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个目标,前进才有动力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18年第10期第30页  2018-09-13

  当下,环保风暴让企业处境艰难,民营企业家蒋锡培12条减税建议让企业充满期盼,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就此问题,纵横捭阖,直抒胸臆。

改善营商环境,发展经济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最近舆论热点很多,媒体总结为:最让人气愤的是假疫苗事件,最让人诧异的是米兔事件,最让人吐槽的是北京南站,最深不可测的是中美贸易战。对于企业来讲,最关心的可能还是中美贸易战吧,不管结局如何,为应对国际形势,中国必须激活内需市场,改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盈利能生存。接下来请三位专家谈谈你们的考量。
  夜雨观澜: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文版序中说过:“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或20年中仍以现在的速度发展,那么中国将有能力重建其1842年以前在东亚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美国一贯反对由另一个强国来主宰欧洲或东亚,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美国在本世纪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因此,未来的世界和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协调两国各自利益的能力,及避免紧张状态和对抗升级为更为激烈的冲突甚至暴力冲突的能力,而这些紧张状态和对抗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现在,大家都感到形势严峻,在国外,贸易战或将是场持久战,甚至也可能成为新冷战;在国内,不少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债务率却居高不下,中国又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金玉其中:现在有两个变数,一个是国际的变数,中美贸易战争正向纵深发展;另一个是国内的变数,中国正在面临经济转型,消费转型,而民众消费能力是转型的关键。现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角力所产生的贸易争端,可能对我们很不利,因此提升国内消费水平,消费能不能真正上一个台阶,可以说是化解这个难题的钥匙。这些年人们都在讲经济转型,从产业技术的角度上讲,我们不能提供更高端的产品,导致国人才去欧美日韩购物,每年由此流失的购买力就有上万亿元,这说明我们在产业和技术创新上有差距。所以,经济转型更主要应该是消费意义上的,人们要有消费意愿和足够的消费能力,当然这取决于个人收入,取决于供职单位的效益。
  把酒临风:所以我们要真正抓营商环境了,企业好大家才能好。你说关键的问题是要看人们有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我看就是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这些钱当下也都耗在高房价上了,它耗干了人们的消费能力,甚至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不光是这样,通胀使财富缩水,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在恶化。
  专栏小编:所以我们必须要搞好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给企业创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
  金玉其中:搞好的营商环境先要摸清企业情况,知道痛点在哪里。拿物流企业来说主要有两大难点和痛点,一是承运商资金垫付量大,回款周期长;二是承运商常年在外,不方便到指定地点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手续。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每年在3万亿元以上,目前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需求不足10%。其中仅物流运费垫资一项,每年就约有6000亿元的融资需求,但这部分需求被满足率尚不足5%。所以金融领域改革要研究怎样解决物流企业这个痛点,尤其是中小民营物流企业,他们的痛感会更强烈,而银行又不肯向中小民营物流企业放贷,这部分空间自然会被民间借贷占领,当然这里面的纠纷很多,甚至形成诉讼。金融改革要研究如何对中小企业有利,不能只盯着大国企。
  把酒临风:说到企业,最近环保问题对制造业压力很大。一些地方开展环保整治,但善后工作不到位,引发中小企业倒闭、失业潮。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同样,在全世界,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的主体力量,是最受重视的群体。环保风暴以来,在各地去产能和环保整改“捷报”频传的同时,大批实体企业限产、关停。这些人单从环保的角度片面地思考问题,要知道整治环境的终极目标还是民生与经济,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保证关停后失业人员有活路,经济稳定性不受影响,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再者,中国的污染远不是小企业的或者说是哪一类企业的问题,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目前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做好环保的同时不牺牲个体的利益。以中小企业整治费用远超过其创造的GDP为由全盘否定,坚决取缔,说到底是一种媚上懒政的思维观念。
  专栏小编:在环境保护上历史遗留问题多,所以欠账就多。以前的理念是先发展后治理,现在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环境保护中央又是下文件又是派督查组巡视,环境污染问题有了很大改观,不过,企业人士意见很大。
