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部物流自动化领域,TGW特格威一直是行业的佼佼者。我们带着一系列问题采访了特格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CEO 梅军,了解TGW如何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并深入探讨公司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目标。
梅总介绍,TGW是一家来自奥地利的内部物流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主要为客户提供箱式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多层穿梭车、轻载堆垛机、箱式输送系统,以及由这些设备组成的订单履行解决方案。“TGW主要关注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服装、生鲜及百货行业、工业及快消品行业。”梅总表示,TGW进入中国已经十余年,在这十余年当中,TGW服务了多个行业的众多优质客户,“TGW来自欧洲,扎根中国,一直将中国当作自己的本土市场,也希望能够在将来的发展中伴随中国市场一起发展壮大。我们非常期待为中国的物流自动化继续添砖加瓦。”
近年来,尤其是疫情之后,中国的物流自动化发展十分迅速,而且跨越了之前欧美发展的轨迹,尤其是在移动机器人方面,中国毫无疑问在设备供应商和系统供应商方面都实现了弯道超车。梅总表示,这给以TGW为代表的欧美老牌物流设备企业同时带来了压力和动力。“TGW在这一背景下继续推进本土化进程,目前我们的输送机产品已经实现了完全本土化。TGW根植中国市场,深入发掘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将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反哺欧洲,通过本土采购等方式优化供应链,提升了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在未来,外资品牌在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依然是供应链优化,在成本上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态势下,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梅总认为,这在客户的角度上看是好事,在行业角度来看也会督促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技术迭代。“但同行企业的增加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价格竞争,未来整个行业应该动员起来,构建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他指出,近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大家都在尝试将自身的产品和方案去匹配更多的场景。“相比技术轨迹更为明晰的国外市场,中国的客户经常用一种打破思维惯性的方式来考虑问题,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入贴近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完善供应链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实现能力和团队的本土化,用中国的人员、能力和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更好地适应市场,服务本地客户。此外,我们还要将中国的创新思路带到公司的文化中,从之前的外来技术输入,转变为中国开发能力的输出,这是包括TGW在内的外资企业可以去尝试的路线。”
在采访的最后,梅总谈到了TGW未来在中国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能够先将市场稳定在五个亿左右,再去步步为营地进一步开发中国的细分市场,找准自身产品定位,专注擅长领域。未来中国的电动代步车、制造业等行业,出海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制造出海的需要,客户对于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这正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