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中的“烦恼”
斜阳不暮  2020年第01期第92页  2019-12-19

  读者朋友们,首先向大家道一句“新年好”!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心情舒畅,好事连连!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尾喽!过去的一年,国际国内都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总体来说,我们的盛世中国,在不断地前进哟!

  本期的这女士,是位盛世中一个幸福中的“烦恼”者……

  主持人好!

  我是天津人,眼下在北京一家物流公司做高管。今年三十二岁,五年前我和家在北京的大学同学赵德清结婚,两年后生的儿子晴天。眼下晴天快三岁了,日子过得蛮有情调。德清毕业后在广告公司,又做了项目经理经常出差;我的工作虽然很忙,但因管理上得当,时间上相对比较有保障。虽然这样,我们俩人还是无法带孩子,您知道,这已经成为北京等大城市我们这代人的“正常状态”。我们在孩子出生时请了月嫂,然后请了只管白天的保姆。估计您会问我,双方的老人是不是也要带孩子呢?没错,您问得完全正确!我的烦恼也就是出在“带孩子”这个问题上!

  前面说了,德清是北京人,他爸妈也是起码三代人的老北京。德清父母虽是从国企退休的,说话做事还真有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呢。其实有就有呗,这也没嘛。当年我们交往的时候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好在我爸是中学教师,我妈虽是在企业,可当年也算是“说说道道”的中层呢,彼此有个“长短”,都可以沟通。四位老人同龄,生我们儿子晴天的转年,两位老爸也都退休了。那会儿我们开心地说,京津两地距离这么近,带孩子可是太方便喽!

  可这人啊,总是有不顺心的地方!我做月子那会儿,自然是我妈陪着月嫂照顾我。我们原来说好我妈在北京,奶奶就不用来了。可我们那奶奶偏偏放着“潇洒”不省心,隔三差五地到这来。开始我妈还没什么,觉得姐俩见面说说话什么的也挺好,尤其也觉得奶奶想孙子呀。可渐渐的事来了,我这婆婆啊,那年头过来的人,节约惯了,她先是给水龙头放上个皮筋,告诉月嫂说,“这水呀,不能这么哗哗地用。南水北调,全国供应着北京,怎么也不能浪费呀!我绑个皮筋,你放水就不会开那么大了!”接着吧,总盯着我们家的电灯,说这电不能这么用,该节约省就得省。我家是个三室两厅两卫的一百六十平方的大房子,只中间的大厅就三十多平方,又是个二层楼,冬天天黑的早,光线自然就差。可只要她在这,哪个房间没人她就顺手把灯关了。我妈呢,在家里最小,当年家境也算不错,从小就是个大大咧咧人。开始我妈觉得人家亲家母懂节省,这是个好事,可一来二去她就不愿意了!那会儿我正做月子,我妈知道不能让我着急,可她可以要求月嫂啊。她告诉月嫂说,奶奶的意思咱明白,节约本来是个好事,可眼下月子里,用水用电正是多的时候,这是现实!奶奶说的对,你就听着,洗菜呀,洗衣服呀,该怎么用怎么用。我妈说这些也就罢了,关键是她的一句话出了毛病,她说,“我闺女挣的钱不比她儿子少,水费电费都是闺女交的,奶奶跟着这个急干嘛,节约是好的,可不能影响使用呀!”

  这个实话自己说说也没什么,没意思的是月嫂把这话说给了奶奶听。这么一来奶奶可就不乐意喽!她不跟我说,也不跟我妈说,她跟儿子德清说。那天,德清回来的晚,说是在奶奶那边吃的饭。他见了我笑眯眯地说了一句我们俩都懂得话——麻烦来喽!因为我们俩当初说过,有了孩子俩家长辈接触多了,很难说没有“麻烦”。

  德清告诉我说,奶奶不高兴了,说姥姥说了奶奶的一些话很不中听,还说:“怎么着不是为你们好啊。以后孩子大了也要教育他懂得节约,这点儿啊,北京人就是比其他城市人的觉悟高。”我问了详细情况,知道是我妈的话月嫂传过去了。那会儿,距离晴天满月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果断地说:“我们谁也别为难,俩妈的事咱自己解决,明天就把月嫂辞了,咱把关系梳理好,你放心干你的事,这事交给我。”德清是个畅快人,他也没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些老人之间的关系,于是表态说,“那就看你的啦!”

  月嫂辞了之后,奶奶来的反而少了?我知道是因为我妈那些话的原因。我妈当年是厂里的政工科长,我相信她做人的工作相对来说“轻车熟路”,于是就跟我妈说了实情。我妈听了后知道是自己的话让奶奶产生了不快,于是表态说等奶奶来了跟她表示一个“道歉”!老妈还说,你月子里容易得产后抑郁症,你别因为这事闹心啊!”妈妈的态度让我好开心。眼看春节到了,我妈说借着过年的机会把这事说开了就行了。

