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国际货运代理海运出口为例,从货代行业现状和学情分析着手,对《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实施以及成效进行深入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整合多种信息化资源,有效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堂教学;分析;海运出口
在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准确把握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把它作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尤为重要[1]。《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高校商贸专业群广泛开设。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它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拓展课,旨在通过对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较熟练的实操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胜任福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第三方国际物流企业和制造业国际物流部门的一线国际货代操作、销售、客服、单证等岗位的工作。
一、整体教学设计
(一)选题依据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设计响应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课程改革为突破点,以课岗融合为标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路径,以学习情境设计为基础,通过对接货代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对接货代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要求、评价指标进行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设计,用项目任务将课程知识串成链,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2]。文章以《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重点教学内容——国际海上货运代理为例,通过对销售岗和操作岗的职业能力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贴合实际岗位需求,为学生上岗实践奠定基础。
(二)行业现状
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为国际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将随之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当前,客户对货运代理服务的需求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揽货、单证操作、清关、结算、二次国内运输等,而是转向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设计、综合物流服务模式构建等高增值的代理服务。因此,如何培养既掌握国际货运代理操作业务规范又能进行服务方案设计的高端技能人才是《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亟待完成的主要任务。
(三)学情分析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授课对象为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前期了解发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货代的了解并不深入,而电子商务专业大部分学生对物流的了解仅停留于国内快递,对于货物运输代理甚至是跨境电商物流模式都知之甚少。因此,为了更好地向物流/电商行业发展输送更高质量更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有必要培养学生熟悉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掌握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新技术新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
学生前期分别完成了《物流管理基础》《国际贸易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先导课程学习,奠定了较好的知识基础。此外,作为新时期的高职学生,擅长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信息化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为教学目标达成奠定了态度基础。
(四)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学。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实施“教学做合一”,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
2.融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引导学生明确作为一名货运代理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增强职业责任感,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3.产教融合,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严格按照货代员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考核要求落实教学,充分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
4.智慧课堂,利用多元化信息手段。依托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资源在学习通、智慧职教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结合货代模拟软件和海关申报平台给予学生真实的情境感受,提升教学效果。
5.以赛促教,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世界技能大赛货代赛项机制。基于世界技能大赛货代赛项规程,将货代赛项的竞赛内容和技能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二、教学实施与成效
(一)对接岗位职业能力,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团队调研了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岗位分布情况,选取海运销售岗、操作岗、单证岗作为本课程的对接岗位,梳理了三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凝练出其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以此为培养目标(表1),进行教学实施。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实务操作,具备较扎实的国际货运代理知识储备;具备国际货代行业相关岗位的实务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国际货代行业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销售、操作、单证、客服等岗位工作。
(二)对接岗位工作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一体化教学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以揽货、订舱、装货、报关等重要工作环节设置学习情境,以其工作步骤为学习任务,在每个工作步骤中梳理知识点和技能点,形成一体化教学内容鱼骨图(图1)。借助鱼骨图,教师可以把握每一个任务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分阶段达成学习目标。
表1 培养目标
图1 教学内容鱼骨图
(三)对接岗位评价指标,进行多元化考核与评价
经到校企合作企业厦门汉连物流有限公司调研得知,货代操作岗和销售岗的岗位考核指标主要包括: 常规工作、业务执行力度、危机处理能力、服务质量、客户开发与维护、回款情况以及业绩完成度等。据此,本课程设计了立体化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方案(图2)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内容全覆盖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职业素养(10%):评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态度和服务意识;课堂表现(40%):评过程、评参与度;成果评价(40%):评线上线下学生学习成果;拓展任务(10%),评方案、评延学。评价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实训手册、上机实训操作和随堂测试、角色模拟和PPT 制作及演示、案例讨论分析,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主体全方位,包括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互评。其中,社会评价主要是仿真实训平台软件自动评分,学生互评主要体现在小组情景模拟、主题型PPT 演示,以及个人实训操作成绩的分配这三个项目。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遵循认知规律
首先,依托国家级、省级资源库,学生通过自主扫描二维码获取课程内容对应的动画、微课、视频,并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观看,不但延伸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学生能够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学习通和智慧职教2个平台贯穿课前预习、课中实施和课后延展,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课前通过学习通发布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通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为后续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依据;课中通过学习通活动平台设置讨论、抢答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课堂表现。此外,小组课堂活动成果通过学习通提交,实现生生互评,互相学习借鉴;课后通过学习通布置延展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最后,依托互联网查询课程相关内容的行业最新资讯,关注行业发展,与行业无缝对接。充分体现了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加强职业认同感。
(五)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落实德技并修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学生参与课程积极性高,主动在老师引导下拓宽个人知识视野的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注重师生教学情感互动,在现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形式上不断拓宽延展。本课程的核心思政教育元素是:“遵守程序、业务规范、办事诚信”[3],其中“程序、规范”是专业素质要求,而“诚信”则是充分体现了的思政要求。对于即将入职进入社会的高职学生,诚信问题尤其重要。如何融“诚信教育”于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邀请企业业务专家现身说法的形式来开展。通过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厦门汉连物流有限公司从事报关业务的陈经理到课堂上进行案例剖析,并通过QQ远程连线进行操作示范,使学生真正明白在通关报关业务中诚信素质发挥的作用,从而使诚信内化于心,形成素养。
三、反思与改进
(一)特色
本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从事货代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多种信息化资源,有效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显著。
1.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依托学习通平台与线下视频、动画、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实现全课程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货代模拟软件,实现学生对货代海运、空运、多式联运实际操作流程的全局把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互联网、线上订舱系统和报关系统,实现学生学习与行业无缝对接,增强职业的体验感。
2.基于工作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提升教学成果
通过在学习领域中设置与货代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学习任务点,借助任务点对学生进行逐一考核。学生在每一项任务中的完成情况都有清晰的评价。课程结束的时候,参照各个任务点的得分,基本明确学生的能力范围。将工作过程系统化引入课程评价,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指标,实现课程评价与岗位评价对接,为学生确定职业方向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缩短职业定位的试错时间。
3.“1+X”融入教学,培养“业务规范”“办事诚信”职业情怀
在教学全过程融入“1+X”物流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货代部分的考核要求,同时渗透思政教育理念,对接岗位要求,进而培养学生规范的实务操作技能,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团结合作、和谐与人共事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服务客户的职业精神。
4.双师教学、校企对接,实现教学做一体
对接货代行业标准,深化校企合作。根据货代企业需求,选取销售、操作、单证等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开展实践教学,企业导师和校内老师同上一堂课。企业导师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业务技能,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通过QQ远程连接企业对应岗位进行示范教学,使得学生有真实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操作的兴趣。
(二)改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1)通过校企共建,以自主开发为主,补充和完善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库。(2)在小组实践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出现懒散、不积极的现象,如何激励所有学生全部积极参与课堂实践,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强化。(3)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借助手机APP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存在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应通过完善教学任务的设计和个别沟通进行改进。C
(作者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5822);
参考文献
[1]钟聪儿.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探索——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9):67-71.
[2]王倍,滕静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改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41-45.
[3]张银霞.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与操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家国、和谐、守公德”[J].大陆桥视野,2020(6):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