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物流要事
“西部陆海新通道”专题解
文/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名誉会长 姜超峰  2023年第11期第18页  2023-10-31

  当前,有几件大事需要引起物流行业的重视。

  一是落实《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最重要的内容应该关注四方面:

  第一方面,发挥现代物流先导性作用。过去讲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行业,这次《规划》把顺序重新调整,强调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到现在阶段,物流起着先导性的作用。比如中欧班列的开通,是我国和沿途各个国家贸易往来的一种需要,没有这个“开通”就没有真正的贸易大发展,发挥了现代物流的先导性作用。第二方面,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三十年前才开始重视仓储业,二十年前才提出仓储业要进入现代物流体系,要进军供应链。当时还有人嘲笑说仓库还能进入供应链?现在再看供应链的主要支撑就是仓库节点。当前,全国的新仓库拥有量已达14亿平方米,要充分发挥仓储设施的作用,还要依赖物流由大到强,实现真正的转变。第三个方面,构建“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节点和通道,是规划的重点内容。打通公铁水空管的联运,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提出打造“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的物流大通道,为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提供空间遵循和依据,也为进一步落实“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第四个方面,发展培育枢纽经济和通道经济。物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都要成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动力。这是要带动经济的发展。

  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四横五纵。第一纵是京沪通道,它连接了我们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二个通道是京哈和京港澳通道,它连接了东北直通中原向南到港澳;第三个大通道是中国的乌兰浩特至北部湾,它从中国北端的陆上口岸一直向南;第四个通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是一个新通道,它是以重庆为主提出来的,而且迅速得到了响应。从一开始四个省份发展到八个省份,现在增加至12个省份共同建设这样一个通道。第五个通道是进藏通道,是东中西部地区进入西藏地区的干线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在北半部已经通了,拉林铁路也已经通了,川藏铁路现在正在修。

  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两沿”就是沿海、沿边物流走廊。沿海物流走廊: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打造环渤海、黄河三角洲、东陇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粤港澳、北部湾城市群等海向辐射型物流战略支点沿边物流走廊:在西部和北部沿边地区打造东北、北部、西北、西南等边疆城市群陆向辐射型物流战略支点。

  “十廊”:含6条国际陆路物流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一中亚一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陆路物流通道。还有4条国际航运物流通道:中国一东南亚一印度洋一欧洲、中国-南太平洋一大洋洲、中国一太平洋-南北美洲、中国一东北亚-北冰洋等国际航运物流通。

  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

  之所以特别强调新通道,是因为东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经济体。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由重庆市牵头主要提出来的。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区市签署“南向通道”(“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框架协议,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一开始还有新加坡签订了协议。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建立起西部12个省区市和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13+2”合作机制,短短6年进展迅速。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中通道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东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西通道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这三条通道表明了大通道的开放理念和态度,联系周边的省市一起建设。这个通道三条环线,东部、中部和西部三条通道分别把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有关的通道都包括到西部新通道范围之内。西部陆海大通道的意义在于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把西部变成了直接对外的前沿,因此重庆以及各个省都变成了前沿,而不是内陆了,它的重大意义在于此。同时,连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在进行交汇。

  三是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问题

  2018年,国家启动了物流枢纽建设。规划在127个城市,建设212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已经有一些地方企业和中欧物流的企业介入或者申请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并得到了批准。现在为止,国家已经批准了125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其中,重庆拥有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型、商贸型五个枢纽,这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个获批五个枢纽的城市。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国家物流生产力的重新布局、重新调整。在此我建议,有条件的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去争取申请加入国家物流枢纽的行列

  据相关监测指标显示,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平均货物吞吐量4500万吨,物流强度770万吨/平方公里年,平均物流业务收入58亿元,平均堆场和库房面积200万平方米,平均入驻企业540家。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国家物流园区或者物流基础设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规模。目前,还有武汉(生产)、郑州(生产、商贸)、南京(生产)、上海(港口、生产)、沈阳(陆港)、哈尔滨(陆港、空港、商贸)、天津(生产)、广州(生产)南宁(生产)、成都(生产)、杭州(商贸)没有设立。这些拥有空位的城市值得关注。

  国家物流枢纽的条件:一是区位条件良好包括交通、经济、产业、城市、土地。二是空间布局集约。优化、适配性、精益化。三是存量设施优先。少铺新摊子,存量投资超50%。四是开放性公共性强。提供公共物流服务。五是服务功能完善。基础功能、延伸功能、增值功能、综合与专业。六是统筹运营管理。统一的运营管理机构。七是区域协同联动。物流枢纽网络化。

  中物联2022年第六次物流园区的调查,有一些数据值得研究和深思,全国物流园区总数2553家,四年之间增长55.9%,其中江苏的园区最多达176家,山东174家、广东159家、河南155家、四川110家,这是全国排名里前几位的。其中,智慧物流投入占总投资比例只有9.2%,这个数据在日本全行业44%,因此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看到这样一个差距,我们要有意识地逐渐增加这方面的投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运营园区的平均配送半径,过去园区的配送半径是30公里到50公里以内,现在园区的配送半径已经平均达到161公里,配送半径在扩大。同时,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的问题,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思维方式,供应链不是业务模式,不是业务本身。供应链是六链合一的复合链条,包括产业链、交易链、金融链、物流链、信息链、监管链,监管链是我提出来的,2017年以后国家从上到下加强了各种的监管,所以要有这个意识。

  四是铁路货运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近期,铁路总公司出台了关于铁路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和对应方案,这个方案已经在全国掀起了执行的浪潮。最新的消息是9月20日,国内容积最大的50英尺集装箱正式投入使用,搭载50英尺集装箱的铁路多式联运快车分别从广州国际港站、上海闵行站、长沙北站、昆明王家营西站始发,将常态化投入铁路货物运输,“干线铁路运输+两端快速集配”的组织模式,为终端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参照旅客列车时刻表方式定点发车、定点到达。

  这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上述改革实施到位,物流格局将发生变化:500公里以上运输公转铁趋势明显;场站正在变为仓储;市场化进度加快;运营队伍迅速成长。我们的对策是什么?我们要融入这个改革,必须主动出击。 (1)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增强自身能力。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包括货物集散、仓配一体、仓储前置、客户业务分割、加工包装、采购、入厂、货代、订舱。(2)库场园区化。集聚商贸、生产、物流和金融服务业,建好生态圈。信息汇聚、服务集中、环境和谐,各环节无缝衔接。多功能服务。(3)适应配合铁路货运改革,合作建设改造场站。承包场站和铁路专用线,集货发运,建设班列运营公司。到货送达,完成最后100米。(4)多元化经营,产业链供应链打通。(5)数字化建设。仓储的高效率和精准性,关键在数字化。平台建设。


【编辑:editor】
上一篇:新通道、新机遇、新支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