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作为实体产业和金融行业的连接器,推动上下游资金流转效率,它的使命是实现金融赋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中国一提起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四个字一定是不能绕过的。
目前,供应链金融模式大多需要核心企业信用增持,以帮助上下游链属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如果只依赖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虽然优势明显,但同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核心企业需要主动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其次,中国的核心企业数量有限,营销核心企业非常困难,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一定非得有个大企业,还有很多中小微企业间的直接交易。所以现在很多机构希望通过中国供应链金融“去核心企业化”,将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作为风控分析的重点,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为核心企业“解绑”,同时,更想通过去核心企业化来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及扩大供应链金融的覆盖范围。
那么中国供应链金融提及的去核心企业化,去的是什么呢?是去核心企业的信用还是去核心企业的配合度呢?带着诸多问题,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鲁顺在采访中向本刊记者进行了详实的解答。
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融资,是去核心企业的配合度
《中国储运》: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融资,是目前中国供应链金融主要的融资方式,一直是各个机构争先恐后争夺的重点。在您看来,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供应链金融,其优势的本质是什么?
鲁顺:大家能看上这种模式,一是风险低,因为付款方都是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实力强、信用好。二是核心企业经营规模大,上游供应商众多,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很多。
但是做这种业务,需要核心企业高度配合,很多核心企业自己成立供应链金融企业(保理公司),一般没有其他保理公司的机会。银行给核心企业保理公司提供资金,也要看自己关系和资金成本。
《中国储运》:谈起供应链金融去核心企业化,针对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融资这一环节,指的去核心企业的配合度?还是指的是去核心企业的信用?
鲁顺:基于核心企业供应商融资,本质还是看核心企业的信用,看核心企业到期能不能按时回款,这种模式的去核心企业化,是不可能去核心企业信用的,如果去核心企业信用,那就直接用信用贷或者其他方式,没有必要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了。
我们经常说供应链金融去核心企业化,其实是说去核心企业的配合度。为什么要去核心企业配合度呢?因为如果核心企业高度配合了,那这业务就是个关系资源业务了,谁能搞定核心企业,谁就能干。或者核心企业自己就干了。所以大家都在想,能不能不用核心企业配合,就能把这事干了?
目前去核心企业配合度的供应商融资业务,包括供应链公司托盘、买方确权不确权、数据确真等方式,传统金融机构认可度比较低,一般都是非银供应链金融企业自有资金。所以这种去核心企业配合度的供应商融资业务,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就是这么复杂,核心企业不配合,贸易真实性验证不了,核心企业信用无法转移到供应商那里,而核心企业配合什么,又是资源业务。这个世界真是没有完美的,所以我们不可能都要。
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融资,是去核心企业的信用
《中国储运》:据了解,核心企业分销商融资,很多核心企业还是非常配合的,因为能够促进核心企业的销售。这种业务,一般核心企业都是品牌商,所处的行业多为快消品行业,下游有很多的分销商、经销商,帮助其销售。核心企业作为品牌商,一般都会给这些分销商采购商品一些政策,例如预付优惠多少、多买优惠多少,分销商为了获得这些优惠或者能够在销售旺季前大量购买这些品牌商品,就需要更多的资金。
在您看来,核心企业品牌商为什么不直接赊销给这些分销商促进自己的销售呢?
