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场铺天盖地的物流信息化之战随之展开,被誉为找货找车神器的手机APP也随之火了起来。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习惯,那么会不会颠覆传统物流模式?
按理说,我国每年过万亿的物流费用支出,过于分散的货运市场现状,1600多万的社会车辆以及将近一半的社会车辆空载率,等等因素都是APP大展拳脚的舞台,然而不幸的是,即使有大量的APP融资跟进,而众多货运企业还是倒在走向梦想的途中,未能见到成功的曙光。
是模式不对还是时机与产品不成熟?失败的症结在哪里?
货运市场本来就信息不畅,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出产品,可以使车源货源信息通畅起来,再加之有了大数据分析,这件事能够变得更加容易了,配货效率大增,还能提供定位等服务,货主、司机肯定都喜欢。但是,真正走向市场后,手机+话费+配货功能+定位功能等诸多服务功能的手机APP,并未出现预想的火爆场景,司机对于手机APP并不感兴趣,只是对配货有简单的需求,这些“黄牛”即可解决,那些APP锦上添花的功能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
手机配货APP在”黄牛”面前被打得一败涂地,手机APP似乎缺少着“黄牛”与司机间、”“黄牛”与发货人间的信任。司机的反响更为简单——有货吗?APP要钱吗?在货源不足的情况下,司机可能会装上试一试,但使用几次以后,就再没有兴趣打开了,他们觉得还是传统方法靠谱。
一个“黄牛”能联系20~30辆车,每天成交几辆车,就能收几百块钱。这种靠卖信息赚钱不需要高科技,只需要人脉,但是正是这种简单的货源与车源信息收集者,使手机APP的高科技败下阵来。究其原因,其实只是“信任”二字。
手机APP在推广的过程中无疑遇到了一个最保守、最不愿意改变的客户群体。尤其是在货源不够充盈的情况下,如果APP设计上再有缺陷,就使其更加难以跨越用户的鸿沟。因而司机们往往还是习惯性地去市场找“黄牛”,市场没有货源了,再打开手机APP看看。
若是遇到没货源的平台,也许几个月下来司机就卸载了APP。所以,这个平台不但要有货源,货量还要相对平衡,这样才能提高交易率,才能建立与司机间的信任。
众多APP失败者的案例表明,所谓的安装数量都是虚的,更重要的是使用率,是货源。在这方面感触颇深的一位业内人士说,与其刚开始上那么多的安装率,还不如先开发一些核心的平台,帮助他们交易成功。由服务做口碑,由口碑再扩散。
信任度大于美誉度更大于知名度。
而那些玩虚的,靠做假交易骗来风投火了一把的人,终究是穷途末路不会走远。
日前与一业内人士聊天谈到了手机APP,他说,目前手机配货APP最大的障碍是“潜规则”,是中间利益环节的掌握者坚决反对信息透明。但这个环节的信息权最终会被瓦解,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供应链走向全透明,包括车货供应链同样如此。当整个社会的互联网化越来越强时,靠杀熟而存在的一切行为必将被取代,目前我们欠缺的是信任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其实,要想让货主与车主双方有信任,就看平台能不能做出担保,哪个平台能做出担保,信任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对于自己都不敢担保的事情,又怎能期待货主与车主信任呢。
但是建立起真实、及时而又有效的交易信息无疑是手机配货APP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人们更多的体会是在没有利益一体化的情况下,企业内部都难以做到,更何况是企业之间、跨区域之间。那么,简单的一个手机APP解决起这个问题又谈何容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