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
文/方丹  2021年第6期第199页  2021-05-21

  摘要:我国西南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域广大,该地区受地理位置、历史因素的制约,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结合相关理论和地域发展实际,笔者认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历史原因、教育落后,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经济定位模糊、生态环境脆弱等方面。为了长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地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产业结构、办好大中小学教育,筑牢人才基础等方面做出努力,推进西南部地区经济的腾飞。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随着全面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更加注重区域性,完善全国经济布局。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推进经济结构升级,制定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措施。“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生存能力,增加西部地区经济对国家的贡献,对于确保国民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各地区要围绕着既定政策,牢牢把握发展特色经济这个重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出路正在于特色经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不断发展,特色经济正在成为西南地区振兴的重要动力。因此,立足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认真研究其特色经济发展和产业机构优化路径,对于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1.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状况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湖北西南部、四川、贵州等地,分布总面积达到了230万平方公里。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到了同年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在该地域内,民族种类繁多,有包括苗、白、藏族在内的近30多个少数民族。根据国统计数据,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额的20%强。[2]在西南部地区的耕地、林矿、水能等资源位居全国前列。西南部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同时,在该地域生活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优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区域距离海洋较远,大部分地区都受到高原和和高山的阻挡,交通建设缓慢,交通网的布局极不均衡,部分地理环境好的地方交通较为便利。复杂的地形阻碍了该地少数民族与外界的交流。

  2.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就现实情况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文化方面的因素。在新时期,要实现西南地区的经济振兴需要对其限制因素做出分析。

  1)历史原因

  西南大部分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是落后的,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程度都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点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在建国以后,国家领导人立足全局,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自1964年起,国家实施三线建设战略,有效改善了西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工业生产能力大为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该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仍显不足。

  2)教育落后,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自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仍然存在很大差异。”[3]建国以来,少数民族的文教事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发展起点较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还是稍显落后,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教育程度的高低将制约西南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在缺乏教育培训的地区,很难有高水平的劳动力来应对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转型,生产力水平也很难提升。

  3)经济定位模糊

  “强产业需要重点支持和建设重点产业带,复杂产业需要扩大市场规模来扩大产业规模,稳定产业需要产业合作以克服技术局限并重新设计产业结构,弱产业可以与相关产业协调在其他地区,开发和整合资源以促进工业现代化或逐步淘汰”。[4]尽管西南地区很早就确立了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径,但是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地区的特色产品开发程度较低,将盲目、低层次地开发地方资源作为特色经济地发展成就。从产品结构上看,以初加工产品、资源型产品为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很低。

  从产业发展程度上看,西南地区地经济发展方式为粗放型,企业之间地关联度很低,很难形成集群化效应。

  西南地区地许多企业都是因资源而生,因国家优惠政策而生。在企业的规模扩大以后,原有的资源和政策优势减弱,企业发展的活力随之降低,最终被吞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不能依靠一家企业的孤军奋战,必须立足于市场,整合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4)生态环境脆弱

  近年来,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升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本地环境脆弱之外,还在于西南地区长期实行掠夺性的粗放型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低是由于生态环境。过度使用自然资源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还加重了本地区环境治理的成本。多变的气候、复杂的地形都对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带来了不利影响。

  3.推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

  当今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契机,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之后尤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如果这些限制因素不能被有序解决,势必会影响国家经济的腾飞和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在新时期,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阻碍因素,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重大目标,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退耕还林保护战略,加大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首先要保障民众的生活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人畜饮水工程,改善乡村公路,改造农村基础水电设施。要建立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机场,健全航空运输网络,保障基本运力。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建设一批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公共基础设施。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时,尤其要注重因地制宜原则,合理配置交通网络,发挥航空运输在西南地区的独特优势。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地域经济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底子薄、发展基础弱,国家在制定发展政策时要考虑到这些地区的特殊性,建立政策支持长效机制。完善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政策扶持体系。帮助西南地区发挥水电资源的优势,利用多种自然资源的聚合优势,推行无污染、高附加值的生产方式,健全上中下游产业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高的利益,实施水电强区的发展策略。在财政政策上要加大补贴力度,适当扩大对口帮扶银行的金融管理权限,保障地域经济发展的资金供应。

  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产业结构

  西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首先,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优化农作物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手都要抓,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区域,健全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促进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要落实低息、贴息贷款,大力扶持以果蔬、药材深加工为代表的农产品工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第二,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自本世纪初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党的十大提出:立志在农村“发展生产,生活充裕,文明农村风俗,加强民主管理”。利用乡村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积极创新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不断增加农民的固定就业工作岗位,发掘乡村自然资源和其他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传承与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把西南地区建设成为民族风情和生态欣赏的旅游胜地。

  4)办好大中小学教育,筑牢人才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十年来,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不够完善,广大地域内缺乏足够数量的高等院校,导致出现“本土无人才,外部人才留不住”的尴尬局面。人力资源是提升地域经济内生发生动力的最好保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千方百计办好教育,为经济发展培育更多人才。此外,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大批流入东部发达地区,最主要的吸引力来自于优渥的生活环境和较高的薪资待遇。西部地区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确定较高标准的人才引进补贴,在人才进入以后,准时落实待遇,增强示范效应,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政府要提升人才创业的支持力度,保障资金供应、税收优惠,要创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再有人才机制的补充,势必会早日实现西部经济的腾飞。

  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是基础,产业集聚是龙头,人力资源是保障。地区经济的腾飞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在以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南部地区要发挥文化优势,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对旅游业进行不断发展,从而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状态。生态宜居环境的创建能够吸引更多人才来到西南部地区定居。资金和人才的双重积累,势必会激发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C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彬,陈耀. 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6(10):76-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强巴央珍.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9):259-260.

  [4]薛伟贤,顾菁. 西部高新区产业选择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J]. 中国软科学,2016(09):73-87.


【编辑:editor】
上一篇:城市智能配送电子化交付平台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制药企业药品销售的推广模式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