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从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秘书处了解到,为了推动冷链物流与冷冻食品联动发展,中国冷链物流联盟联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于2015年9月6~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举办第27届中国冷链物流万里行活动走进冻品行业暨2015冷链物流“四化与5S”论坛,活动和论坛将与第十五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及方便食品与冷链设备展同期同地举办。
本次活动和论坛将以“产业联动、协作冻品”为主题,着重研究冻品与行业的结合点和联动的必要性,为冷冻食品与冷链物流企业搭建一个交流对话和资源对接的合作平台。对此,记者走访了中国冷链物流联盟,对冷链物流与冷藏冷冻食品联动这个老话题进行了探讨。
第三方冷链弱小有待成长
作为新建的中国百胜杭州配销中心的特点是提供一条完整的冷链——货物在冻库、冷藏库以及冷藏车之间周转时,都将在低温卸货码头暂存。低温卸货码头为全封闭结构,有效控制了卸货区域的温度,这样冷藏车、低温卸货码头、冷藏库以及冻库就形成了恒定温度的货物保存空间,可以使货物在恒定温度下保存、搬运、选择和运输,确保冷链的完整性,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与品质。
而这本应是第三方冷链物流开展的业务,却让一个食品企业抢了“饭碗”,这也正是冷链行业里普遍存在的一个尴尬现状,食品企业往往抛开它们,自己开发冷链业务。
客观地说,这种现状的存在恐怕是中国食品冷链物流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条必由之路,虽然它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分工的规律,但在条件尚不成熟的今天,必然要经历这个过程。
目前,有两个模式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路径,可以作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的选择。一是让这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已建成的食品全程冷链的设备、技术和资金得到最大效率地发挥,也就是说,让其独立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的物流企业,从而更好地为更多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服务。对此,这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河南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康新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光明领鲜物流有限公司等等。
另一个模式就是走一条联合之路,让那些虽有资金实力却并不具有实际操作实力和市场客户资源的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与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冷链物流第三方企业合作,融资、投资、合资,走一条强强联手之路。
这些模式的出现与我国冻品行业所反映出的问题不无关系。数据显示,多年来,由于我国冷加工及冷链物流设施不足,冷鲜肉仅占10%,冷冻肉制品产量只占肉类总产量的15%,与发达国家肉类冷链流通率100%,占肉类总产量比重5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不发达,很多冷冻食品企业还停留在自营物流阶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能够实现产业联动,即可在协同发展、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行业标准混乱,指导能力不足
7月初闹得沸沸扬扬的“走私冷冻肉”事件让人深思,它折射出这个行业冷链物流标准的问题。药品监管总局、海关总署和公安部联合发布通告称,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的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冷冻肉的存储期限方面没有强制性的法规,只有牛肉方面有可参照的推荐性标准《GB/T17238-2008鲜冻分割牛肉》适用,规定“冻分割牛肉应贮存在低于-18℃的冷藏库内,贮存不超过12个月。”其他肉类冻品保质期尚无明确规定。
对于肉品冷冻太久有什么危害呢?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平介绍,由于冻藏时间较长,冷冻肉的油脂会氧化,水分和蛋白质都会有大量流失,因此冷冻肉的口感和营养都要比鲜肉差很多。从外观来看,冷冻过久的肉类的脂肪会变黄。
另外,很多冷冻食品从冷库到超市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即所谓“饺子一下锅就散,鱼一下锅就碎”,问题均出在易腐食品在运输环节的温度波动。
对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冷链食品在运输环节的不规范、超市和商场存储不当等因素导致冷链食品“掉链子”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混乱。一方面,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上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大部分冷链物流的标准多为推荐性的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而不具有强制性的标准在冷链物流行业并不成熟的现实环境下约束力极低,对冷链物流企业指导作用非常有限。
精细化管理:岂止是一个“冷”字
无论对食品企业还是冷链物流企业,设备、技术和资金都是硬实力,而精细管理则是软实力里的重中之重,其实也是最硬的一个实力。
精细管理即所谓“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习惯(纪律),泛指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而冷链物流的精细化管理,长期以来一般就是指围绕温度控制来进行的。整个冷链从仓储、运输到配送,到终端消费,都必须在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它涉及到人员的配备、装货的效率、时间的配合等等.
细节之处可以精细到每台车都必须配备两个驾驶员,以防止疲劳驾驶,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驾驶员;要放两个温控仪,中间放一个,后面放一个;每台车上都配备红外检测仪,就是为了装货之前测量温度,因为一个产品的出库温度在整个冷链运输途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起点就要把温度控制好,然后中途每4个小时做一次温度记录。其他诸如对冷库环境、卫生、人员身体健康等,无不有严格和具体的要求。
即使冷链物流做到如此,仍并非全部,那么还有什么呢?
中国冷链联盟秘书处的相关人员介绍说,要“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无论是对人的管理还是对物的管理,都有动静之分。既然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就是靠标准监管,那么相对于人的监管而言,从宏观的标准监管来说,无疑是属于静态的监管。但是,被标准所监管的对象作为人和物,却处于动态之中。
但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制定,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在实践中所实施的只是企业标准。其实,如果严格按照企业标准管理和操作,其效果并不比实施国家标准差,因为企业标准往往比国标更严格。
但存在的问题在于,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对标准的监管往往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和粗线条的监管,更主要的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还只是对人的管理,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就是管理到位,而忽视对管理细节的严格要求和依据标准进行日常的动态管理。
对此,麦当劳的做法值得借鉴,它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其对细节的动态管理非常严格到位。不仅有着几百页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而且连每一片面包的厚薄、气孔大小以及吸管的直径都有严格限定;不仅每家分店经理每时每刻都要检查每一个工作流程是否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而且总店每天都要通过电脑终端,检查每一个分店的经营业绩和标准实施情况,把已有的标准真正付诸实施并体现在每一天每一刻的操作实践中,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对于行业的动态管理,更需要身处其中的企业“动”起来,不仅要在标准和管理上下功夫,同时要把握变物流管理为供应链全程管理这样一个趋势,这也是企业赢得市场占领市场所不可或缺的“功夫”。中国冷链联盟负责人介绍说,基于此,目前很多冷链企业加大了电子商务的比重和科技含量,把电子商务管理的触角向上下游作了延伸,其解决方案包括仓储配送软件,同时还包括与仓储配送软件相配套的食品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内部物流软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