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抖音快手等兴起,直播带货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热点赛道。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20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了9610亿元,整体增长121.5%。与此同时,行业乱象也开始显现,虚假宣传、虚假销售等产品层出不穷,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2.55万件,“直播带货”诉求占比将近8成,同比增长357.74%。
乱象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由于大量的从业人员生活在一二线城市,这里的物流快捷、产品丰富,聚集了最多的直播带货群体,所以乱象发生也集中在这些城市,需要有关部门重点治理。”电商圈资深人士何洋向《中国储运》杂志记者说道。
显然,何洋点出了直播带货的一个特点,而这个特点也让监管部门能够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今年9月份,深圳有关部门就开展了一次严厉查处网络直播售假的行动,对某直播售假团伙的直播场所、仓库、发货地同时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的假冒注册商标化妆品货值高达157万元。
没有人能够忽视直播带货对于繁荣市场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虚假夸大宣传、数据造假、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营销人员言行失范、平台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等直播带货行业问题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位。
如何治理乱象
“直播带货是一个新鲜事物,新鲜事物的出现,自然伴随着一些乱象,这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相关的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北京古玩城一位抖音博主张才生告诉中国储运杂志社记者,直播带货平台逐渐成为淘宝一样的体量巨大的平台,也将会得到政府的更加重视和规范化管理,这对于消费者对于商家都是好事。
但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直播带货乱象频出的根本原因在于直播竞争生态的失衡。朱巍表示,“头部主播”依靠规模效应,掌握了与品牌商家谈判压价的资格,吸引了大部分用户的流量,而店铺自播或者中小主播则难以冲破“头部主播”带来的注意力垄断。
多管齐下加强管理
显然,无论从哪个角度,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加强直播带货的管理。今年5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将网络直播营销“台前幕后”各类主体、“线上线下”各项要素纳入了监管范围。
杭州思路科技CEO朱涵认为,凡是为直播商家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服务的平台,尤其是开通入驻功能的平台,必须履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责任;抓住明星、“网红”等重点监管对象,让其承担与流量相适应的责任;要加强协同监管,不同部门之间要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明确各自监管职能,织牢监管网络,形成监管合力,确保监管不留死角。“我认为行业乱象不足为虑,当守信有肉吃,失信没汤喝的时候,行业自然会拨乱反正,走上良性渠道”,朱涵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