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普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种独特的实用类文体。不仅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其自身的科学性、文学性、思想性和通俗性对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仅忽略了这类文章的知识性,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是直接一笔带过,并不做详细讲解。探讨科普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能减少教学困难,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科普文;有效教学法;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对文本所涉及的材料有自己的思考和评判”,明确规定了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要习得的知识和技能。但因教学时间、教学进度的限制,对于科普类课文,很多老师无法进行详细讲解,只是讲讲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特点和写作技巧就结束了。因此,如何有效进行科普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里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1]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一节课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多保持在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在40分钟左右的高中语文第一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之转化为学习语文的欲望,继而全面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在核心素养方面取得进步。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对于科普文教学,语文教师虽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高中科普文的有效教学方法,但在学习和教学主体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缺乏兴趣
科普文本身的枯燥性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理解科普文中承载的科学知识,对科普文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抓不住重点难点提出疑难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对科学领域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摄取,了解科学常识,避免课堂上出现重复学习和无效学习的局面。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科普课文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教学内容片面化
教师在讲授时要根据学情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设计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部分教师在设计科普文的教学过程时,只是片面地把课文内容当作教学内容,课文写什么,教师就选择什么,把文章中所传达出的科学知识当作重点讲解,而忽视了科普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内涵。甚至把科普课文束之高阁,让学生自学或不学,忽略了科普文普及科学知识的写作目的,没有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误用
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的《大教学论》一书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其主要目的,“要找到一种方法使教师少教同时又让学生学习获得更多。”[2]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活跃的,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起引导辅助作用。科普文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这就决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再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可是大部分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课文全部内容由讲授方式完成,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感悟的空间,只是一味输入而不让学生主体输出。这样只会使学生的学习欲望越来越低,最后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是没有。
(四)教学评价单一
语文教学评价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目标,采用可行的方法与技术,对语文教育活动的目标实现程度,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1984年我国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这标志着我国教学评价的发展。时至今日,我国教学评价理论体系仍然不够完善。现有的语文教学评价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禁锢,分数的高低几乎成了评价教学质量与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于是教师开始试题押宝,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形成了十分尴尬的局面。语文教学评价内容的狭隘,导致评价方式失去价值。传统的评价方式大都采用测试的形式,定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种评价方法简单,形式单一,甄别、选拔功能有余,激励、教育功能不足,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3]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五第四单元中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为例,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激趣导入课文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一种心理名词,是指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便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深厚。因此,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科普文是一种“杂交”文体,大部分的文章中都会出现抽象理论和想象力丰富的描写,所以仅仅依靠语言解释和描述进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借助一些外在力量,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等,可以较清晰直观地展示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综上,教师在进行科普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导语设计这个教学环节中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目的。
教师在讲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可以进行激趣导入的教学环节设计,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四大名楼和古建筑代表四合院的图片,以“这些建筑有什么异同点”问题导向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古建筑的魅力,引领学生探寻中国建筑美的特点和原因。或者以“为什么北京清华园中会有梁思成先生的雕像?”这样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加深对作者的了解。魏书生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激趣导入型导语的教学环节设计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明确学习任务,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他们学习科普文的焦虑感和无助感。而且好的导语还可以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课中利用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读懂科普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底蕴和科学知识。科普文由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专家所写,写作目的是向非专业人士传播专业知识、介绍相关规则与原理。文章选题较严谨,科学性、专业性较强,知识较新也较系统。因此,想要读懂科普文既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底蕴和相关科学常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心理发展上都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在理解科普文章方面还需要借助其他方法,简单易行的就是利用好书下注释内容。叶圣陶在《关于编教材》说:“课文的注释是老师和学生都用得着的。设想某一句话老师教起来学生读起来有困难,就应当做注。”[5]这就说明教师和学生在无法理解课文某一专业术语或句子时,应该多多关注课下注释。作者虽然在用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中国建筑的特征》的内容叙述,但高二学生因知识储备有限,不明白关键字词、文章大意,对作者表达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理解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关于古代建筑的专有名词。这时候教师要注重课下注释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释的内容。如课文中关于“回廊”“抱厦”“厢房”“耳”等专业名词,课文书下注释中如是解:[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厢]厢房,在正屋前面两旁的房屋。[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些,也会给学生带来“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学习感受。
(三)课后巧用简笔画回顾课文
科普文是促进科学知识普及的文章,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的文章讲述的一般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新成果或者一些重要定理,其最大特点是用较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谈论比较严肃的社会科学方面的话题。从思维方面看,主要是以逻辑思维为主。
《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一篇社会科学类文章,在语言运用方面具有较强思维逻辑性。例如文章的第四至第九自然段作者在讲述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时,内容看似是单个的个体,实则有很大的联系性。比如在学习“间”“斗拱”“举折、举架”这些内容的时候,就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性。如何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课文,找到联系性?可以借助简笔画。
简笔画教学能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象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还可以刺激多种感官,为学生创设一个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处于一个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总体结构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首先,借助简笔画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房屋的主要建筑:台基、房屋和屋顶,随后在主屋后面画上抱厦,在正房两旁画上厢房,在厢房两旁填画耳房;其次,回顾结构特征时,可先画出台基,再画立柱和横梁构成的梁架,随后在梁架上画出由弓形短木和斗形方木构成的斗拱,再在多层梁架上画出举架,笔尖随着举架慢慢移动,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即屋顶。这就把中国建筑的大概形状绘画出来了。教师可以利用简笔画教学法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对中国建筑的印象。
(四)正确使用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语言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教师如果能够良好掌握课堂评价语言,合理使用,评价语言的创造性和新鲜感就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愉悦,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可以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会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老师在运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语言的准确性,不仅吐字、发音要标准,不能存在语病,而且评价语言表达的内容必须能够直击“要害”。在评价学生行为的时候,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答题思路和答案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够精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评价学生行为。二是具有个性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试想一下如果把对小学生惯用的评价语言放到中学生身上,那么教师在学生眼中的地位和形象很可能大打折扣。三是民主平等,在一个班级里,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一般都比较喜欢班级里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所偏颇。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注意,偏颇的评价语言如果经常出现,很容易让受表扬的同学产生自满心理,也很容易让其他同学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四是具有赏识性,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肯定,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需要他人的肯定。课堂评价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赏识学生、肯定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使用的评价语言应该具备赏识性,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情感因素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成绩。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赏识性评价语言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营造一种和谐、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C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才智,2010:(4)
[2]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3]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4)
[4]王松泉,王柏励,王静义.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59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关于编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