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主办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不久前正式举行。互联网金融作为论坛主题之一,引发了各界来宾的热议。互联网金融为何会在中国迅猛发展起来,对传统金融业来说,究竟是鲶鱼还是洪水猛兽?怎样应对其背后的安全问题?请看本刊记者对此采写的报道。
吴晓灵:金融管制放开,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委员吴晓灵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金融管制正在逐步放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她认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走向新的时代,近年来,我们看到我们的金融市场正在突破传统的模式,各项严格的金融管制正在逐步放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未来,我们会看到一个更有活力,更具创新的金融体系。一批拥有较高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的金融机构将脱颖而出,中国金融市场也会变得更为成熟和开放。
刘士余:要把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出席论坛讲话中谈到,一个健康有效的金融市场是通过识别风险、分散风险、防范风险三足鼎立的架式来把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当前仍然是处于深化金融改革的基础性的地位,各项金融制度的设计都得经过市场的检验,某种程度上讲脱离市场的金融规则是不存在的。
他认为,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推进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这也是对我们金融工作一个最底线的要求。对资本市场,一个是要健康,一个是要全面,一个是要多层次。所以,纵观金融市场体系当中存在的诸类的问题,核心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牛鼻子还是要把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来。
樊爽文:互联网技术促使金融业融合渐进式变革
在5月10日下午举行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开宗明义地指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本身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还是要遵循金融业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核心还是风险管理。把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如果对立起来的话,这种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包括互联网思维,对整个金融发展不是革命和颠覆,更多的是一种融合和渐进式的变革。
樊爽文表示,对互联网金融的探讨和探索应该多几份冷静。现在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话题和实践都有点儿过热了,这种过热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不理性或者这种群体的非理性的狂热在推动发展的时候可能会为未来留下比较沉重的负担和代价。在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当时冲击最大的就是资本市场,未来如果我们这么持续地热下去,一旦互联网金融的泡沫破灭了以后,影响的就不只是一个资本市场,可能会是整个金融体系,可能会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樊爽文认为,金融监管体制、理念和监管的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消费者群体的扩大,风险形成和传递的速度也大大加快,风险管理更加复杂。所以,对金融监管来讲,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不是放松。
王科进: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从业务角度对互联网金融问题明确了一些观点。他认为,互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这种技术在植入银行领域后,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效率,降低了服务的成本,跨越了服务的空间,提高了服务的速度和效率。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传统银行服务的模式。但互联网技术在银行服务中的应用同样会带来新的风险,这需要我们对新的风险积极地探索研究分析,需要我们加强防范,要使互联网在金融中的应用在规范中发展。因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大量的银行业务可以用互联网金融,很多非法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应用互联网金融,也提高了这些非法金融活动的规模、聚集的速度、危害的程度,它的破坏力会更大。因此,要加强对非法的互联网金融活动的防范和打击。
樊大志:中国银行业是高科技的推动者与受益者
互联网金融在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看来,中国的银行业始终是先进科技的应用者和推动者,也是受益者。他回忆道,上世纪70年代,银行主机就已经是很时髦的事情,80年代柜面可以用电脑,银行内部可以通存通兑,发展到和国际接轨。90年代,在电子资金的汇兑系统下,我们有全国的电子银联,有银行卡大的支付系统。进入21世纪以后,就没办法统计到底有多少高科技在银行使用,最典型的就是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和新一代网银的实现。所以,银行一直在推动高科技在银行系统的应用。对于银行业面临的互联网和其他业态的竞争,他认为,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要提升银行自身的服务能力,要学会针对互联网特点来优化自己的产品,要学会从客户的投诉批评声中发现商机。
马蔚华:互联网金融使银行不再一统天下
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坦言,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后,对传统的银行原来的一统天下确实有很大的挑战。对此,他从几点进行分析。第一,互联网金融,特别是大量的第三方支付的发生实际上切断了银行和客户之间原来的直接联系,这是对银行业最大的威胁——一个银行失去了对客户直接的联系,就没办法分析客户的习惯和需求。
第二,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消费方式,使金融服务的可获性、及时性、便利性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现在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应用场景化,就是把看起来似乎没有关系的应用跟具体的场景结合起来,比如腾讯的抢红包,背后实际上是绑定信用卡账户。它这种场景化的营销就使客户体验大大增强,这就远远比银行的柜台和客户经理的介绍更能使客户的黏度增加,这个是银行应该反思的。
第三,因为互联网是互通互联的,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开放性,这就使客户和我们的银行能够直接进行交流,银行跟客户同时可以设计产品,可以同时开发产品,使得银行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这比银行封闭地推出产品再去营销市场要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传统银行应该看到的。
第四,互联网金融更加普惠,更加民主,更加考虑到小众,它能更广泛地联系各种各样的客户,过去传统的银行一块钱绝对不会理财,但互联网就把一块钱的这些零星的集中到一起,满足了这些普惠金融的需要。因此它更能得到社会广泛地拥戴。
马蔚华表示,互联网金融在这几个方面带来的挑战值得我们传统银行去深思。传统银行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使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优势互补,这个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样做会使我们的金融服务面更加扩大,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
赖智明:互联网金融有更多创新机会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军者之一,腾讯财付通拥有广泛的影响,因此,腾讯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金融有更多创新的机会,会运用到很多社交化的元素,比如微信红包,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引发了这个潮流,很多用户觉得它很好玩。
关于在互联网金融上开放的定位,赖智明表示,银行有资金的优势,它有风控的优势。腾讯推出了微信银行后,招商银行第一家开通微信银行,同时很快速获取到上千万级别的用户,以前银行获取用户的成本很昂贵,可能要几十块钱、一百块钱才能让用户下载一个手机的APP,下载完之后还不一定活跃,用户不一定打开,不一定使用,但是有了微信银行,用户点一下关注就可以把微信招商银行开通,并且我们和银行联手开发的功能很简单,也是用户天天有需求的,比如账单查询,包括转账、信用卡还款这些最频繁使用的功能可以很轻便地做到微信里,让微信银行有很大的生命力,在很短时间用很低的成本去获取用户,这也是给银行提供一些机会,使其可以更直接地来服务用户。并且通过微信银行下发服务信息还使银行节省了很多短信的费用,减少了很多成本。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