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市场的想象
文/李彦峰  当人们听到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豪言壮语,看到英伟达CEO黄仁勋手里的自动驾驶芯片之后,面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未  2019年第05期第48页  2019-04-17
  当人们听到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豪言壮语,看到英伟达CEO黄仁勋手里的自动驾驶芯片之后,面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未来,大多数的人会深信不疑,相信真正的无人驾驶技术终将实现。
     在万众创业中,其实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扛起理想的重任并走向成功。然而,无论成功与否,这些创业者都一样背负着出发前的憧憬和梦想,砥砺前行。
  在物流业,无人驾驶技术这块领地同样吸引着众多创业者,这个领域留下的想象空间有很多。但是,无人驾驶的实现要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基础建设难度。“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单独完成自动驾驶”。在物流业这句话同样适用,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主机厂,抑或是科技巨头们,对于这项技术的高期待与高投入的同时,彼此间不断以合作的方式推动自动驾驶,也是这项技术日渐成熟的原因所在。
  现在,瞄准在物流业实现无人驾驶的诸多企业,都在同往一个目标——在深耕的细分化场景中真正实现无人自动驾驶。对此,SAE订立了一个自动驾驶分级的标准,用L0到L5把驾驶自动化的程度分属等级,这也正是国内的公司推出L3甚至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消息所印证的。
  无论是哪一个级别,技术才是企业能否突破当前所限向更高级别迈进的关键要素,这也意味着是否离真正的无人自动驾驶更近了。
  众所周知,科技让物流从自动化迈向了更高级别的自动化AI阶段。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手机的语音系统是基于AI开发的,但是像苹果的Siri、谷歌的Assistant一样,AI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技术专家们看来,自动化遵从的是人为设定好的程序,而AI则能够模拟人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更为具体地讲,自动化执行的是人们给它的命令,应用在简单的、重复的、有规律的场景,比如码头;而AI,则能够在有限的人为命令条件下,执行更多复杂的工作,应用在随机的、不可控因素多的领域,比如开放道路上的自动驾驶。
  因此,自动驾驶要应对复杂的、不可控因素多的开放道路交通,只有高级别的AI技术才有能力实现,而不是有限算法的自动化工程。有能力实现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系统,和其它辅助驾驶和自动化应用在技术方面是有差异的。
  国内一些展现在公众面前的自动驾驶项目在技术专家们眼里还只是自动化阶段,而不是高级别的AI所要实现的,但是无疑这也是更多的科技公司正在努力攻克的目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7年的数据显示,国内物流企业中的蓝领,即理货员、装卸工、司机、收派员等,占到行业总人数的60%~70%,而办公室白领,即接单、调度、统计、客服等人员则占到20%~30%。这些人力工作在未来都有可能被高智能的AI取代。
  同样在技术方面,在商用车(卡车)领域,自动驾驶必须的线控系统,普及情况也很差,乃至于有些技术方案,不得不使用电机或者机械臂直接去打方向盘或者踩油门,而不是通过电信号直接控制转向和加速、制动。
  在国内,还没有出现一家规模以上的、专事卡车底盘控制的供应商。商用车的底盘线控化主要依靠国外的Tier-1在推动。不过,国内已经开始出现这一方面的创业公司,比如中云智车,将打造商用车的线控底盘作为了一个专门的创业项目在进行。
  与此同时,着眼更长远的未来,自动驾驶和车辆的电动化密不可分。但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电驱技术并不成熟,现有锂电池的技术充电方式没有办法从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上双重满足需求。目前也只有是氢能源技术能满足,但是这个需要时间的培育。目前物流自动驾驶技术在这一代还是先从柴油动力做起自动化,同时跟进氢能源的技术。这也是基于时间与成本考量下国内众多创业型公司所采取的策略,随着未来氢能源电池技术的成熟,去紧密地跟进属于下一代电驱动的卡车技术。
  众所周知,高人力成本,是物流公司重资产模式下的另一个重担。发展自动化和AI技术,不单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是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技术发展趋势。
  但是,浸染物流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公司在憧憬未来的愿景并为之努力前行,在竖起“为物流解决成本问题”这杆大旗的同时,要直面的也是自身总体成本过高如何收回技术投入的难题。如果是体制内进行产品研发,最为强调的是可靠性,但对于要进入市场的众多产品,其自身的可靠性和成本便具有了同等的重要性。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物流自动驾驶的无人车在成本上往往更高,尤其在干线物流与封闭场景两个领域,由于车体通常较大,需要更多的传感器,因此占大头的传感器成本,物流自动驾驶车辆会大增。曾有某自动驾驶卡车创业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仅是在封闭场景运行,其卡车传感器成本就达到了20万。如果要在开放场景运行,无人卡车的传感器还要进行升级,成本还会翻倍增长。
  这无疑也是一个“烧钱”的领地,这也充分说明了众多进入的创业型科技公司大都拥有深厚背景的原因了,京东、阿里、顺丰等不用话说,智加、嬴彻等大都拥有强大的股东背景,有的股东拥有资金优势,有的股东以技术见长,有的股东拥有更多的基础资源。
  这天然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讲述中,各创始人不约而同地提起自身的经历,每一家都有被“封神”的坐标,代表了众多企业所遭遇的挫折。但今天,创业者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不会更少。C

【编辑:editor】
上一篇:智加科技的商业化思考
下一篇:如何玩转餐饮业下半场?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