  把酒临风:是啊。主要是政策没有连续性,搞得企业左右为难。今天一个政策,等你投资整改了;明天又一个政策,上次的整改又不行了。一个部门一个样,这让企业很为难。媒体报道说,有个制造业企业主讲,“2016年11月份,环保局声称燃煤锅炉必须安装过滤装置,确保烟囱冒出来的是白色烟雾,而且要先交5万元罚款,再办理环评报告。当我们紧张地在一个月内花费20多万元办理了环境评估和燃煤锅炉的改装,环保部门说法却变了,称要限量生产。到2017年2月份,国家召开大会,要求全部工业用电企业必须停产,有任何证件和报告也不行,一经查处拘留罚款,只好忍着。大会过后大家连夜赶工,因为耽误的时间太长了。然而就在4月1日以后,人们彻底绝望了,国家成立雄安新区,周边所有污染的小企业,不管你有没有报告的企业全部拆除,居民必须全部更换天然气炉子。仅仅时隔5个月,国家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企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能被动接受。”
  夜雨观澜:一个政策就可以把企业干死,其实这都是地方政府作为,不符合中央治理环境精神。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执法人员被中央环保部约谈之后,为了自保不敢讲真话、实话,不能从实际出发,担心责任追究而走向极端塞责,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按照上级要求“一刀切”——工厂贴封条、断电,也不管企业规范不规范,先关停再说。地方政府懒政、不作为,把事情办得乌烟瘴气。许多中小企业态度也很明确,认同环保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愿意积极配合政府环保部门去整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知道怎么改,怎么做才算达标,不知道哪种设备合格,政府部门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方案,说关停立马关停,完全不给喘息的机会。在实际的环保整治行动中,一些地方执法人员多有欠妥之处,懒政、不作为现象绝不是个例。
  金玉其中:有些做法确实欠妥,但地方上也有他们的苦衷。邢台市环保局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全年“轰炸式”督查事出有因,2013年,环保部受国务院委托,与全国31个省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若达不到“大气国十条”要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各省将面临问责。现在考核迫在眉睫,但离达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只好采用最下策的“三光”政策——光罚款、光捉人、光贴封条。本来中央很早就规划的事情,但地方监管不力没执行,最后紧急抢救,时间不够只能简单粗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干出什么好事。
  专栏小编:环保虽重要,但国家应拟出一套可行办法,让环保工作者有规可依,依规整治,不能搞一刀切,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不管企业的后期发展,一味的关停,只会离环保初衷越来越远。
  金玉其中:2018年1月1日实行的环保税法,明确环保税实行的是定额税率,即多排多缴,少排少缴。环保税负的差异,最终将带来产品价格上涨、生产规模等差异,倒逼企业转型技术升级。在环保重压之下,摆在高污染企业面前的只有改变经营模式,早日完成技术升级。而那些环保达标、证件齐全的企业,应当被重点扶持成为当地的模范企业。

深化税制改革,做强企业
  专栏小编:国家治理环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地方政府却没把好事办好。看来,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亟待提高。运动式、一刀切式的环保执法给中小民企造成伤痛,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现在大家都说企业难,而且又都说营商环境不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日前河北省委书记收到抱怨办不了大件运输通行证的来函,连夜批示彻查。我相信,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会逐渐得到改变,毕竟企业好国家才有税源,员工才有收入。
  夜雨观澜:说到“企业好国家才有税源”,我想说一下企业对于税费的感受。近日,明星民营企业家蒋锡培的减税言论引发了舆论热议。我想,为何政府近年来出台这么多减税降费政策,企业却总是感觉税收负担偏重?对此有经济学家说,企业没有活力,谈什么宏观政策都没有意义。积极的财政政策既可以是多收钱多支出,也可以少收钱,把钱留给企业、居民、市场主体,让他们决定该怎么样花。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稳定宏观税负,但凭直观的感觉来看,财政收入占比和中央财政占比在大幅度提高,而且提高的速度很快。
  金玉其中:现在改革还没有到位,财政制度存有问题,降成本不是企业内部的成本怎么样降,全社会宏观的成本怎么样降?减税更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增加三大主题的活力,国企、民企、外企。减税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是要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的税率。金融业收入那么高,金融业占GDP的比例、金融业的利润也很高,上市公司中几个银行的利润超过其他实体经济企业的利润,但金融业税率是6%,这不合理。那么高的利润,那么低的税率。高技术企业却要交15%所得税,制造业16%,这等于压制造业,鼓励金融业。所以现在大家都愿意把钱投到金融业,税少,利润高。
  专栏小编:中国企业税收的痛苦感比较高应该为企业进一步减税,而且中国有减税空间,特别是给企业的减税。
  夜雨观澜:我们看一个国家企业的税负是看他和别的国家之间在进行比较之后,是否具有竞争力。拿中国的税收制度和美国比,中国的企业除了要交所得税还要交增值税,所得税和企业增值税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有自动稳定期的功能,当你企业经营不好的时候或者亏损的时候可以不交,但是流转税还要交,不管你企业是否盈利,只要赚钱就得交。我们与美国相比要多交一个税,同时企业的所得税比美国现在要高。特朗普减税后,美国企业税降到21%,我们是25%。再加上增值税,虽然可以抵扣一部分,但是不是所有的可以抵扣。这样下来,中国企业税收的痛苦感比较高。营改增的方案里面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为不是所有的服务行业的企业都通过营改增减少了税收,有的还增加了税收。比如抵扣比较少的服务业企业,税收反而增加。
