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集约化解成本之缚
——专访赤途(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闫永利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17年第09期第50页  2017-08-16

冷链运价之下滑

据《2016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实现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88%处于亏损状态,另外7%则是巨额亏损。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当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大约是95%~98%,某些产品(肉禽类)更是达到100%。

以上就是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一个侧写,损耗高、成本高但是利润低。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冷链产业的政策的同时,资本也随之涌入。冷链物流运价出现了两年来的不断下滑趋势,整体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上升,利润降低,导致降低物流成本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赤途(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闫永利分析认为,“冷链物流企业竞争加剧,为了生存自行降低运价,运力增长速度较快,新的利润增长点尚未形成,服务手段和模式单一,项目化运营没有规模化和网络化优势,这些都导致运价下滑。”

纵观全国,按区域来分析:西南,北方、西部和中部运价相对稳定,华东和华南竞争激烈,传统普货物流纷纷进入冷链行业,华南、华东是冷链物流企业相对集中,也是市场必争之地,货物运量增长有限导致运价下滑明显。

对于物流运价的下滑,有些企业选择了忍耐,有些企业选择了抱团式发展。对此,闫总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运力共享,零担网络组建想成规模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运力运输效率,打破目前的项目运营向集中分拨,网络荷载的方式转变是短期内应对下滑的一些建议。”

实质上,影响冷链物流配送成本的并不全是冷链物流,用不用冷藏车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凭借优化的供应链体系、集约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保证蔬菜的质量,这样就足以消化掉使用冷链所带来的成本提升。

冷链物流集约化之模式

众所周知,冷链物流集约化的推广与应用从很早便已提出,但是真正具备实施集约化这种模式的企业并不多。那么,冷链物流集约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冷链物流的集约化,需要更多参与其中的企业达到一种行业共识以及集中的信息共享渠道,最终形成统一的运力调配。班线的合理分布,冷链运输的运载工具和价格标准化是集约化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冷链物流集约化在企业中推行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与难点,在闫永利看来,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经营者的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思维需要提升,统一的信息流通渠道难以打通,各自经营,人为分段,操作规则和价格难以统一。”

面对移动互联网+零售、餐饮,衍生出多元化、全渠道的流通模式和消费场景,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也出现了更多新颖的模式。

与此同时,区域性冷链物流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市场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以杭州地区的冷链物流企业为例,已经出现了冷链企业投入不均衡,浪费现象明显,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单一,设施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低,仍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

运营模式是冷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冷链企业将市场需求精细化、集约化,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运营模式,如直接配送模式、配送中心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越是这种情况,冷链企业越要具备和新模式新场景相对应的信息对接,积极转变运营和经营思路,适应新的要求,连接同行,专业分工,精细化对接,更新观念。闫总介绍说,“目前大多冷链企业已经看到了变化的趋势,也想积极应对,缺乏成功的样板,革新的决心有待提高。改变就是大家开始有了行业一定要变的共识,也在积极探讨各种模式,未来已来,新零售下的冷链物流变革已经开始,信息技术条件的网络化和统一调度运力已经在逐渐显现。”

客户出现的需求是从单一的服务需求上升到全面的需求,从区域的需求发展到全国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积极寻求的便是如何利用或者建设统一化的信息共享平台,连接一切服务,严格标准,把控服务,构建全国性储运网络,积极增设行业生态服务,企业才能实现多维服务和全局需求。

 

冷链物流的多温共配和开放式共配

冷链物流的集约化管理,多温共配和开放式共配是应用比较多的配送管理方式。多温共配要从源头开始,多温区的冷库设施,承载器具的配备以及运输车辆的改进,同时要明确自己的专业分工范围和其他有互补性企业共建共赢的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才能实现共配。

“而开放式共配需要开放的信息平台,需要企业经营者的心胸格局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准确判断,多温共配是冷链运营的未来,开放共配是未来冷链产业的必然。人才的培养,企业的格局成为关键。目前的车辆、仓库、器具在多温共配环节都需要完善。同时线路的设计,项目化向用户转变都需要新的思考和完善。”闫总介绍说。

对于冷链物流企业在冷链物流的集约化方面的具体操作与实践过程各有不同,但是仍有一些规律可追寻。项目化的运营线路固化后,开放给社会,形成固定的班线,为线路上的所有客户服务,达到运作标准和价格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从而实现多产品、多客户、多温区共配。

在运力调配上,实行社会化运力和自有运力相结合,用网络技术手段,实现运力高效率配载,实现运输效率的提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仓库实行流量计费,开放共享,统一价格,实现高周转合理利用库容率,增加服务收入。

闫永利分析后认为,“未来,一定是信息共享的社会,构建全国性的冷链运力网、冷库网和信息处理网是冷链行业的大势所趋。线上调配,线下实施是冷链的场景。”具体而言,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在进一步向产品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食材类供应链方面有所增长,冷链物流的进口方面也在增长;但生鲜物流较去年有所下降;运价方面,今年相比去年下降较为严重,目前的价格只比普货略高。不过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冷链行业来讲,不仅是大浪淘沙,同时更是对冷链物流发展的有力促进。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冷链物流的痛点与出路
下一篇:我们都想坐“公交车”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