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一个供给自身可以创造需求的理论。他指出:“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我们已经看到,只有生产才能供给这些手段。所以,刺激生产才是明智的政策,而鼓励消费则是拙劣的政策。”
在萨伊看来,经济一般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也不会出现就业不足。如果市场上某一种商品出现过剩,那一定是可用来购买这种商品的另一种产品生产过少所造成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增加该商品的生产:“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越多和越广泛。”人们把萨伊的这个理论称为“萨伊定律”(Say'sLaw)。
萨伊定律在100年之后被凯恩斯所否定。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他指出,一个社会,只有当总供给的价格与总需求的价格基本相等的时候才能达到充分就业,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他说,萨伊理论所阐述的不管什么情况下两者都是均等的定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实际情况是,受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规律的影响,有效需求总是表现为不足,致使总供给价格总是大于总需求价格,供给过剩的恐慌因而发生。因此,凯恩斯主张通过赤字预算、通货膨胀、扩大财政支出等政策,以解决供给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但是凯恩斯主义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证明已经失效,于是人们又回忆起萨伊,并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流派——“供给学派”(Supply-SideEconomics)。他们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稀缺社会,一切经济资源普遍地存在着稀缺性,需求没有办法一厢情愿地创造自己的供给。凯恩斯理论的假设完全忽视了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如果存在闲置的资源或设备,那么一定是由于价格太高,而不是没有用途;如果出现商品过剩,那么一定是生产了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东西。那些一心注重需求的企业很少创造新产品,因为它们的注意力不在那些尚未被人们所熟悉的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只能继续生产过时的陈旧产品,其结果只会导致社会的创造性力量被腐蚀和日益枯竭。理论上说,只有那些能够创造有效需求,并保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得以实现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也才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供给学派的结论是:税收政策只需排除对生产的阻碍,刺激生产增长,需求就会自行上升,于是,减税便成为经济波动时期政府的最佳政策选择。
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瑟·拉弗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作出了新的解释。他曾经用一条驼峰型曲线阐述了以下经济学原理:当税率提高到某个点后,如果继续上升,税收收入不仅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开始下降。因为超过这个限度,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纳税的热情就会降低,企业也会因为利润下降而减少投资,接下来,政府税基就会缩小,能征到的税就会减少。“拉弗曲线”也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来理解:边际税率的降低不一定会减少政府的税收量,如果税率降低某个百分点而引起经济增长上升一个更大的百分点,政府的税收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
凯恩斯主义也主张减税,认为减税可增加产量和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就业和也会因此而增加,总需求就可实现增长。问题在于,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长期总供给是相对不变的,总需求的增加就只是提高了价格水平,而难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供给学派则认为,企业家从事经营活动,其所关心的是减去各种税费负担之后的报酬或利润净额。短期内,减税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而不会提升价格水平,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只要低税负政策是持久性的,收入的增加也将是持久性的。在减税问题上,供给学派的特点,一是明确反对税收成为纳税人的负担,二是主张持久性地实行低税负政策而不是一种短期的宏观经济对策。
税收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减少消费、限制总需求扩张、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也打击了供给。当这种打击使供给下降的幅度大于税后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从而使得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时,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形就会出现。而决策者此时最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大量采取刺激需求的政策(4万亿之类)。接下来的情形是,需求的扩张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牵制,反而由于供给的大幅度减少而依旧相对增加,于是稳定经济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了。这是对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刺激需求方而不得其果、被迫转向供给侧调整的原因和过程的大致描述。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