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控制
文/韩梦雨  2021年第5期第109页  2021-04-2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各种金融形式蓬勃兴起。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存在虚拟化程度过高、执行监管困难等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控制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分析

  1.互联网固有的技术风险

  (1)操控风险

  操纵风险是指由于内部过程、系统等方面的缺陷或人为错误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此风险范围广泛,因此可管理性较弱,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精力。2018年6月数家网贷平台发布公告暂停业务进行清盘,严重逾期或者资金链出问题的平台不得不退出行业,发布清盘公告。事后调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行业操作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多数平台运转期间存在操作不当、自身架构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P2P平台的内部错误才导致公司破产。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时代,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2)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由于Internet平台操作不当或安全系统漏洞造成的用户信息被盗,直接或间接导致用户损失。互联网时代注重开放性和数据交换。越来越多的Web平台已开始推广共享帐户登录。在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他们还加强了用户账户之间的链接,并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这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3)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突破, 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技术漏洞、网络安全和信息披露等问题。例如通过病毒黑客程序人为入侵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传输故障,利用钓鱼网站或公共网络非法盗取资金,截留、篡改个人信息等。IT技术一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短板[1]。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的根本性风险。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显著区别是,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产生意外的收益。互联网金融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中之一是产品的错误促销和销售。第二是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第三是窃取银行金融机构的声誉。第四,现金提取困难、人员失联、携款跑路、非法集资等。

  3.金融固有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仍是资金的融通,没有脱离金融的范畴,仍具有微观和宏观上的风险特征。

  资本账户管控的有效性导致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异常。首先是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净资本流入自2001年以来迅速增长。从我国利用外资的实际情况来看, 相当一部分外资流具有“内资外资化”趋势, 和“政策寻租”的特点。还有大量违规资本伪装成经常账户收入和支出跨境流动。二是资本外逃严重, 外逃渠道多样化。大规模的资本异常流动,增加了人民币的汇率风险, 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二)外部风险

  1.政治政策风险

  201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工作会议在北京的召开,会议指出继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推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此次会议还表示,协会要按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要求,继续推进部门自律管理工作,例如信息共享、备案披露、监控反洗钱、恐怖分子融资网络以及报告非法金融活动,以便为在线临时金融风险管理和建立长期的金融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长期监管机制,互联网金融处于发展的有利位置,但法规带来未知的政治风险。

  2.法律风险

  目前, 互联网金融业仍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督的三无状态。一方面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理财产品) 在合法和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徘徊, 稍有不慎就会触及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高压线。另一方面是在目前现有的法律下当事人能否做到奉公守法,令行禁止。由于在线融资的便利性,欺诈罪犯即使知道自己无力偿债,仍继续多次恶意抵押其财产,以欺骗平台公司并将资金用于破坏性目的。尽管平台公司通常会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但他们无法判断攻击者是否有能力弥补缺乏足够信息支持的能力。近年来,发生了许多P2P金融服务公司扰乱了全国投资链的事件,对此类案件的分析表明,大多数事件的特征是非法收购政府存款或金融欺诈,究其根本是法律的不够完善,监管的力度严重不足。

  3.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不完全合同使得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主体不能承担其行动后果,在实现自身最大化效用的时,做出危害社会或金融领域的现象。这里主要从贷款人层面来讲述道德风险,一些借款人会存在恶意借款和欺诈的行为,因为互联网金融借款没有传统银行借款的多要求,因此借款比较简单。借款人没有良好的还款能力,或者是一些对借贷有认知错误的学生,当他们借款以后很容易产生无力偿还的情况。4.其他风险

  商业周期风险是指当实体经济中的大量客户面临破产和破产而导致其丧失支付能力且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不足以应对系统性风险时出现系统性风险。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这种情况通常每几年发生一次,而在中国大约每5~8年发生一次。关联风险是指由于相关产业或相关市场发生严重问题,而使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途径

  关于以上提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这些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要做到有预期,有引导[2]。

  (一)内部控制

  1.针对互联网技术风险

  在内部流程方面,需要更严谨、更鲜明的授权审批制度,责权对等。通过科学调查, 进行有特色的定制型服务, 设计最适合企业运行的步骤, 实现平稳有序、简洁高效的运转。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学习更先进的经验,培养更专业的技术人才,研制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实施多种机制以应对各种故障引起的数据丢失和恶意攻击,并防止由于上级黑客攻击而导致的系统瘫痪,从而确保交易安全。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投资,制定行业安全标准,并创建一个用于监视互联网安全的集成机制。网络支付是否安全是线上支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了这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支付的安全性就提高了。

  2.针对流动性风险

  网络借贷。由于个人基金数量有限且筹集的资金总额有限,当前风险主要与违约有关,但不应低估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健全资质审核体系,不允许资质审核不过关的小平台违法运营,控制好P2P平台放贷和融资,禁止实际放贷金额小于转让股权现象的出现,否则很容易演变为非法集资。管控网络借贷中的抵押物,扩宽融资抵押物的种类,严格审核抵押物的变现能力,控制资金流,做到实时监控随机抽查,使资金流更加平稳运行。

  股权众筹融资。有触及公开发行证券或“非法集资”红线的风险,主要是做到资金与资产经资金池处理后分配,厘清股权众筹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在双方之间设定符合《公司法》的权利义务关系。

  3针对信用风险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预解决信用风险问题,应保证信息对称,建立统一的数据征信平台。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广泛的数据信息,可以为用户创造高效、便利的交易氛围,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 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得到有效改善,信息的流动性和反馈性更加全面及时。同时,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数据交易平台可以对用户数据进行集成,深入地分析和处理,从而形成一个定制的数据中心,使双方可以随时请求对方的信息,包括他们的过去。交易记录不仅降低了检查借款人信用的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且有效地避免了信用风险。

  (二)外部控制

  1.针对政治政策风险提出对策

  政府应该在尊重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公众的法制建设意识。监管措施主要集中在注册和强制披露等问题上,旨在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做好监管机构监管职责的划分,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还应该做到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监督控制体系,监督体系健全完善,更加符合当下形势。

  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我国的金融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3]。

  2.针对法律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强化法律规范,强调行业自律。加大打击力度,实行精准犯罪预防,严格把握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标准,加大处罚的力度。大力镇压平台公司的犯罪活动,清理行业环境,迫使平台公司规范经营,确保公民资金安全。检察官应提高预防犯罪的透明度,并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中明确实施预防犯罪。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与涉案平台公司建立双向沟通渠道,积极帮助平台公司配合调查。

  四、结论

  本文主要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方法。作为科技创新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代表了传统金融的发展方向。经过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特殊定位,互联网金融的混乱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金融向善”已成为许多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的重要概念。通过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加快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支撑。C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人民网研究院.《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R].北京,2018.

  [2]张涛,互联网金融的主旨是服务实体经济[A].中国金融论坛,2016(11).

  [3] 冯乾、王海军. 互联网金融不当行为风险及其规制政策研究—以市场诚信、公平竞争与消费者保护为核心[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2):24-51.


【编辑:editor】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成都市的物流需求预测
下一篇:《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堂教学分析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