淘宝便利店的战略事半功倍。而淘宝便利店被看做是阿里整合的第一步,主营商品正是快消品生鲜类。
从用户层面,阿里有线上最全的用户购物数据,如果通过支付宝接入百联、三江购物线下场景的支付,就可以获取用户全场景消费数据。和百联合作后,双方明确提到首先会互相打通支付渠道——百联线下门店将向支付宝开放,同时百联旗下安付宝/联华OK卡将全面接入支付宝。
这意味着阿里终于可以拿到全场景的用户消费数据,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用户的消费偏好、消费渠道,为之提供精确的商品推荐和服务。反向指导商场调整品类结构、提供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实现真正线上线下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京东布局
线下的市场热闹非凡,生鲜切入也不属于阿里独家的锦囊妙计。2月20日京东副总裁冯轶喊话,“2017年京东超市的整体目标是交易额过千亿。”
实际上,2015年8月,京东43亿买入永辉超市10%的股份,这是京东重投线下的首秀。其后2016年3月,领投天天果园D轮1亿美元的融资。目前,京东与永辉超市联手打造的线下实体店——京选空间,已悄然开业面世,据了解,全国共有三家分别位于北京爱琴海、通州万达和西南重庆。
京选空间位于永辉超市内,涉及京东全品类,根据京东竞争优势,主打数码电子类产品。店员帮助顾客做商品展示和用户引导,通过扫码支付完成下单,优化购物流程。京东方面表示,“选择永辉超市作为门店的入口,一来可以借助永辉的线下资源和人流量,为彼此互相导流,双方在合作和入驻协议上应该都有谈判的优势;二来,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范研究范本,一旦坪效合理,有大规模复制的可能性。”
可以说在“新零售”萌芽期,大家都是在探索,大方向是确定的,如何将技术手段与实体完美结合,客户体验满意度的反馈,仍需在实践中考察验证才能得到答案。
抢占线下满地生花
如同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一般,在阿里和京东的带动下,机警的企业家也已觉察到这一场变革的征兆,声言不会放弃线下这块炙手可得的肥肉。
对于苏宁易购来说,眼下正是好时机,拥有完善O2O平台,旗下互联网门店再次迎来新机遇。据悉苏宁将继续扩大线下消费渠道优势,201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新开云店100家。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则表示,“缺乏零售商和传统实体零售商的支持,对于品牌影响力的营销效果将大打折扣,难以渗透到更多核心消费品市场上,使得开拓市场变得更加困难。”2017年“小米新零售”模式已经开启,目标是在年内开启200家体验店。
于此同时,催生了零售新物种的出现,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了一家没有结账台的AmazonGo,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选购,商品拿去由感应追踪控制,无需亲自结算便可拿着商品直接出门,因为App绑定了信用卡等支付方式,可自动完成结算。前去哪儿网集团副总裁张泽,在北京也开了五家类似模式的“便利蜂”。
在线下体验店遍地生花的时节,zara敲响了警钟,zara中国区最大的旗舰店关门了。虽然线下市场一片大好,但还是绕不开传统零售实体经营中的实际因素,商圈、地段的遴选、消费人群流量等。“新零售”时代来了,在今天互联网思维深入渗透到传统商业,不断创造出行业新生态之时,试水者涌进“新零售”,其结果如何,只待且行且发现。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