  结婚以后啊,我和德清是婆家一年,娘家一年地过三十儿。其实我爸妈倒是觉得无所谓,还说过,天津有“例儿”,年三十儿闺女不能“看娘家灯”!可我们说只要你们不在乎,我们无所谓。德清爸妈更明白,说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一年一个地方地过年三十儿,更新鲜。这年,是我们有了晴天之后第一个春节在一起过,按传统自然是在北京。以往我爸妈在天津过,有了晴天了,当然就一起在北京过啦!那天的气氛好棒,两位爸爸都会“掌勺”,做了一席丰盛的年夜饭。席间,我们把熟睡的晴天放在一旁的小床上,大家推杯换盏,好不欢快。抽空,两个妈妈“窃窃私语”,把彼此的误会说开了……

  老师啊,您看我是不是好幸福呢,哪儿来的愁事呀!您猜怎么着,正因为俩妈妈明白,才出现了后来N多的“故事”……

  转眼间冬去春来。产假结束后,我上班了。我们给晴天请了个白天带保姆的孩子,同时呢,姥姥奶奶一个人十天地轮流“陪”。

  客观讲,因为我们的老人都六十多岁了,我们原想是不用老人“出马”的。周边的很多家庭要不就是老人带,要不就是请保姆带,老人们随时来看看就可以的。可我们这两位老人“不同意”,总觉得保姆不放心。来就来呗,多一位老人照顾孩子,肯定又好处的呢,我们心里多踏实啊,可你们别弄得意见“不统一”呀!

  从晴天一岁多开始,姥姥奶奶围绕着孩子加什么“辅食”意见相左……奶奶会电脑,经常上网搜一些幼儿保健类的文章,姥姥不会电脑会微信,从微信上得到的信息总觉得是对的。像姥姥给晴天熬鲫鱼汤,奶奶就给保姆说这鱼汤上火,不能总喝!奶奶给晴天吃冰淇淋,姥姥就说孩子小,不能吃凉东西……晴天断奶也是这样,两人的意见总是不一样……奶奶的习惯是张口闭口“我们北京的孩子从小怎么怎么的”;我妈就说啦,北京天津离这么近,谁说你们北京的就对了呢?这些都集中到我和德清耳朵里,弄得我们这个烦呀!好在这都是小事,也就罢了。今年夏天,我和德清商量后,决定干脆把晴天送幼儿园。两岁九个月啦,别的家长孩子两岁半就送了,哭几天就过去了。姥姥听了表示坚决支持,说孩子再怎么着也是在幼儿园学的东西多;奶奶呢,心疼孩子,说咱这么多人呢,网上说了,孩子三岁以前的心智不适合去幼儿园,还是大点儿好!当时我们没听奶奶的,直接安排把晴天送去了。

  我们这晴天也奇怪,他到幼儿园咧着嘴哭也就算了,他追着老师要手机,要跟奶奶视频。关键的关键是幼儿园有监控录像,奶奶看着孙子追老师,问了老师的原因,老师如实说了,奶奶立刻就成了“泪人”喽……结果呢,不去了呗!

  晴天不去幼儿园了,姥姥打心里不高兴,可又不好明确表态,那话呀,全灌到我耳朵里喽……

  老师啊,“故事”到这,您肯定没听出我有多大“烦恼”。您猜怎么着,前不久,爷爷和姥爷参加了有关开春晴天上不上幼儿园的“讨论”!当过老师的姥爷赞成晴天去幼儿园,还明确表态,因为姥姥不会开车,晴天上幼儿园姥爷就到北京来,每天车接车送。可爷爷不愿意呀!德清家是三代单传,爷爷对孙子疼得“割心刮肉”,只是因为奶奶拦着,带孙子的事他没怎么“掺和”!可爷爷一直说,“盼着”晴天三岁以后,自己要带着他北海呀,景山呀,天安门啊,动物园、故宫啊,甚至圆明园他都要带着他去玩呢!最主要是爷爷的表态是要自己带孙子!他甚至说姥姥姥爷可以回天津,晴天就由爷爷奶奶带!爷爷还有个“理论”——什么别“‘输在起跑线上’,那都是骗人的!德清从小就跟着我这个没上过大学的,不还是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嘛!”

  老师啊,您说我这是听谁的呀!我和德清都不是没主意的人,可面对着两边老人的“热情”,我们该怎么办好呢?北京人的傲气我们实在没感觉到,可老北京的“气势”确实是“牛”的很呢!老师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呀,俩妈妈矛盾的地方还多去了呢?我就不多说啦……

  接到信函,主持人实在没想把这“故事”摆在大家面前——因为这位女士太幸福啦!不过仔细想想,“双方父母”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爱隔辈人”的方式如果意见相左,的确会对幸福生活构成伤害。假若两位年轻人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社会细胞”的“不良走向”呢!于是,呈送给大家引以为戒!

  同当事人的交流这里不多说了,主持人想要说明的是,当下这种由老人在异地带孩子的情况几乎是城市中的常态。那么,处理好亲家之间和两代人的关系,必然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主持人以为,无论是双方父母有什么样的“相左意见”,最根本在于既“承上启下”,又“一手托两家”的两位当事人!你们既是他们的儿女,又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这里,既需要真诚,更需要“艺术”!最终的解决方式其实很简单——听你们的!


【编辑:editor】
上一篇:情感相融就可以成婚吗?
下一篇:不要让“春天”的决定构成“秋日”的麻烦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