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储运杂志社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期刊在线 | 编辑中心 | 会展中心 | 业界专家 | 企业展示 | 广告中心 | 杂志订阅 | 杂志简介
  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在线 - 特别策划 > 正文

把握机遇 突破瓶颈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王钦敏访谈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13年第09期 第38页  2013-08-20     【字号 打印 关闭

21-60_P18_RGB.jpg

        目前,世界经济低迷,复苏缓慢,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营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问题,尤其是生产要素成本上涨,融资困难、投资不利等问题极为突出。面对横亘于我国经济发展之路上的问题,民营经济朝什么方向发展?能否再现当年改革开放时民营经济繁荣景象呢?对此,在第七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了这些问题。

 

民营经济具有广阔空间
  王钦敏说:“从国际上看,全球形势依然呈现着疲软态势。世界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了经济资源优化期,产业正在加速调整,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民营经济应该抓住新的机遇,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法规。”
王钦敏认为,中国制造业由技术追赶阶段向创新和升级阶段过渡中的问题,是中国在没有开始转型前就已经有了资产泡沫和债务风险,解决这些问题非常棘手。民营企业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它们与国有经济实体所不同的是,国有经济实体有国家作为后盾,而这也正是民营经济所缺失的。
  值得关注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据王钦敏介绍,非公有制经济税收的贡献超过了50%,GDP所占的比重超过了60%,就业贡献超过80%。如果从新增就业来看,它的贡献率达到了90%。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非公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82万亿,过去五年来每年平均增长速度21.6%——这两个数字不仅体现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体量大,同样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基于此,那么民营经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王钦敏认为,民营经济是强国经济、富民经济,并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力量。可以说,哪里的民营经济活跃,哪里的经济就发达,哪里的人民群众就富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民营经济的保障,民营企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是追求“中国梦”的重要因素。而且国内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为民营经济带来了广阔的空间。王钦敏认为,在此形势下应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结构的战略型调整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的角色地位。计划经济由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其结果是企业丧失竞争力。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优胜劣汰,民营经济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钦敏说,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表面上对一部分粗犷式发展方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带来压力,但其根本将倒逼企业加快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最终促进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竞争优势。
  对民营企业来说,灵活的机制是其长处。如何扬长避短、乘势而上,已成为民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民营企业应在市场竞争中,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经营模式创新等手段,积极主动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政府也将通过职能转变,为民营企业创造发展空间,共同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是新型城镇化将会有效拉动民营经济。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很远的距离。城镇化年平均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将实现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进而带动一千多亿的消费以及更多的投资需求。
  非公有制扎根到县域经济,城镇化释放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第三产业,可以为非公有制企业开拓极为广阔的市场平台。当前,中央已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及举措,意在盘活相关资源,这也为民营资本创造了广阔的投资发展空间。
  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城镇居民收入的64%和农村居民收入的43%都来自工资收入,这说明改善民生与发展民营经济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虽然会增加企业成本,但这也直接使企业产品有了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同时,伴随着更多公共财政的投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惠民政策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也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谈及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潜力,不得不提及民营企业所面临的“体制外”身份,对此,王钦敏表示,随着重点领域和关键改革的扎实逐步推进,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和出台打破垄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力地推动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改革。
  王钦敏说,对于民营资本等热议话题,有关体制性障碍正在逐步进行改善。随着这些障碍的打破,民间资本投融资势必将在众多领域有新的突破。同时,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也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的基础作用,在增强民营资本、释放就业潜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发展的变化也将为民营经济带来机遇。王钦敏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欧美发达国家仍呈现疲软态势,这使得许多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这意味着,民营经济获得了更多的投资和并购机会,加上交易成本的相对降低以及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赢来了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及经营水平的综合化公司的良好契机。
  从国际上看,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会进一步加快,我国民营经济正迎来积极稳妥走出去的好时机。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特别是近期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深化改革将促使民营经济释放出发展的潜力。
  
 

突破体制瓶颈
  当前不得不正视的一个事实就是:不创造财富,或依靠权力背景攫取利润的部门具有超强的利益回报能力,而创造财富的部门则在风险、成本和回报上极不对称。30多年的市场化之路陷入体制内外两重天的尴尬局面。
  伴随着支撑中国经济奇迹的中国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体制”对于政治、社会和经济资源具有极大地控制能力。“体制”对资源的调动、整合是有效率的,但对市场、对公民权利及生态的破坏被忽略、屏蔽了。
伴随着经济复苏的一波三折,加大中国政治与经济改革力度,打破因体制原因所造成发展中的瓶颈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王钦敏强调说,民营经济要坚定发展信心,同时全社会要为民营经济培育更加肥沃的生存土壤。所以,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在资本、土地等资源方面给予市场更多话语权;二要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三要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四要抓紧在市政、铁路、电信等领域落实具体项目,扩大民间投资比重。
王钦敏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体现了国家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信心。此次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就是秉承“十八大”精神,倡导改革开放,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会学者和企业家们达成了“重启改革”的共识,同时也看到,改革面临着巨大挑战,即体制内的利益集团以及体制本身所形成的阻碍,是当前改革的主要阻力。破除这些阻力,就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否则,在一个旧的体制轨道上,经济只依靠惯性前行,早晚会停滞下来的。C


【编辑:editor】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深化体制改革重振民企信心
上一篇:在困顿中寻路的中小企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