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明地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运营组织调整的探讨
文/张志勇  2021年第5期第93页  2021-04-20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地铁作为城市主要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面对疫情防控及人民群众出行保障的双重压力,如何通过疫情下的运营组织调整来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汇总了疫情期间全国部分城市地铁的运营组织调整措施及经验,同时基于昆明地铁疫情期间的运营组织调整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共同探讨优化疫情下的地铁运营组织调整。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地铁运营;组织调整

  1. 探讨背景

  2020年1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地铁作为城市主要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地铁对比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存在运营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性差、人员密集程度高等特点,同时疫情传播风险、防控难度及运营压力更大。自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全国相继有8座城市地铁运营服务全部暂停,面对疫情防控阻击及人民群众基本出行保障的双重压力下,各城市地铁陆续对地铁运营组织进行了调整,但因大多数城市是首次面对如此大规模、易传播、易扩散、防控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疫情,且疫情下可供学习借鉴的运营调整相关文献极少,在诸多因素的交融下给疫情期间的地铁运营组织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本文将以昆明地铁在疫情期间的疫情防控及运营组织调整为例,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地铁运营组织调整进行分析探讨。

  2. 疫情期间的运营调整措施

  (1)全国疫情期间的地铁运营组织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

  (2)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地铁的运营组织调整情况来看,疫情期间的运营调整除了满足企业自身防疫及人民群众必要出行需要外,很大程度上还受当地上级部门相关政策的影响。

  疫情突发及全面蔓延阶段,各地地铁运营企业先后采取了线网停运、部分线路停运、线路部分区段停运,缩短运营时间、加大行车间隔、部分车站关闭、部分车站出入口关闭、取消线路延时运营服务等运营调整措施来应对疫情,其中缩短运营时间叠加加大行车间隔的措施成为了疫情期间的主流调整措施(如图1所示);当疫情蔓延势头初步得到遏制,疫情风险等级未变化的城市仍维持调整后的地铁运营组织方案,疫情风险等级下降的城市开始适量调整恢复运营,疫情风险等级较低的城市开始以适当缩小行车间隔、延长运营时间、恢复关闭车站运营等措施来调整地铁运营;复工复产阶段,除疫情风险等级未下降的城市外,其余城市地铁均进行了大幅度的运营调整,其中以恢复所有线路运营、恢复运营时间、恢复(或明显缩短)行车间隔的调整措施为主;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并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各城市地铁均恢复正常运营,同时通过采取调整运营交路、多交路套跑、增加计划运营列车、动态加密运营列车、延长早晚高峰持续时长、分时分区缩小行车间隔、缩短停站及区间运行时间、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加快列车运营周转效率等调整措施及必要的客流管控措施来控制车站满载率、列车拥挤度。

  表1 疫情期间的地铁运营组织调整

  3. 实例分析

  本文选取昆明地铁疫情期间的运营组织调整为例,昆明地铁针对疫情不同阶段的防控标准及要求对地铁运营组织进行调整,疫情期间的整个运营组织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的调整。

  (1)为迅即应对突发疫情,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各地长途客运交通系统停运,人员流动受到严格管控,除政府相关部门、医疗、安全、防疫器械物资生产企业及部分社会稳定必要的保障企业和机构外,其他企业、工厂、学校及相关机构均处于停工停产停学状态,地铁客流呈断崖式下降,同时面临着防疫物资极度短缺,地铁员工、安检、保洁人员自身防护难以保障的困境。为全面落实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疫情防控要求,昆明地铁结合现有的防疫物资对防疫支撑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分析研究了各线路客流缩减情况,采取了地铁3号线、6号线一期停运,1/2号线首期工程运营时间缩短至6:30—22:30,行车间隔加大至30min,维持7个客流大站运营服务的调整措施来引导市民减少非必要的出行活动,降低疫情扩散传播的风险。