  把酒临风:美国减税减的是所得税,反映在企业的变化,更容易在金融市场得到直接的反映。中国也在减税,但减的是增值税,环环抵扣,效果就逐渐降低了。这是两个税制的不同导致效果的不同。按照三档变两档推进,原来是17%、11%和6%,意味着中间的11%要被下拉。但是后来这个方案显然太困难,做这么大的增值税改革有很大的困难,把17%拉到16%,11%拉到10%,是过渡方案,这件事情难度比较大,有可能年度就到此为止。中国个人税收的税率最高是45%,但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综合征收个税的事情,估计三五年很难落实,太复杂了。与加强税收征管相比,减税有限,这也是导致今年不管个税还是各种税收大幅上升的原因。
  专栏小编:企业对减税最敏感,在中央做出“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定调之后,企业家蒋锡培提出12条建议。接下来请三位专家谈谈你们对此的看法。
  夜雨观澜:企业家蒋锡培建言政府要下决心降税降费,在他的12条建议中,关于企业降税降费的建议占到一半。现在企业负担太重,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上涨,如果不减税的话,企业低迷状态永远摆脱不了。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减税的必要性是在上升的,并且对于长远的促进投资、拉动消费有利,有助于改变目前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
  把酒临风:企业的税负较重影响到企业良性发展,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严重不合理导致低收入群体负担重,税种的缺失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房产税缺失。如果没有房产税,地方政府所谓的融资平台继续壮大,这对金融体系是一种扭曲。因为中国税收中大部分是间接税,间接税表面上是对企业征收,但实际负担落到老百姓身上,从而传导至居民消费。同时,中国的间接税是累退性质,这意味着收入低的群体缴税更高,这会有损收入分配公平。间接税尤其是增值税,需要继续减,而且我认为减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金玉其中:近些年来为减税呼吁的企业家有曹德旺、宗庆后,现在又有了蒋锡培。曹德旺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税收是管理国家的工具,中国如果要减税,大企业不要减,直接把小微企业免了,因为小微企业借不到钱,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宗庆后曾对媒体表示,现在税负压力比较大,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它就没有办法给员工增加收入。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就要给企业降低税收,这样它才能给员工提高待遇。那么,如果要是根据蒋锡培的减税建议估算,税收收入下降20%,这么大的降幅,有没有实际操作性?国家财政支出能够承受吗?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楚,这是问题的根本。减税是好事,但要有科学依据,合理减税。
  专栏小编:目前税改的目标,是以降低企业的负担为主要的方向并以此来提高整体的经济活力。那么以后税改的目标,我觉得应该从间接税体系向直接税体系转变。
  金玉其中:现阶段中国低收入人群还是占大多数,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公民都要缴税。媒体披露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是指收入在3000元的人群,可能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收入不足3000元呐。等到中国全体人月收入接近发达国家,我觉得实行直接税的时机才会到来。
  专栏小编:深化改革是我们不变的国策,心中有个目标,前进才有动力,2020年中国进入小康社会,也就是说国民收入将大幅度提高,那么当下我们必须发展经济,强壮企业。
  金玉其中:心中有个目标,前进才有动力,这话说得很好。其实不同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税改目标,未来向直接税体系转变,可能高收入人群的税负会有所提高,收入较低的阶层税负有所下降,这样社会财富分配会更公平,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把酒临风:我国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减税,首先要控制政府的支出规模,避免政府的越位和错位,真正让市场发挥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其次,要进一步清费正税,降低各种税的名义税率,以符合国际减税的大趋势,应对国际税收竞争的挑战。美国的减税产生两大效应,一是外溢效应,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国家都已经颁布或提出了削减所得税税率的措施,以吸引国际流动性生产要素资本和人才为特征的国际税收竞争空前的激烈。二是虹吸效应,美国减税后导致了大量的海外资本,特别是制造业的回流,改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国际趋势,其他国家则面临着资本外逃和人才外流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对减税有一个新的认知。
  夜雨观澜:减税是要藏富于民,是要精简机构,实现政府瘦身。现在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是消费升级的关键期。如果企业税负沉重,政府过多地从民间抽取资源,这样势必会削弱民间的消费能力,从而加大经济转型的难度。所以我们要对政府垄断资源改革,要对党政权力机构改革,减少冗员,减轻社会的负担。
  专栏小编:哈耶克预言了“计划经济制度”不可行,克鲁格曼预言了一种“国家主导模式”也不可行。他们带来的共同启示就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依赖于创新的内生增长动力以及宏观效率的不断增进。对中国来说,未来的发展也是要靠改革与创新。然而,创新只是一个美好的果子,必须长在市场制度与自由精神的树上,而这一切需要深化改革。然而,改革的阻力极大,包括利益集团和旧有的思维观念。所以,我们要坚定心中的目标,鼓足前进的动力。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改革创新,做强企业,实现转型。我相信,人们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将会积极投身到改革与创新中去。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三位专家让我们分享了你们的观点。C

【编辑:editor】
上一篇:认清大势 砥砺前行
下一篇:企业期盼着什么?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