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变求新,走好未来发展之路
——专访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李勇昭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摄影/王峥  2017年第10期第26页  2017-09-24

进入9月份,北京的天气渐显秋意。坐落在北京南四环西路上的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办公大楼里整洁安静,在7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李勇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其实,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新一任中储协会会长谈他的工作思路。李勇昭身兼多个职务: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分管战略规划和项目投资研究的副总经理、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储运》杂志社社长。会长和社长是“新头衔”,这意味着新的职务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协会和杂志社如何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则是协会和杂志社新一任“掌门人”面临的新课题。

 

对传统媒体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崛起之后,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也有了很大变化。《中国储运》这个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中发展而不掉队,则是李勇昭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李勇昭认为,在传统媒体风头已过的今天,一本有风格有质感的杂志依然会赢得一份尊重和向往,那一批“读着杂志长大”的60后和70后,对有格调的杂志依然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结与眷恋,他们会把在这些杂志上发表文章视为一种荣誉和成就。而且这批人现在依然活跃在社会舞台上,甚至已成为“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一份杂志如果能以自己的风格与品位赢得他们的尊重和支持,将会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是完全有可能的。关键在于《中国储运》能否办出自己的品位、风格与质感,能否以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思想内容赢得这批老读者的持久尊重与眷恋。李勇昭说:“作为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有着近30年历史的专业期刊,《中国储运》应当坚持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专业水准,应当成为解读行业最新政策,推介行业最新成果,采访行业大咖和新锐,讨论行业热点话题的权威阵地,并且要有自己专业的视角,专业的观点,专业的分析,专业的评判,不仅要有料有趣,还要有品有格,有棱角,有担当,有情怀,有温度。如此办刊,才能自成一家,独树一帜,赢得尊重,也才能赢得市场。”

随着时代的进步,“玩着电子产品长大”的80后、90后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节奏缓慢的杂志如果没有自己的时尚与热点,恐怕很难吸引到他们的眼球。李勇昭认为,虽然定期出版的杂志很难紧跟热点,但与杂志同名的微信公众号或许可以弥补纸媒的短板,成为杂志的轻骑兵。《中国储运》在保住品位操守和专业水准的同时,也要学会快速“抓点”和频繁“曝光”的本领。微信号要“抓点准,出手快,文字酷,风格炫”,即便没有效益,也要打造声势,使“中国储运”时时露面,处处现身,不乏热闹,偶露峥嵘,不弃“快餐文化”,抓住“新派口味”,或许会为《中国储运》赢得一片新天地。

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无论是有品位的杂志,还是追热点的公众号,高贵与时尚均离不开市场的供养。作为一家媒体单位,《中国储运》也面临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杂志目前的创收来自于平面广告和发行收入,创收渠道较窄,这已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现实问题,是对杂志社全体员工的严峻考验。李勇昭认为,在巩固现有创收渠道的同时,《中国储运》还要闯出自己的新路。虽然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正在登上擂台,参与竞争,但传统的杂志作为媒体中的“老贵族”依然有其独特价值,除了它历史传承积累起来的文化底蕴,弥足珍贵之处在于刊号一直是轻易不会获批的稀缺性资源。既然是稀缺性的资源,就要认真研究怎样发掘稀缺性资源的价值。插页广告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利用《中国储运》的影响力,促成社会多种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使参与方获得多赢效果的社会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可以创收的“广告”。如此等等,需要全体员工转变思维理念,调整方式方法,掌握更多信息,学会组织策划,发挥聪明才智,把杂志的传播功能与企业的宣传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杂志与企业深度合作,相得益彰的整合效果。这样,才能在得到读者青睐的同时,也得到企业的支持。

所以,《中国储运》必须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读者群体和服务对象,更清晰地确立自身的专业特点及品味风格,更认真地锻造自己的思想内容与文化质感,更积极地策划组织互利共赢的社会活动,从而走出《中国储运》的新路子。

 

在沉寂中思变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是立足于大宗物资物流领域的行业协会,如何发展自己的会员,开展好行业协会的工作也是个分量不轻的担子。近年来,相对于快消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大宗物资物流领域是比较沉寂的,但在看似平静的局面之下,也往往蕴藏着新的机会。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成立于1991年,会员多为中储旗下的企业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物资储运企业,会员的共性都是在大宗物资领域提供物流服务。

近几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了快消品电商业的快速发展,快消品领域里的物流业务在“C端”客户需求的拉动下发生了突飞猛进变化,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并在变革中试水成功。与电商快消品物流的活跃度相比,大宗物资物流领域可谓“老牛拉旧车”,一片沉寂,波澜不惊。李勇昭认为,这与大宗物资物流领域里的服务对象多为“大B端”客户的情况有关。

李勇昭分析说,“C端”用户的追求源于消费者内心,其销售及物流模式的变化会遵循经济规律不断优化而自然进化。但以“B2B”为主的大宗物资领域,却按另一套规则运行。相对于处于上游的“大B”供方,处于下游的“小B”们虽为需方,但因其体量不能与“大B”抗衡,在供应链中并未形成可以直接拉动“大B”不断优化的主导性力量。处于中间环节的贸易商也好,物流服务商也好,均无能力形成能整合“碎片化需求”的大渠道商,因此不仅没有像快消品领域那样形成引导“大B”供方自然进化的新势力,而且成了任由上下游挤压的寄生层,甚至沦为了“托盘商”。因此,“B2B”领域里的物流业务乃至于供应链业务,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战的传统运行状态。“大B”供方们仍然按照利己主义的原则,遵循着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思维惯性,安排着自己的物流行为,“小B”需方们虽无力改变“大B”们的运行模式,却可以挤压处于中间层的贸易商和物流服务商。