  (2)在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及节后人民群众出行需求量增加的大环境下,昆明地铁结合客流的增加情况、防疫物资设备储备情况及少部分企业工厂复工复产的交通运输保障需要,对昆明地铁运营组织进行调整,其中1/2号线首期工程运营时间及行车间隔不变,运营站点增加至14个站点;3号线恢复10个站点的运营,运营时间缩短至6:30—22:30,行车间隔加大至30min;6号线一期恢复3个站点的运营,运营时间缩短至7:00—22:00,行车间隔加大至30min,同时增加备车加开的动态调整,将车站满载率、列车拥挤度控制在50%以下。

  (3)在全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的势头下,各地交通运输开始逐步恢复,80%企业工厂开始逐步有序复工复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量明显增强,地铁客流开始恢复,为进一步承担起社会公共责任,做好地方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昆明地铁首期工程、3号线、6号一期工程运营时间及57个站点的运营全面恢复,1/2号线首期工程运营时间恢复至6:20—22:45,行车间隔缩短至15min—30min;3号线运营时间恢复至6:20—22:45,行车间隔缩短至15min;6号线一期工程运营时间恢复至6:20—22:20,行车间隔缩短至15min;同时面对早晚高峰时段的客流变化进行动态调整,1/2号线首期工程工作日8:00—9:00、18:00—19:00时段各加开6列运营列车,将客流高峰时段行车间隔缩减至7—8分钟,进一步提高工作日早晚客流高峰时段运能供给,将车站满载率、列车拥挤度控制在70%以下。

  (4)在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全国疫情防控开始进入常态化,工厂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人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地铁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完善,地铁客流明显恢复的环境下,昆明地铁线网运营组织全面调整恢复。

  4. 疫情期间运营组织调整建议

  (1)服务疫情管控。优先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等级,结合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及上级部门相关政策措施,优先配合疫情防控及管控要求的落实,调整运行图的编制应最大程度的服务于疫情管控。

  (2)依靠科学评估。根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要求,结合近期疫情发展趋势、客流情况特征、防疫物资供给保障情况、设施设备条件进行科学的评估,评估防疫人员、物资、设施设备供给、运力的供给能力,通过调整运营组织来降低人员聚集的可能性、减少聚集人员的数量、缩短人员在车站列车上停留的时间,防止疫情通过地铁传播扩散。疫情处于高风险等级时,通过线网(线路)停运、部分车站关闭、部分车站出入口关闭或适度调整降低线网运力、缩短运营时长,控制车站满载率、列车拥挤度≤50%;疫情处于中风险等级时,根据客流情况适度增加运力、调整运营时长,控制列车拥挤度≤70%;疫情处于低风险等级时,运营组织可调整恢复,并做好车站、列车常态化客流管控。

  (3)强化动态调整。实时关注疫情风险等级、防控措施、客流及运力供给等因素的转变,充分结合国内及当地疫情发展态势,分时段分区域、适时动态的调整运营计划,做到调控有空间、应急有能力、防护有保障,切实好疫情防控和运营服务的保障支撑。

  5. 结束语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全国乃至全球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地铁行业作为城市大运量公共交通的骨干,不仅经历了疫情下的交通运输“大考”还面对了前所未有的抗疫挑战,无论是在常规客运服务提升调整方面还是疫情防控应急调整方面,地铁行业在负重前行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在此希望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地铁运营组织调整的探讨及疫情下昆明地铁的运营组织调整经验的分享,为地铁行业在疫情下的运营组织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意义。C

  (作者单位: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冯旭杰,王洋,刘书浩,等.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J]. 交通运输研究,2020,6(01):45-49.

  [2]陶涛. 马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研究[J]. 城市公共交通,2020(10):49-51.

  [3]邓连波,曾强,高伟,等. 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J] . 铁道学报,2012,312(12):16-25.


【编辑:editor】
上一篇:基于服务利润链的宜宾港口 仓储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研究
下一篇:物联网技术在生鲜配送中的应用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