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中看信用、控风险
——专访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晓忻
文/本刊记者 刘光琦  2014年第06期第51页  2014-05-19

2013年,在财经管理媒体评选出的“2013中小微金融创新十大领军人物”中,金电联行董事长范晓忻与马云、刘强东、马化腾、李彦宏等一同入选,他被称为“新领军人物”。正是从此,金电联行的信用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被更多人熟知。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金电联行已经累计为四千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服务,累计提供40多亿元非抵质押信用融资,单笔最高信用额度达6800万。与其合作最多的民生银行也证实,通过金电联行的系统评定发放的信用贷款,还未产生过一笔不良记录记录。
信用融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普遍,但在中国到现在为止,基本上99.99%的都是延续明清以来的抵质押和联保护保等方式。而作为国内第一家纯信用贷款的机构,金电联行的风控思路是全新思路。
范晓忻告诉记者,银行虽然也正在探索供应链金融,但还是维持传统性的思维,即通过分散风险来控制风险。而金电联行则是利用大数据,将企业信用信息量化。
据了解,在运作初期,范晓忻带领他的团队实地走访了3800多家企业和几十家银行,汇总实际信息需求后,在涉及的模型中设立了500多项指标,通过这些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来勾画出企业的运行状况,并且做出信用度的评分。“我们主要是对企业的信用进行精准计算。中小企业只要将供应链管理系统接入金电联行研发的“云端机器人”,由其挖掘数据,短时间内就能做出“诊断”,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客观信用指标模型”自动生成信用等级评估报告。其信用评价结果,可直接获取合作银行给予企业的纯信用贷款,而无须抵押担保。一方面,这大大降低了企业贷款门槛,真正帮助中小企业轻松获得贷款;另一方面,让风险可量化、让风险可评估的同时,让优质企业的信用也可量化、可评估,是金融与数据联姻的放大效应。而对于银行而言,这可以大大降低其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服务成本。”
范晓忻告诉记者,在风险管理服务中,金电联行提供给银行的信息包括三个维度,首先是根据过往数据计算的企业信用分值和往年订单、回款、库存等的趋势分析以及所有的原始数据;其次是根据供应商在核心企业的真实资金沉淀,计算信用额度,也就是最多能放多少钱;第三是通过订单、库存、回款等重要环节的变化,实时动态贷后监管,追踪这个企业的信用有没有变化。范晓忻笑称,这第三块业务是当初被银行审批环节逼出来,但却成了需求量最大的一块业务,“银行审批贷款最大的问题是贷后成本和准确率,银行贷后监管太累、成本高,所以就加上这块贷后监管。目前我们这套系统已经在汽车、医药、商超等行业中运行,最早能提前6个月向银行提示风险。任何一个企业资金链断裂都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我们某种程度上不仅告诉你现在水温多少摄氏度,而且告诉你何时企业开始挣扎。我们会从我们观察到的角度提供给银行一个趋势。”
从2013年开始,金电联行也开始涉足物流领域。2013年,天津港保税园区联手金电联行向辖区内的小微企业发行10亿元增信集合债,小微企业无需抵押厂房、设备等资产即可凭企业信用记录贷到所需资金,期间金电联行对辖区内数千家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筛选出真正需要资金的扶持企业,并且根据订单情况、库存、账务、人力等各方面的数据分析让发债主能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掌控信用变化情况,提前预警,防止不良贷款发生。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物流企业融资调查
下一篇:从产业终局看投资热点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