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质押业务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大批物流企业趋之若鹜,但不容置疑,动产质押属于高风险的业务,各种隐忧始终相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失惨重。2012年,动产质押融资监管业务在这一年遭遇了自该业务产生以来的最大打击,由于重复质押、虚假仓单的泛滥,钢贸行业的信贷危机在长三角集中爆发,引发了一股钢贸老板跑路潮,在中物联评出的十件大事中,第十件大事是:“钢贸流通行业仓单重复质押问题引发多方债务纠纷,金融物流风险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这只是显露的冰山一角,说到近年来金融物流的风险损失,恐怕难以估计。此次,本刊记者部汇总了近年来见诸报端以及业内人士描述的十大常见风险特征,并邀请有着资深经验的业内人士评定风险等级,通过案例详解规避措施,希望能给在业内踯躅的人们一点警示和反思。
风险一 ONE
货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或者数量作假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美加贸易公司以出质人将作为质物的“羊绒”存入一腾物流公司仓库,开展自管库逐笔控制模式的质押监管业务,按照三方监管协议的约定,美加贸易公司将每包“羊绒”打上了有“美加贸易”印鉴的封条,外包装上没有其他标记。贷款银行向一腾物流出具了一份质物的查询通知,品种规格写着“羊绒”,一腾物流即也按照银行的查询通知回复也写“羊绒”,在整个监管期间没有进行任何质物的置换与解押。到了还款期,美加贸易公司没有归还贷款并且公司负责人逃匿,银行拟变卖这批“羊绒”,可是到一腾物流的所属库内抽取样品送至检验机关检验的结果却是“羊毛”,于是银行将一腾物流告上法庭,要求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赔偿银行经济损失。
点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往往在质押货物入库接收时发生。对难以判定质量的质物品种,应事先安排质量检测手段和频次。如果质权人(银行)对质物质量要求的态度模糊,监管方应主动要求约定监管的方式,是仅外观审查,还是按比例拆包抽检,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风险二 TWO
用他人货物质押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安远公司提供不锈钢废钢,委托宏达公司炼制成不锈钢锭,并委托其对不锈钢锭进行对外销售。宏达公司没有将安远公司来料加工业务的事实告诉银行和物流企业,而是将其所有生产出的不锈钢锭作为质物质押给银行。后宏达公司无法还贷,负责监管的物流公司在进行风险保全移库时,才意外得知并确认这批货物为安远公司所有。
点评:此案例风险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做好贷前调查和权属审查。银行在没有了解清楚出质人生产经营情况下放贷,监管人在没有复核质物权属的情况下介入监管。这些核查工作必须在三方协议签署前完成。
——————————————————————————
风险三 THREE
重复质押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在上海某钢材市场内,福建籍商人为获得贷款,分别注册组建多个贸易公司,勾结市场方,以一批货物用不同出质人名义向不同的银行融资,并由不同的物流公司进行监管。某一天,当其中一个物流公司巡库时发现在此批货物上有其他银行的质押标签,导致事情败露。近两年,这种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经济下滑时期,借款人还不上银行贷款,携款外逃,引起银行不良率上升,物流公司遭到风险诉讼。
点评:此案例情况涉嫌诈骗。除做好贷前调查和权属审查外,监管公司在进驻监管后应第一时间在监管区域的醒目位置标示该质物的出质人、质权人和监管方。在监管期间发现有其他监管公司入驻时应立即通知银行做好防范工作。
——————————————————————————
风险四 FOUE
在监管期内改变货物权属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益华公司以塑料制品作为质物向XX银行申请质押融资,并将这批塑料制品存放在为其进行加工业务的工厂仓库内,由银行推荐的物流公司进驻监管,所有手续均符合协议要求。可是不久以后由于益华公司总经理欠仓库老板弟弟的钱无法归还,就把该批货物抵债给对方,也办理了相应的手续。益华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宣布破产后,银行和仓库老板的弟弟分别将益华公司告上法庭,由于仓库方为其弟提供了有利证据,最终质物判给其弟所有。
点评:本案例中,由于出质人与第三方仓库串通,货物被重复质押。在实际操作中应优先考虑签署抵押协议并办理工商抵押登记。在场地控制上,监管公司首先应与工厂仓库签订租赁协议,并贴示质物标签,以确保对货物的实际占有。
——————————————————————————
风险五 FIVE