鲁顺:主要因为其一,赊销给分销商需要占用核心企业大量资金;其二,核心企业需要对分销商的信用有很强的评估能力。有的核心企业自己成立专门的金融公司,做这块业务,但是更多的还是没有涉及,所以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分销商融资相比供应商融资竞争更少一些。
一些民营互联网银行对这方面涉及会多一些,例如网商银行、百信银行等等。他们与核心企业品牌商合作,品牌商把分销商推荐给银行去融资,然后把品牌商与分销商的交易数据也提供给银行供其评估,银行把这些数据加上品牌商的品牌成立时间、在用户中的知名度、品牌商品质量的稳定度等数据及其分销商的资质进行评估,给分销商一定的授信额度。授信审批通过后,银行会把钱定向支付给品牌商,购买品牌商的商品,分销商按照约定回款给银行。
这个模式中,也有一些品牌商为了增加销售,会对分销商到期不还款进行担保或者对分销商卖不出去的货物进行销售调剂。但是对于对分销商融资进行担保不是大多数品牌商所选择的,帮助调剂销售,也要看产品,不能影响和扰乱其分销市场。
对于核心企业下游分销商融资,去核心企业化,其实去的是信用,不是配合度。因为其一,对于为品牌商下游分销商融资,可以促进其产品的销售,一般品牌商都会积极配合;其二,品牌商配合分销商融资,能够实现分销商的专款专用,定向支付,还能够获得品牌商与分销商的交易数据、分销商的经营数据等信息。品牌商是经营实业不是经营金融的,是不可能长期的把赊销给分销商的风险全部转移给自己的。所以对于品牌商下游分销商融资,一定要去品牌商的信用。
没有核心企业参与交易的供应链,如何开展供应链金融
《中国储运》:现实是,企业之间交易,除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交易外,就是中小微企业之间交易,这些企业如果作为买方,信用远远不如大的核心企业强,双方交易数据又没法证明真假,所以就不能采取核心企业的模式进行融资。
没有核心企业参与的供应链,市场上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有哪些在推行?
鲁顺:一是控货模式,也就是存货融资模式,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市场上的供应链金融主要还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相比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更加简单易行,操作成本低。存货融资,需要对货物所在行业和货物本身能够认识清楚,还要对货物进行有效地控制、还能处置掉货物,所以不管对供应链金融企业的专业性,还是其仓储、处置资源来说,都会有更高的要求。但是控货融资模式,相比应收账款融资,确实是蓝海市场,更不依赖于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企业,是独立第三方供应链金融企业未来主要的开拓市场。
二是信用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电商平台的。针对卖方融资,根据卖方在平台的交易数据,考虑卖方销售额度、销售频率、客户多少、回款情况、售后服务、产品质量等因素,给予卖方一定的额度,然后控制其回款账户,客户回款后归还金融机构。针对买方融资,根据买方在平台的交易数据,考虑买方的采购额、采购频率、买方主体信用、买方客户及回款情况等因素,给予买方一定的额度,资金定向通过电商平台支付购买商品,买方按照约定期限把资金支付给金融机构。基于电商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有点类似核心企业为下游分销商融资,电商配合融资,但是不承担信用风险。这种模式也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电商帮助其企业作假;二是好的电商平台也不好营销。
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纯赊销模式。这个模式和传统的信贷业务有点类似,需要对买方进行线下的资信调查,根据其生产经营情况,给买方一定的赊销额度。纯金融机构很少做这种模式,一般都是供应链公司帮助客户代理采购货物,通关、物流送到并赊销给客户。有的供应链公司因为自身服务能力强,还能为客户提供其他的仓储、配送或者再次的运输等服务。很多供应链公司也会通过信用保险进行风险转移。
未来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核心化和非核心化会并存
《中国储运》:总体来说,供应链金融“去核化”作为一种行业发展趋势,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归本清源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它的出现也对金融机构风控能力提出极大挑战,尤其是在理念转换、流程改造、系统升级、数字运用、模型建设方面。
在此背景下,您认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未来的趋势如何?
鲁顺:未来,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该是核心企业场景和非核心企业场景并存,各个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去选择核心化场景还是非核心化场景。但是不管什么模式,供应链管理场景是不能去的,这个如果去了,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就没有区别,风险就大了。
无论何时,供应链管理场景都是供应链金融最核心的。有了供应链管理场景,风险才可控、成本才最低、效率才最高。这也是非银供应链金融企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里最大的价值和机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