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研究
文/王雅琪  2019年第10期第135页  2019-09-10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制品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原奶供应渠道复杂、企业生产技术落后、法律不健全、相关责任部门监管不到位、从业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屡次发生。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基于乳制品的生产加工流程,构建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准则层为原奶供应透明度;指标层中最重要的为原奶质量信息透明度、辅料添加信息透明度、加工流程信息透明度。因此,本文从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政府提高监管两方面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乳制品供应链;信息透明度;AHP;评价指标体系

  一、我国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评价指标分析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可分为三个环节,原奶供应环节、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乳制品销售环节。相比西方国家渠道冗长,相互关系复杂,所以控制质量安全的难度也相对较高。本文依照流程将乳制品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度从原奶供应透明度、乳制品加工透明度、乳制品销售透明度构建。

  (一)原奶供应透明度指标体系

  原奶供应是乳制品供应链中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2008年,三鹿等品牌奶粉相继被查出“毒奶粉”,在原料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原奶的蛋白质含量,造成婴儿换上肾结石等疾病,危害到数十万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这也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此事件之后,我国加强了对散户奶农的管理,以企业或合作社牵头形式建立现代牧场及养殖小区。现代牧场的原奶质量最高,养殖小区和散户奶农次之[1]。但是,我国原奶供应还是以小规模的养殖农户为主,这些供应的原奶质量不容乐观,质量指标偏低。养殖技术、养殖环境、饲料环境都是影响原奶质量的重要问题。原奶供应环节的透明度指标可由4个指标层组成,分别为饲料信息透明度、饲养场信息透明度、奶牛养殖信息、原奶质量信息透明度。

  (二)乳制品生产加工透明度指标体系

  乳制品企业是供应链的核心,加工工艺、操作规程、生产环境等都会影响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影响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主要由于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淡薄以及质量认证缺乏规范[2]。乳制品生产加工透明度可由5个指标层组成,分别为加工企业信息透明度、加工流程信息透明度、包装信息透明度、辅料添加信息透明度以及质检信息透明度。

  (三)乳制品销售透明指标体系

  乳制品的流通销售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及销售环节。乳制品具有易腐变质、保鲜难的特质,一般生产加工在城郊或农村,销售点在城市,所以这决定流通环节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本文将乳制品销售透明度由6个指标层组成,分别为经销商信息透明度、运输企业信息透明度、运输信息透明度、存储信息透明度、销售企业信息透明度、监管信息透明度。

  二、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验证

  (一)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综合上述评价指标的建立,设计包含涉及3个环节的15项影响乳制品供应链信息透明度变量的量表,由消费者对乳制品供应链信息透明度重要程度进行打分。问卷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及矩阵量表,矩阵量表由 “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组成。通过线上及线下的问卷发放方式,共发放并回收2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90份。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见表1)

  消费者认为所有指标信息透明度均在50%以上,说明消费者均非常注意这些信息的透明度。其中,消费者十分注意原奶质量供应以及辅料添加信息透明度。

  (三)调查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对调查问卷结果做SPSS分析,其中,Cronbach’s 值为0.896,大于0.8;KMO值为0.927,大于0.7,显著性较可信度较高。因此,由上述调查问卷15项指标作为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指标较为合理。

  三、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3]。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一)构建乳制品供应链透明度指标体系

  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案例,总结15项二级指标;其次,通过逆向归纳法[4],基于乳制品的加工流程,对二级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三层一级指标,分别为原奶供应透明度、乳制品加工透明度、销售透明度(如图1所示)。

  (二)通过AHP确定指标体系各级权重(见表2)

  指标权重越大,证明消费者对此信息透明度关注度越高。由表1可知,一级指标中,消费者对“原奶供应”及“乳制品生产加工”的关注度都较高,占44.29%及38.73%,说明“原奶供应”及“乳制品生产加工”对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的影响最大。消费者对“销售信息”的关注相对较小,仅占16.98%。一级权重的大小还代表消费者对次指标的要求和关注,指标越大代表消费者对此环节的要求越高。此外,消费者对“原奶供应”及“乳制品加工关注度较高,也间接说明这两个环节在信息公开的程度较差,政府应加强在这两方面的质量监管,保障乳制品的安全。

  在二级指标中,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环节为“原奶质量信息透明度”“辅料添加信息透明度”“加工流程信息透明度”,权重分别为25.05%,12.66%,10.95%。说明在乳制品供应链中,消费者对这三点的信息比较关注,也从侧面反应乳制品原奶供应及加工比较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且现阶段我国关于该流程的信息公开不足。权重最小的三项为“经销商信息透明度”“销售企业信息透明度”“运输企业透明度”,权重分别为1.73%,1.2%,1.08%。说明企业信息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小,对运输环节的关注度不高。这符合现在多数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来源及加工比较关注的情况。

  四、对策建议

  为了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相关企业应自觉加强乳制品信息透明度。在原奶供应环节,企业应加强对上游奶农的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教育。例如,国务院609号文饲料禁用的添加剂及168号公告中禁用的药物添加剂。企业还应加强对上游牧场饲养环境及原奶质量的监控,在源头保证乳制品的安全。此外,企业应将ICT、物联网等技术;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管理方法应用至原奶质量管理中,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政府监管方面,政府应该起到监管、信息公开、风险预警等作用。在监管方面,相关责任单位应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给予各方面支持;在信息公开方面,政府应注重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的质量,制定完善相关细则,加强质量安全信息的采集能力;在风险预警方面,预警相关部应加强行业监管检查的信息,及时预防安全风险。C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伟民. 中国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2] 白宝光.供应链环境下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61-62

  [3] 李海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建模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6(27):57-58.

  [4] 王冀宁,潘晓晓,熊强,于智明,王磊.基于网络层次分析的我国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指数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9):209-215.


【编辑:editor】
上一篇:贵州省艳红桃流通发展现状研究
下一篇:基于报童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库存决策研究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