非正常出库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五丰贸易公司以汽车为质物申请质押融资,监管模式为总量控制模式。后正值该城市举办车展,五丰贸易想要将部分汽车开出监管区域,而剩余车辆的价值低于银行要求的最低控制价值。可是银行客户经理为了维持与借款人的关系,电话放货,致使在没有正常解押出库手续的情况下,出质人将汽车开走进行展览,而最终在展览会上,五丰贸易将车卖掉,没有将车开回来。
点评:在开展汽车质押监管业务时,务必要保证对车辆、合格证和车钥匙的统一管理,并应严格按三方监管、协议约定的程序履行出库手续。在具体操作方案中,车辆送展场地固定且易于管理的,还可派员现场监管,此时质押车辆可不作解押出库处理。
风险六 SIX
总量控制监管中,出入库货物不成比例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庆华公司以原煤为质物向XX银行申请融资,后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原煤价格大幅下降,为了减少损失,庆华公司一方面减少入库量,另一方面加大销售力度,加大出库量,造成质物库存量急剧下降,低于银行要求的最低控货数量。
点评:本案例中监管公司未能尽责,在库存大量变动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告知银行和企业做相应的准备工作。监管公司在明知库存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应做好应急工作,一旦情况变化明显,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与银行和企业进行沟通。
——————————————————————————
风险七 SEVEN
质押货物价格下跌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宝泰公司以钼铁为质物向银行申请融资,后钼铁价格持续走低,使质物价值低于敞口额度。并无力还款。
点评:当质物市场价格出现持续下跌,或者市场价格即将低于核定单价时,监管公司必须提前通知银行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要求企业补货或还贷。对短时间较难变现的质物,在业务执行前还可事先安排好处置渠道,在企业无力还款时可及时变现质物偿还贷款。
——————————————————————————
风险八 EIGHT
强行出库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开开加工厂向银行申请开展总量控制模式的质押监管,监管地点在开开加工厂的厂区内,质物品种为钢坯、带钢,不久后,由于钢材市场每况愈下,出质人为顺应市场形势,减少生产线。后来开开加工厂为了交付客户订单货物,强行出库,造成亏货,货值近3000万元。
点评:该情况往往出现在市场行情持续走低或者企业经营恶化的时候,监管公司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当库存临近限额时,提前通知银行和企业做好应对措施。当企业在库存达到限额时仍要强行出库,银行与监管公司应互相配合,及时采取警告、阻拦、报警等方式,并做好现场证据采录。
风险九 NINE
内部管理问题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中兴物流设定了三个部门,开发部、操作部和巡查部。开发部经理是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级别,操作部负责人是部门经理助理级别,巡查部只是一个普通员工,操作部、巡查部人员均有开发部经理管理,连奖金都由开发部经理进行分配。
点评:本案例中,物流监管公司的部门和岗位设置出现问题,过于偏重前台业务部门,后台管理部门未能得到重视,削弱了内部监督制约的有效性,各项监管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内控机制的不健全放大了业务风险产生的几率。
——————————————————————————
风险十 TEN
以海关监管货物为质物
风险等级:★★
风险案例:忠裕仓库内的三家出质人公司分别向两家银行申请融资,由物流企业进行监管,合作开展质押监管业务,监管物为棉花、纸浆。忠裕仓库位置并不在保税区内,但之前曾申请办理了保税库,仓库老板也一直对外宣传既可以存储保税货物又可以存储非保税货物。
银行与物流公司在进行现场考察时,仓储主管人员告诉大家,整个库区中只有一个库房是保税仓库,上面有保税库标识,其他的都是非保税库房,但并没有给银行和物流公司出示相应文件。后来由于库内的一个出质人在外部欠债,债主通过法院查封了质物,并到仓库提取监管的棉花时,负责质押监管的物流公司告知对方棉花是质押货物且已被查封,可是对方却坚称这是海关监管下刚刚放行的保税货物。
后经查明,这是仓库老板与出质人勾结,将包括其他存货人的保税货物的货物一起质押给银行进行融资,而在货物的新所有权人提供证明,海关与法院沟通后,也证明该批货物是保税货物,“质物”终被放行,银行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要求出质人偿还贷款,增加固定资产担保。
点评:本案例主要风险点在于未对质物存储场所的性质进行认真核查,保税货物设定抵押、质押、留置等物权担保需要办理海关批准手续,因此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本案例中银行和监管公司也没有对货物的权属进行实质性审查,因此出现了仓库老板与出质人勾结,未经其他存货人同意擅自质押的行为。C(本文部分案例根据《金融物流》一书案例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