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是一项方兴未艾的高端技术。阿里高级副总裁高红冰在去年接受《中国储运》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市场成熟期还要二十年。但是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已在悄悄启动。
4月12日,由天津港集团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和天津主线科技公司共同研制的全球首辆纯电动无人驾驶重卡HOWO—T5G(L4阶段)投入天津港试运营。装配有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计算单元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完成了道路行驶、精确停车、集装箱装卸、障碍物响应等指定动作,实现了集装箱从岸边到堆场的全程自动驾驶运输。据了解,该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整车满载行驶速度可达120公里/小时,且充电时间小于1小时,还能驶出港区,满足更多“跨界”运输需求。业内人士表示,无人重卡在天津港的试运营成功,为解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输提供了实践方案。
无车卡车是很好的切入点
实际上,无人卡车的试运营意义远不至于此,无人卡车的试运营不仅是无人驾驶电动卡车产品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一步,也为推动智慧物流的深入发展增添了一个现实的注脚。
相对于无人驾驶在大众群体中的普及,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重卡的应用更容易突破。“特定区域的无人驾驶肯定率先落地。”北京思途科技CEO冯远告诉《中国储运》记者,由于现行的中国法律,以及相关制度的制约,工程车辆、港口操作卡车以及固定路线的低速货运卡车实现无人化驾驶比乘用车显得容易的多。再加上前段时间爆出的国外无人驾驶汽车撞死人事件,更让向来保守的政府有关部门对此采取谨慎态度。
冯远的话也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一般来说,乘用车车主的驾车时间,远远低于卡车司机。因此,单从解放司机的角度来讲,卡车无人驾驶就比乘用车需求大得多。而事实上,卡车无人驾驶还能带来更多价值。
“相对乘用车自动驾驶,特别用重卡自动驾驶,落地商用价值更大、成本更低。”陕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王钊表示,卡车实现无人驾驶具有更迫切的需求。而且能够带来现实的三大好处:第一是提高安全性,在危险环境作业或进行危化品运输都非常危险,自动驾驶不仅对于卡车的驾乘人员,还有周围的人都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性。第二是提升效率,商用车的效率要求非常高,特别在矿区、港口,要求车辆24小时运行,但是人不可能这么干活,自动驾驶可以提高效率。第三是节约运行成本,矿区运行司机是月薪一万二,欧洲司机成本占资本支出占三分之一。无人驾驶实现后,节省的人力成本,将远远大于购买自动驾驶卡车所增加的成本。
“无人重卡可以采取24小时的作业,这很像AGV设备,只不过体积不一样罢了”,冯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同时表示,对于政府来讲,安全是第一位的。而应用环境简单下的卡车,安全性能够比较容易得到保障。
安全性被各方高度关注
显然没有人能够忽视安全性的重要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储运》记者,如果无人驾驶安全性出现问题,比如出现撞人死亡事故,无人驾驶市场的开发将会被政府遏制。
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虽然目前国内尚未有公开报道。从国外来看,无人驾驶不断爆发出安全事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Uber事件。而据媒体报道,丰田、英伟达等多家涉及自动驾驶测试业务的相关企业已宣布暂停自动驾驶汽车路测。
“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出的是很多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而这离不开资本和厂家逐利的激进态度”。上述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中国储运》杂志记者,相关企业对于安全性十分谨慎,他们不希望被政府遏制,自然会采取高度的自我检查机制,但对于中国市场向来的浮躁气息,他对此表示担忧。
就连一直表示“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认为,应防范“无人”驾驶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在期待无人驾驶技术落地的同时,企业更应提升研发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只有解决了痛点,才能让自动驾驶迎来更好的发展。
BATJ入局无人驾驶
除了中国重汽这样的国企在深度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实际上民营企业的代表BATJ(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J:京东)已经或公开或半公开地在试水无人驾驶市场。
2018年4月2日,G7与普洛斯、蔚来资本联合宣布,共同出资组建由G7控股的新技术公司,研发基于自动驾驶、新能源技术和物流大数据的全新一代智能重型卡车,探索创新物流资产服务模式。G7总裁马喆人表示,新技术和大数据推动下一代智能卡车的产生,新技术公司将聚焦于L3/L4高阶自动驾驶。“我们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走到L4,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长途司机短缺的问题,提升驾驶效率。据了解,G7总裁马喆人此前曾是腾讯的副总裁,负责腾讯位置服务(LBS)、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业务,而G7背后的投资机构就包括腾讯。
在今年港珠澳大桥开通之际,百度的一百多辆无人车亮相大桥,其中就包括百度与比亚迪合作打造的无人驾驶新能源乘用车,与金龙客车合作打造的全国首款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与智行者科技合作打造的无人驾驶扫路机和无人驾驶物流车等。更据业内人士透露,百度与金龙客车研发的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将于2018年量产,与江淮汽车、北汽和奇瑞合作的无人驾驶车辆也将在2019年和2020年相继推出量产车型。
而相比较阿里巴巴则显得低调了。阿里巴巴曾公开否认“进军自动驾驶业务”,称“自动驾驶技术只是基础科研的一部分,做技术研究不代表业务布局。但背地里阿里巴巴与汽车企业的合作早已展开。早在2016年,上汽集团就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令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亮相。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杭州市即将上线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测试地点距离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的直线距离最短仅1.4公里。还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已在内部建立自动驾驶团队。
京东则在去年9月就联合上汽大通与东风汽车共同研发了两款无人轻型厢式货车。而今年4月18日又在青岛港与一汽联合推出了一汽无人卡车王牌产品J7重卡及L4智能车,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京东无人卡车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可以对外赋能。
“对于京东而言,有了国内无人卡车巨头一汽的助力,为其无人科技的落地转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智慧物流网络建设,让自己的配送优势更加强化;对于一汽而言,京东拥有强大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及覆盖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可以为一汽的智能卡车提供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冯远还表示,京东和国企的合作是一条明智之选,也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对于初步阶段的无人驾驶市场来说,这种联合开发的方式有助于行业的前进。
显然在这场关于未来的市场战役中,没有人愿意落后,而无人卡车的落地运行便是证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