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的军用航材保障模式研究
文/袁田 廉楠 刘沉  2020年第12期第179页  2020-11-20

  摘要:本文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军用航材保障模式并阐明了运行流程,进而对其相应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供应商; 军用航材; 保障模式; 制度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军用航材的储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储备任务越来越繁重,传统的自我储备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军队快速发展对航材保障的需求。为改善这一局面,可通过构建全新的航材保障模式,运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与方法对库存进行控制,从而形成军队航材系统与地方供应商之间的库存协同,减少双方的整体库存水平,提高整体效益。

  2.库存模式

  按照产权的归属和航材存放的地点,航材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有以下四种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2.1计划执行模式

  这种方式下航材产权属于军队并存放于军队仓库,适用于由军队自己保管的航材。军队拥有存货所有权,由军队自己管理存货。在这种方式下,供应商对库存航材没有管理和控制权限,只是按照军队航材采购计划对储备航材进行补货。

  2.2自主管理模式

  这种方式下航材产权属于军队并存放于供应商仓库,适用于由企业代储的航材,军队拥有存货所有权,由供应商管理存货。在这种方式下,供应商的职责范围有所扩大,除了执行军队的轮换计划、出库计划和补货计划外,还负责对存货进行管理,并将存货信息置于可视状态,便于军队掌握存货管理情况,军队也可定期派人到存货地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航材的数量准确和质量完好。

  2.3联合管理模式

  这种方式下航材产权属于供应商并存放于军队仓库,适用于一些低值易耗件的管理。由于消耗量较大,如果存放在供应商的仓库,那么就要求供应商频繁地配送,又因为这些消耗件价值较低,势必会增加运输和管理成本。因此,将一部分存放在军队仓库,既可以降低连续配送带来的成本,又可以充分利用军队的库房空间。

  2.4“零库存”模式

  这种方式下航材产权属于供应商并存放于供应商仓库,适用于价值高、消耗量不大的航材管理。军队没有所有权,并由供应商根据对军队需求的预测进行生产和管理存货,当军队产生需求时,供应商根据订单将航材配送到指定地点。

  3.运行流程

  具体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供应商管理库存流程军队航材部门根据当前任务、储备计划、历史消耗数据、需求单位请领情况等对航材战备需求和周转需求进行预测。供应商根据生产时间、配送时间并通过信息共享获得的军队历史消耗数据等因素对军队的需求预测加以修正并制订生产计划。供应商将修正的需求预测和计划提交军队航材部门审批。如果修正后的需求预测和计划不能获得批准,则再由供应商修改后送审,形成循环;如果获得批准,则供应商产生初始订单,提交军队航材部门审批。军队审批后,供应商产生正式订单,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最后根据配送计划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军队运输力量进行配送。

  4.相关制度

  4.1计划管理制度

  计划是航材供应商保障的起点,贯穿于航材保障的全过程。保障活动的实施,均要按照事先制定的保障计划进行。加强计划管理,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一要把好保障需求预测关。从规范需求提报的机制入手,形成分析保障数据、研究提出需求、组织论证评审的需求预测工作程序,提升需求预测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二要把好保障需求论证关。依托军内外保障专家建立需求评审专家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预测的保障需求进行科学论证,对要交给供应商保障的系统或分系统航材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保障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2合同管理制度

  供应商保障的实施,均是按照预先签订的保障合同进行的。合同对于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有效促进军地双方有效履行合同的条约,确保军地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做好合同的起草与评审是十分重要的。供应商保障合同作为一项技术合同,涉及到航材保障的期限、地点、方式、质量要求、保密要求、验收标准和方法、定价以及违约的处理等条款,在起草时应做到详细、详实,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签订前应组织评审,确保合同条款符合航材保障的实际,能达到航材保障的要求。

  4.3风险管理制度

  一要合理控制保障方式的改革步伐。采取先试点、再推广应用的实施步骤,渐进式分步推开,确保军内航材建制保障力量的核心保障能力不受损、不降低。二要合理控制供应商保障的份额。寻求建制保障力量和供应商保障力量合理运用的最佳结合点,在最大限度发挥供应商优势的同时,保证建制保障力量的核心保障能力。三要强化法律法规意识。政策法规是军内航材部门组织实施航材供应商保障的基本依据,是维护军地双方利益、监督双方履行职责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加强风险防范的制度基础。要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军地双方的职责分工和保障行动。C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编辑:editor】
上一篇:美军供电保障发展动态及启示
下一篇:提高民用运力开展军事运输投送效能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