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品牌的 “快”与“持久”
  2016年第09期第98页  2016-08-18

  信息收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帮助消费者“瞬时”完成信息搜集,从技术层面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品牌的玩法。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互联网时代的玩法变了,过去的品牌定位那一套不灵了!
  是这样的吗?其实无论技术如何改进,从“进入备选”到“被选择”的过程,依然是最具有品类代表性的品牌战胜其他备选品牌的过程,只不过技术让这个过程大大缩短了。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品牌“快机会”
  我们简单地模拟一下互联网消费决策流程:当消费者决定选购A品类的产品时,他会在网上商场去搜索“A”,这时候通常会产生两种情况:一、当A品类拥有强势品牌,此时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强势品牌(心智占先),哪怕是在销量、价格、评论上并非排序最靠前。二、当A品类缺乏强势品牌,此时消费者缺少过往信息的积累,只能凭借互联网技术提供的瞬时信息收集,并迅速做出全新的排序,并选出一个“首选”(短时决策、热门)的品牌。
  正因如此,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品牌“一夜爆红”,因为所处的行业缺乏强势品牌,互联网就以“技术”的手段帮助他们快速打造出一个“热门”品牌。
  快速改变品类认知结构的机会
  这是互联网所带来消费决策的一个基础变革:当你的品牌不够强势,互联网的强大体验(高速信息处理与认知重构)就决定了一切。所以,对于一个混战中的、缺乏领导品牌的品类而言,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快地“制造”出一个“热门”品牌出来。当然,正因为互联网对消费认知改造的“技术属性”,这种认知的热度也很可能就像短时记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我们称之为“热门品牌”而非“强势品牌”。
  新趋势下的品牌建设“新要求”
  通过对新趋势下众多品类的消费研究,我们发现在互联网时代构建品牌和市场优势,需要实现在两个层面的优势,即“心智定位优势+互联网体验优势”。
  一、心智定位优势:
  品牌的心智认知优势就是品牌与特定品类、特定联想的高度相关性。
  优衣库在2015年“双十一”的整体销售额突破了6亿元,拿下了服饰类商家销售的第一名。同时,优衣库也是天猫男女装品牌旗舰店双料冠军。影响销售的因素有很多,但显然拥有心智认知优势的品牌更容易取得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优势。优衣库长期的品牌积累下,已然在品类心智地图中建立了“平价+日本货品质保障+购物环境舒适”的稳固认知,在这种认知下,优衣库自然很容易在互联网体验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可见如果传统强势品牌能够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提供新鲜、便利的消费体验,也能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忠诚度。
  二、互联网体验优势
  当行业处于混战状态、缺乏号召力的品牌、消费者无稳固认知的背景之下,互联网作为营销利器,能够改变过去循序渐进的营销进程,在短时间内重构品类秩序,打造热点品牌或爆款产品。坚果品牌三只松鼠、褚橙等“互联网品牌”就是在上述状态下所造就的。消费者并没有过于牢固的先入为主的认知,这给企业的互联网体验进行认知重构带来了可乘之机。互联网体验有这个能力,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气,反过来作用于那些正在观望的潜在顾客,为品牌披上强大的社交属性的外衣,让品牌凸显出来。
  其实,许多传统行业/品类都可能依靠互联网获得新生,反过来带动品牌的成长。比如过去并不受重视(或者已经“过时”)品类如蜡烛、蚊香、肥皂、梳子等,都有可能依托互联网体验,激发品类全新的活力。而同样这些工作,如果是在传统媒体格局之下,需要付出的成本则会大得多,这是互联网带来的新机会。
  互联网品牌,要“快”,还要“持久”!
  快:行业及领导品牌在互联网体验上的缺乏,带来了重要的突破机会。依托高效传播、深入互动,快速建立在消费者的心智排序优势。
  持久:抢占并持续加固一个“品类定位”、“品类联想”,这是品牌发展的长久之计。基于此,每一次优秀的营销体验才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认知流向,为品牌大厦添砖加瓦。
  可见,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建设,不仅要求创新,同样要求坚持!不仅要求要快,同样要求持久!不仅没有废弃品牌定位,反而是对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摘自品牌联盟网,作者林友清)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中国为什么缺少长寿品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