中储协会的会员大多是此类生态链条中的物流服务商,地位低下而盈利甚少,既没有优化物流服务的权力,也缺乏自我变革的魄力。所以,大宗物资物流领域便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快消品物流领域的畸形局面。

“但正是因为如此,大宗物资领域包括其物流领域蕴藏着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李勇昭说,大宗物资物流领域里的变化少,并不是不需要变化,反而是太需要变化,太需要有强大的力量来带动其进行颠覆性的创新。

这股强大的力量是谁,在哪?李勇昭认为,或许这股力量就是由协会牵头凝聚了众多“小B”的集合式力量。推动“大象”前进的如果不可能是另一只“大象”,那就有可能是众志成城的一堆“蚂蚁”。何况来自于快消品领域里的变化,正在理念上冲击着“大B”领域,“大B”们主导的大宗物资物流领域对“变革”也充满了向往,于是这就有了发生改变的可能。

李勇昭表示,“这种积极变革的理念与举措是需要有人发掘和传播的。中储协会为什么不能带领大家往这个方向努力呢?所以,中储协会要认清这个大趋势,积极发挥好自身作用,以比企业更超脱的身份,把一些最新的观点和一些成功的举措介绍到大宗物资及其物流服务领域中去。组织一些跨行业的研讨会、论证会、专业论坛和业务沙龙等等,这就是协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重点要做的事情。”

另外,还应该下功夫梳理好中国物资储运行业与所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包括密切会员单位与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煤炭等行业企业间的互动与交流。服务商要了解为之服务的企业,了解其诉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期望值是什么?在李勇昭看来,“协会以前和这些企业间缺少有效沟通机制,今后将与《中国储运》杂志一起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共同举办一些专题业务研讨活动,等等。

李勇昭强调,未来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和《中国储运》杂志社两个组织将密切合作,使两者形成相互支撑的工作关系,使《中国储运》在协会的会员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李勇昭坦言,今后还要在跨行业领域的经典案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元素,结合物资储运行业的特点,策划相应的主题活动,形成学术氛围和业务氛围浓郁的“圈子”。如果能在这些“圈子”中形成影响力,协会与杂志的号召力自然就会节节攀升。

李勇昭表示,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未来一定要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协会将在为会员服务的同时也在本行业中吸收更多的会员加入。不仅要和上游供应商和客户建立联系,也要创造条件为这些供应商们提供来自于协会和杂志的服务。这样,就有可能牵头建成物资储运领域里的新生态圈。

 

中储发展新谋略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与《中国储运》杂志社既是中储旗下的两个品牌组织,同时也有着各自的市场定位,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处理与中储的关系,如何保持开放的姿态,如何承载中储自身以及行业的双重期待,获得良性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果杂志和协会仅仅定位成服务于中储,无疑太过狭隘,事实上也会因逐渐丧失社会影响力而丧失服务的能力。但中储作为物流行业里有历史、有体量、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储提出的理念和观点本身会丰富提升协会和杂志的认知,而中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积累的各种案例本身就是《中国储运》的丰富题材,总结提炼后的经验和教训,对协会的成员企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况且,来自中储的会员数量较多,中储是协会和杂志最大的支持单位,仅从这些角度上来说,协会和杂志就应当妥善处理好与中储的关系,为中储的发展做好服务,这样会收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作为分管中储战略规划和项目投资研究的副总经理,李勇昭十分关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问题。和大多数国企一样,从中长期的角度看,中储也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李勇昭更愿意将“转型升级”这个词表述为“升级转型”。之所以将升级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中储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行业所在,不可因自己所在的大宗物资物流行业遇到了困境就选择转行或逃避。中储的业务升级更像是绿皮火车升级为高铁,而不是放弃火车去经营飞机和轮船。

在李勇昭看来,中储首先要在自身所在的大宗物资物流领域里发掘新的机遇,研发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新的技术工具,推出新的服务产品,从而打造出一套升级版的运行体系。这是继承和扬弃交织在一起的推陈出新,不是另起炉灶的从零起步。与此同时,中储也要完成转型的任务,从服务于大宗物资领域的物流企业转变为以大宗物资物流为主,兼带发展快消品物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

大宗物资领域的物流业务相对简单,操作方式也乏善可陈。真正把策划、运筹、管理、操作等整合到一起,变成物流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组织执行者,是快消品物流业务。李勇昭说:只有实际干了,才能感受到快消品物流领域里的先进性,才会把这种体会和感受吸收并应用于大宗物资物流,才会更好地完成中储的业务升级和企业转型。

李勇昭说,依托中储既有的资源和综合优势,建成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中储智慧物流”体系,是中储的发展愿景之一。中储协会会员仓库的仓储资源和服务功能也会整合在中储的智慧物流体系之中,互为彰显,互为助力,共享发展成果。所以,这也是中储协会的发展愿景之一。

李勇昭表示,中储的一些业务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开放性的,这既是发展业务的需要,也顺应了社会资源急需整合的大趋势。中储协会和《中国储运》杂志掌握着很多这样的社会资源和信息,具有很好的对接功能。

李勇昭坦言,我们不会把协会和杂志做成自己的“私家菜”,中储在这两个平台上所展示出来的,无论是思想智慧,还是创新举措,都将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也会将协会会员和社会上好的经验和做法发布出来,促成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C


【编辑:editor】
上一篇:担当央企责任 创造高价值服务
下一篇:智慧物流的基础与发展空间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