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我去见客户或是参加活动,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佳怡是一家家族企业吗?我很奇怪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因为佳怡物流是一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企业经营管理,治理结构清晰。后来知道别人是好奇,我一个女孩子,看上去还算年轻,负责一家物流企业,就觉得应该是自己家族的企业。
其实最近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现象,颠覆人们对物流业传统的印象,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更多的新模式进入到物流业,并在改变着这个行业。物流业不管如何被评价,它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它不再是依靠简单的劳动力,甚至非常粗暴地竞争去发展,而是越来越多地依靠技术知识、团队智慧,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不像物流人”的人在从事物流行业。
随着发展,物流行业更将是一个让人找到激情,让人焕发青春的行业,所以我一直为自己是一个物流人感到自豪。
在很多人印象里,佳怡物流是一家运输企业。确实在很多城市都有佳怡的终端服务网点,尤其在北方的很多城市,佳怡从1999年开始从事零担运输业务,是最早一家把网络辐射到县级城市区域性的公司,并在北方建立了零担服务网络。到今天为止,公路零担业务依然是佳怡的核心服务内容之一。
从2008年佳怡开始产品业务多元化,定位于将第三方产品作为企业重点发展的第二大核心产品。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们意识到仓储管理是企业急需提升的能力之一,这也是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
作为最早的零担运输企业之一,最初接触仓储的时候做了各个方面准备,包括参观学习、交流。我们最初对现代仓储的概念就是越来越高的仓库、越来越多的货架,以及自动化的搬运设备、分拣设备,甚至各种机器人。
看到仓库越来越高,货架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自动化,人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人的现代化的仓储发展趋势,而我们的现状还是手工操作,信息通过原始单据传递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如何实现现代化仓储、智能化问题。制约的因素是成本,还是其他的原因?在我看来,在物流行业,尤其是传统的物流企业,很多人的认知有偏差。中国物流行业曾经至少有十年发展非常快的阶段,物流企业的利润也非常不错,很多物流企业资金流非常充沛,在我看来成本不是根本问题。是技术问题?随着这个行业有足够资金的投入,很多物流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软件团队,在2012年我就知道当时中国有一家物流企业软件团队人数达到了500人,由此看来肯定不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很多资源都不是自己的,都是整合来的,而做好资源整合和管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管理能力。在我看来,第三方物流企业是非常具有合作意识和共赢理念的,因此他们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说,也不是管理问题。
那么是什么问题呢?我认为,主要问题是对于现代化仓储智能程度的理解和认知。企业的仓储自动化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智能化到什么程度?是否我们企业今天和未来的发展必须智能化?物流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无论多么智能化、现代化,首先还是要看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作为物流企业,需要了解客户需求是什么,综合客户的各项需求,包括成本、质量、效益等,将质量、成本、效率各方面进行组合考量,而这种组合方式,每一个企业相关要素组合的百分比都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判断这些客户对物流企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行业的特点,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去判断和定义物流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首先要认定自身服务的客户是哪一类企业,快销品、医药业还是其他的行业。其次就是订单的结构,其中包含的要素是大批量订单还是小订单,产品价格结构,产品的长、宽、高结构等,另外还包括客户订单的运作模式。再谈谈供应链模式。我们所服务的客户是整个供应链上的全部仓储环节,还是某一个环节?再有就是与我们的仓储相关的客户的供应链,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客户对自身的供应链服务要求不同,是低成本为主,是追求高的服务品质,还是以快速实效为目的。在这些因素了解清楚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仓储布局,还是仓储设备的升级,还是各项仓储技术的结合?
二是企业供应链的角度。仓储供应链所扮演的角色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仓储无论在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物流环节,还是逆向物流等环节都存在,它是刚性需求。与此同时,每一个环节对仓储都有不同的要求。从供应链角度分析,它也影响着仓储布局和仓储设备及自动化程度,企业如果想解决仓储布局和设备自动化的问题,同样要考虑自身的供应链结构,以及供应链服务行业的特点。
基于这些认知与理解,我把智能化仓储分成这样几个模式,一是“人工+纸单”,纯人工管理及作业,纸单管理就是设备成本,人员要求标准化程度。二是“人工+系统”尽管是人工作业,但引入了信息仓储系统,已经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相关的订单问题。三是“人工操作+仓储系统+设备辅助服务”,这个设备更多是分拣类的设备,应用WMS、RF、DPS,引入大量动力设备,人机配合,实现了部分仓储的自动化。四是高度自动化,不仅是分拣的自动化还有存储的自动化。五是全自动化模式。
在我看来,并不是企业的自动化低的就不好,自动化程度高就好,不能如此简单地评判仓储企业,这要综合自身的供应链需要和客户的需求而定。
现在有些行业的供应链模式已经开始实现全供应链外包,生产物流和逆向物流也实行了外包,他们注重终端客户体验以及时效,并且由于产品价值高,对于供应链的运作质量以及库存水平均有较高要求。单纯的单仓覆盖全国不能满足其运作要求,因此在供应链设计上以CDC、RDC区域合理布局,仓储效率升级为主。
2007年以前的物流业户全国RDC均以人工+纸单,或人工+WMS的方式作业,基本没有设备投入,但在当时该方式可以满足大部分客户的日常订单作业,且成本较低。那时全国RDC较少,大部分为单仓覆盖的区域。
2008年至今,物流业发展较快,且终端客户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人力成本上升,原有方式已经不能支持,所以大部分客户的RDC在此阶段均升级到该模式,并且有效支撑起业务运作。同时,大部分客户均开始设计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关注RDC布局。
2013年至今,部分客户业务急速增长,模式二方式虽然勉强能满足,但是人员作业强度大,导致效率随作业时间增加下降明显,因此开始投入更多的高度自动化设备。同时,加快全国RDC拆分以及CDC增设。
2007年的第一阶段是人工+纸单,这个阶段很快过去了;2008年基于提高分拣效率的半自动分拣设备开始实施;到了2012年引进一些高效自动化的分拣设备,全自动分拣设备,仓储的自动化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从这些现象和分析中,不仅可以看出仓储的需求在不断增多,同时这三个阶段是并行存在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