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企业会计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特殊行业,与传统的工业企业会计差别很大,是专业课中的一个难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使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企业会计不断融合,会计核算也变得复杂多样,传统金融企业会计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心德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教学
一、引言
与传统工业企业相比,金融企业经营活动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金融企业在开展经营业务时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严密性,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金融企业会计职业能力是目前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互联网金融已经日渐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原有的《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是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集合传统金融企业业务特点而制定的具有特定核算形式和核算方法,应用于传统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专业会计学。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金融企业会计》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二、现阶段金融企业会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课程理论前瞻性不够,更新不及时
从现有教材来看,该课程主要分为商业银行会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又分为保险、证券等板块。教材原理还是根据会计学原理进行核算,没有考虑现有互联网环境下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传统金融业务还是延续会计学基础理论里面的原理,比如会计主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传统的金融主要指具有存款、贷款和结算的传统业务的金融活动,银行作为中间机构把社会上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然后再通过贷款还给社会的一个过程,金融企业的会计主体的就是企业本身,或者独立核算的金融机构部门。然而随着互联网逐步走进生活,金融企业逐步全球化,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关系变得复杂,金融企业间竞争加剧,政府的干预以及传统国有银行也会拒绝一些协议存款的交易,使得互联网金融相互间的并购加速,破产也加速,因此会计主体也变得有不确定性。
会计学原理所含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状况。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货币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无法靠货币计量来提供完善的决策信息,还需要通过非货币指标来计量,比如信用数据、电子凭证等。比如网络贷款时需要债务人的征信情况、流水状况等综合数据。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货币计量假设也不够完善。
(二)教学内容、结构安排不够合理
传统金融企业会计是由银行会计演变而来,金融业务的拓展、保险证券等业务的出现,金融企业会计教材开始从银行会计分为商业银行会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板块,可适用的教材也比较少。从现有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来看,银行会计还是占了80%以上的篇幅,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内容的分配非常有限,新人才培养方案课时量的缩减进一步增加了该课程的讲解难度。教材主要还是对银行会计展开重点描述,实际金融业务中,除银行以外,期货、证券、保险、信托和互联网金融等共同形成了金融行业的生态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日渐成熟,并且逐步走进生活状态中,教材中这种内容的编排结构就显得不合理,对非金融机构的涉及不多。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互联网金融环境也日渐成为金融企业会计需要核算的一个新领域。在互联网环境下,线上交易是主要的支付方式,资金的运转流通主要是通过电子货币或者线上银行卡等支付,线上支付方式的改变使得企业现金流量快速变动,也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地位逐渐凸显,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逐步向电子化发展,国家对金融业务的管控措施也有所变化,教材对这些新领域涉足较少,与实务有一定的脱节。
(三)教学方式和思路有待改进
1.教学方式。金融企业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对会计业务规范要求也高,商业银行的业务核算流程复杂,手续严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照课件和ppt讲解,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条件的受限,很难为学生展示最真实的模拟操作,比如学生对票据的填写规范没有直观的感受,对银行日记账也停留在课本的数字概念中。
2.教学思路。教学条件的有限以及教材没有与时俱进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延续传统的金融企业会计的课程思路进行讲解,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是按照课本思路进行编排,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导致教学思路陈旧。
三、《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金融企业会计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区别与传统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区别。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企业教学思路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及时更新,培养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一)结合金融企业发展现状,合理规划教材结构
目前,金融企业已经从刚开始单一的银行和保险业务发展成多样化的金融业态,比如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支付方式电子化。在这种金融业态多样化的现状下,还仅仅以银行会计作为主要内容已经脱离了实务,教材可以适当增加非银行金融企业会计内容的篇幅,同时教材应涉及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企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让教材具有前瞻性。
此外,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时量有所压缩,增加非银行金融企业会计内容的同时要压缩掉一部分商业银行核算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内容进行改进:其一,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增加,其业务也在不断拓展,比如黄金外汇等,新增的业务应与教材的理论联系起来有所体现,同时一些往来核算等复杂且日常运用不多的业务核算内容可以适当删减。其二,互联网金融是会计学原理与金融企业会计发展融合的必然结果,教材结构也应增加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核算以及对金融企业会计的影响,如此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1.优化教材内容。金融企业会计融合了货币银行学、金融学、会计学几门课程的内容与精华,也反映了金融企业各类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教学内容上应当重视基本理论,让学生适应金融行业的环境再深入讲解。增加非银行金融行业内容的同时减少商业银行的篇幅,如何在减少商业银行篇幅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是教材改革的一个难题,教师需要通过以往及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正确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2.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商业银行会计已经被高校教师生所熟悉,不论是从货币银行学的起点还是金融企业会计的拓展学生已经具备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较大,因此应培养学生对金融风险的防控意识。我国金融行业也逐渐对外开放,一些国外的投资银行与我国企业和银行间不断融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对学生应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当前金融市场的不断多样化,资本市场慢慢从房地产活跃到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相比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鲜明、业务复杂,也慢慢显现出与与商业银行同样的不可或缺。
(三)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向
互联网金融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互联网冲击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比如第三方支付反映的会计主体和货币计量的不适用,需要教师搜集更多的案例在实务中加以佐证。传统金融企业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金融企业会计在教学中也应与互联网合作构建多元的教学平台,除了基本原理的讲解外,教师应多学生培训吸收具体的案例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够合理对接的应用型人才。
(四)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金融企业会计与传统工业企业会计在理论基础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会计核算上有本质的区别,很多学生难以转换到银行以及金融行业的角色中去,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把工作企业当做会计主体去核算,因此教师可以转变刻板的教学方式,引入案例介绍业务处理,针对具体的案例过程让学生融入其中体会会计主体的转换。可以让学生取自己身边的案例,比如自己的存取款业务,将银行卡的钱转入余额宝或者证券账户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效果,金融企业会计又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转换教学模式把教师主导转换成学生主导变得迫在眉睫。可以在前述案例教学中展开互动,教学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或者身边搜集案例,邀请学生参与进来,分小组进行展开讨论,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业务的过程中再对会计处理进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再禁止学生看手机,而是充分利用手机时实查阅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搜集案例—分析案例—处理案例会计业务”整个过程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业务能力,辅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让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旨在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金融业务处理又能轻松应对互联网发生的业务,从内到外做到符合时代要求的零对接金融行业会计人才。C
(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柳.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相关问题及策略探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6/5.
[2]郭茳.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改革及其发展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2).
[3]欧秀英.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8,(1).
[4]毕金玲.对《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